分享

老杭州

 zqbxi 2022-05-28 发布于江西

孔凤春老杭州符号

“胭脂彩夺孙源茂,宫粉首推孔凤春。北地南朝好颜色,蛾眉淡埽更何人。”----《武林市肆吟》。诗中所述的宫粉即为杭城闻名的“五杭”(杭粉、杭剪、杭扇、杭烟、杭线)之首孔凤春香粉。

孔凤春始建于1862年大清同治元年三月十六日,迄今已有155年的历史。杭州闹市区清河坊四拐角西北角便是孔凤春香粉号创立的最初地址。

孔凤春香粉号中最受欢迎的当属历经15道工序的鹅蛋粉。一直到现在,这款鹅蛋粉依旧是很多人的心中所爱。这15道香粉制作工序已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严谨的态度和严格的制作要求让孔凤春的名字越做越响,也为孔凤春品牌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孔凤春的匠人之心也在香粉制作中一代代传承延续。

当时鹅蛋粉还被选为贡品供皇宫贵族使用。传说一次慈禧因梳妆时没有了鹅蛋粉大发脾气,李莲英连夜电谕杭州制造局火速将鹅蛋粉送进京,这才平息了风波。

孔凤春商号声誉日隆,商号规模正像所有孔凤春人期盼的那样越来越大。孔凤春香粉总号迁至官巷口寿安坊,改清河坊店场为分号。同时又在宁波北门开设一处孔凤春香粉号分号。

随着孔凤春的崛起壮大,诸多冒牌层出不穷。在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即1907年12月,孔凤春打赢了第一起商标维权案。1925年,“孔凤春”厂牌商标登记注册。

30年代左右孔凤春迎来了历史上最黄金的一段发展期,占据了化妆品市场的大半江山。在1929年第一届西湖博览会上,孔凤春莲花霜、玉堂扑粉等八款产品在大放异彩,获得八项大奖。1938年,孔凤春香粉号在上海天津路长鑫里设立发行所,在上海淮海中路泮兴里设立工厂一处……

在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孔凤春历经变革,孔凤春香粉号在公私合营后更名为杭州孔凤春化妆品厂,后又在杭州各大工厂辗转锤炼,终于在1981年恢复了杭州孔凤春化妆品厂的老牌号。随后孔凤春也跨入了历史上的一个新高度,不仅推出了各类与时俱进的化妆品,还与日本高丝株式会社合资成立杭州春丝丽有限公司。并且先后获得了“全国轻工业优质产品”、“中国妇女儿童用品四十年”博览会“银奖”、“浙江省著名商标”、“全国最优化妆品一等奖”等诸多殊荣。

孔凤春珍珠霜还有一段传奇佳话。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蒋加伦在南极爱丽丝海峡考察时不幸落水,严重冻伤的手脚在孔凤春珍珠霜的滋养下奇迹般地得到恢复,避免了截去手指和脚趾。孔凤春也因此闻名海内外。

今天,百年孔凤春联姻广东著名民企飘影集团,隶属于广东柏亚国际让孔凤春这个百年品牌有了更加雄厚资金后盾和技术支持。严格的IS9000质量认证体系规范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和员工培训,GMP标准的生产车间,配备国际最先进的全方位生产设备,让孔凤春形成了完成的质量控制体系。百年国妆,朝着科技化、年轻化、品质化方向奋力前进!

晚清杭州的大街

“御街·二十三坊”是指以太庙遗址为核心,覆盖万松岭隧道以北、伍公山麓以南、中山南路以西、紫阳山麓以东范围,占地面积约四万平方米。这中间的坊巷及周边部分支小路统称为23坊,分别是:十五奎巷、晓霞弄、井弄、茶啾弄、丁衙弄、城隍牌楼、四牌楼、察院前巷、察院前支路、勤远里、周衙弄、大马弄、花生弄、元宝心、方井弄、丁衙巷、瑞石亭、燕春里、太庙巷、白马庙巷、高士坊巷、严官巷(严官巷上山道)、泗水弄。

这些小巷,可以说是杭州旅游最好玩的小巷子。这些坊巷大多得名于南宋时期,坊巷内的很多院落都是清、民国或新中国成立初期建造的。

保佑坊 [美]S·D·甘博 1919年摄  鸣谢美国杜克大学古籍善本图书馆

这是美国人S·D·甘博在1919年拍摄的杭州“大街”的照片。此街即今日杭州之中山中路,去年9月刚举行过 “南宋御街”开街仪式。照片上反映的是该街羊坝头段,晚清该段又称羊坝头大街,当时是杭州最大的街道,两旁商号林立。

羊坝头本是杭州唐代的地名,原为“洋坝头”,因为今中河以东在唐代即海,此处有防海大坝。宋代以后,海渐远,即呼“坝头”,逐渐失忆,“洋”遂讹为“羊”。照片高墙上坊名为“保佑坊”,这是杭州清代的地名,因为附近有一保佑桥而得名。“保佑坊”在清代是一个小坊,它与北边的羊坝头、三元坊都被包括在“松盛坊”之内。辛亥革命以后,杭州的满城被拆除,迎紫路直街(今解放街的官巷口一带)被群众改称为“胡儿巷”,还造了一座“凯旋门”庆祝胜利。当时的杭州民事长(相当于市长)汪曼峰认为妨碍民族团结,遂给这里恢复了明代的地名“寿安坊”。但是这个名字很不被当时的杭州人接受,他们便把自今解放街至鼓楼一带整个区域全部呼为“清河坊”,并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坊”字古代原作“埅”,与“防”通,这表明中国原始先民把带有防御性的土墙称作“坊”。《礼记·郊特牲》说:“祭坊与水庸,事也。”这说明坊很早就受到了重视。在城市里把居住地划分为“坊”的建置始于北魏鲜卑族,唐代汉族人将坊配合制度,发挥到极致,唐宋城市的“坊”就相当于今天的“社区”。

中国的坊有三大基本功能:其一为防盗——治安。建立如此高大的坊墙不但是对坊外防御,统治阶级更是为了对坊内的百姓进行管理。坊门的开关各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规定时间,而且一到夜晚便不准上街,否则就是“犯夜”,违者严惩。但一发现“贼与奸细”也可以关门捉拿。其二,防火。中国古代城市房屋基本都是木结构的,一失火,就成片燃烧,数里皆为灰烬。同治年间,保佑坊、三元坊、盐桥大火,照片上如此高大的防火墙就是为了防止邻坊失火蔓延过来。其三,防疫。中国古代的瘟疫动辄死人数十万、数百万,在无特效药的情况下惟一的办法就是隔离。乾隆年间,杭州大瘟疫,大方伯坊便设栅断路,而八旗兵捕人,不知情况误闯进去,发现黑屋中居然还有“三、五病者”还活着,这才知道为何设栅。

本以为杭州自南宋以来,御街夜不闭市,热闹非凡,至清代,各种严格的规定都几乎消解,可以没有坊墙、坊门等设置。但是从照片上看,即使到了民国杭州坊的形式还被严格地保留着。很可能是咸丰十年、十一年太平军两次攻占杭州,是战争使坊的功能又重新被强调起来。

咸丰十年太平军突入杭城,围攻“满城”不下,杭州许多坊都关闭坊门自守,起到了一定的护城作用。次年,太平军第二次围攻杭州,最后因粮尽失守。此后,“坊”也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其中最让人痛心者是这条“大街”附近的三家著名藏书楼的彻底覆灭,那就是九曲巷吴焯的“瓶花斋”、馆驿后汪宪的“振绮堂”(这两家藏书楼相距不远,均在今佑圣观路东)和小粉场(在官巷口稍北一些)汪启淑的“开万堂”。乾隆编《四库全书》,诏天下献珍稀图书。“振绮堂”献七百种,“开万堂”献六百余种均超过了宁波“天一阁”所献602种的记录,受到乾隆的表彰。“瓶花斋”虽然献书数目不详,但其藏“百八酒器”均是历代名窑精品,其中唐秘色、宋官窑自不在话下,成化斗彩鸡缸杯居然也在其中,这在当时让杭州文人全体倾倒,留下赞诗连篇累牍。今天杭州重新开发中山路,对商家的老字号很重视,但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却不够。这三个藏书楼虽然早已灰飞烟灭,但这是曾经有过的历史,是吾杭之骄傲,个人以为,不妨踏勘原址,立一石碑,也可让爱书之人前去凭吊。

1925年1月5日,杭州市工务局为“改建羊坝头保佑坊一带大马路”限令次日起10天内,“限各商号拆进房屋”。16日动工筑新马路。当汽车进入杭州后,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中世纪的“大街”只能退出历史舞台。今天我们只能从照片上抚摸它昔日的风貌,就像我们抚摸祖母脸上的皱纹——它是我们曾经的杭州。

新声路小百货服装市场。1992年摄

民国时期奎元馆广告。

最近,《杭州市上城区志(—1992)》发布,这是杭州上城区的第一部方志书籍。全书共76万字,包括地理、党派政务、商业、工业、财税金融、经济管理、城建城管、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民政社会等13个篇章,记载了一直到1992之前上城区两千多年的历史。

在这本书中,收录了很多珍贵的老照片,记录了很多有趣的掌故和现今已见不到的老底子的生活。看了全书,钱报记者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好看好玩的老底子故事和图片。

“吃八担”和“用八担”

在老底子的生活中,集市是个很有烟火气的地方。

集市古称“草市”,初兴于唐朝,主要出售自产的农副产品和竹、木等手工业品以及家庭自织的土布、绸缎等。后来有一些闲散商贩上集市出售小杂货、小百货等商品,摊位逐步增多,形成集市,进一步发展成专业市场。

明代就有志书记载过上城区的集市:在寿安坊(现在的官巷口一带)有花市,春熙桥(章家桥)、庆春桥(菜市桥)有菜市等等。

这些市场聚集了蔬果鱼肉、衣服器皿、南北冬夏布匹等物,有的是早市,有些则是全天营业,一直到清代。

民国16年(1927年),当时的政府拨款在茅廊巷设立了可以容纳200多个摊位的菜市场,把之前在高乔巷(今民生路)、大东山弄一带的沿街摊贩纳入菜场。

到1954年的时候,已经有了菜场5个、旧货市场1个,有登记摊贩4145人,这其中,还有当时走街串巷的“吃八担”、“用八担”的流动摊贩,这两个几乎已经消失的词语到底指什么?

“吃八担”是指馄饨、白果、菜卤豆腐、豆浆、酒酿、豆腐脑、糕米团、糖粥的担子。

“用八担”是指皮匠、铜匠、剃头、补碗、修伞、白铁、补锅、箍桶。

对于这些“吃八担”、“用八担”,有些老杭州可能还记忆犹新。

出生于1946年的楼友铭,在思鑫坊住了70年。在她的记忆里,六七岁时,夏天,有小贩就会挑一担馄饨来卖。“还有白果,一分钱三颗,我们买来当零食吃。”在上世纪50年代,家里的东西坏了,都要修修补补的,碗破了,铁锅破了,伞坏了,都没有固定摊位可以去修,要等挑着担子的小贩来家门口敲敲打打修补。

清河坊旧貌。1924年摄

1984年就有了最早的“超市”

在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上城区有四大主要市场,很多老杭州可能都有印象:龙翔桥农副产品市场、新声路服装综合市场、岳王路花鸟市场、建国中路轻纺市场。

现在的湖滨商圈,是年轻人心目中最潮地标。时间倒回至30多年前,龙翔桥地区一样很闹猛。

在长生路西段,曾经有个龙翔桥农副产品市场,1984年1月建成,1990年时扩建为3000平方米。场内有蔬菜、小水产、鲜肉腌腊、熟食等区块和活禽水产批发部。周边居民买菜,都会到这个大菜场。

这里,还有杭州市最早的“超市”,那会儿叫“自选商场”。1984年,龙翔桥农副产品市场二楼有了个杭州菁菁自选商场。当时,它是个很“稀奇”的地方,有上千种商品,又可以自由选购。“那时候刚开,我们都过去逛。这种自选方式,真的满新鲜的。”思鑫坊的老居民宋广谟回忆说,那时候的超市不像现在价廉物美,东西还比较贵的,他买过一包虾仁快餐面,比外面卖的贵一两毛钱,但因为这个“自选”方式很特别,顾客还是纷至沓来。

解放路副食品茶叶市场。1992年摄

旧时鼓楼。

当年最时髦的买衫地在新声路

另一个有名的市场,则叫“新声路服装综合市场”。新声路,也就是现在的菩提寺路,1966年改名为新声路,1981年复名菩提寺路。

刚开始,是沿街的一个个地摊,后来,在1979年底,由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资60多万元建成。市场里有摊位600多个,以经营服装为主,辅以面料、服饰等1000多个品种。很多货,来自深圳、珠海、石狮、广州等地。那时候,刚改革开放不久,大家脱下了原来非常朴素的衣服,开始对穿着有了要求。当时,这里卖的衣服可以说是全杭州最时髦的。

“经常衣服一到,就抢光了。” 楼友铭说,那时候男士流行夹克衫,老公的夹克衫就是那里买的。“我还在那里买过料子,都很漂亮的,乔其纱的、涤纶的,花色很漂亮。那时候全棉的料子很少。还流行的确良,买了料子,再做连衣裙。”

古街老巷

南宋荐桥复原图

南宋荐桥复原图

杭州除了美丽的西湖,还有很多古街老巷,清泰街就是其中之一。清泰街原名荐桥街,早在南宋时就出现了。当时,荐桥街西通御街,东接崇新门,是一条商贸要道。到了清末民初,清泰街依旧繁荣昌盛,虽不很宽阔但很热闹,人们隔着街就可以在楼上窗口与对面窗口的人说话,甚至用衣叉传递东西。石板路的街面上店铺林立,街上最显眼的就是招牌了。各店家的金字招牌闪闪发光,有些上面贴的是真金。除了店堂上方的招牌外,不少店家还从二楼伸出一根根花色扁铁杆挑挂着直的招牌,用黑底金字写着主要经营商品的名称。街上人来人往很是繁忙。1909年沪杭铁路建成通车,城站火车站就建在清泰街东头上,于是清泰街又多了不少南来北往的客人,更加热闹了,这一切就好像近代版的“清明上河图”。

光绪九年(1883年),清泰街上板儿巷出现了杭州最早的电报局。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杭州率先成立了大清邮政。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浙江省杭江大有利电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选址板儿巷,并筹建火力发电厂。到了民国三年(1914年)城站出现了邮房。民国十三年(1924年)1月23日交通部浙江长途电话杭州总局成立,地址在清泰街金芝庙巷电报局内。民国十六年(1927年)城站建立了杭州邮政局。民国十七年(1928年)杭州自来水厂在清泰门外筹建并于第三年的8月15日正式向市民供水。民国十八年(1929年)1月杭州开通经上海转发的国际无线电报,可通达菲律宾和欧美等一些国家。

清泰街是在1917年拓宽成双车道马路的,街上黄包车、脚踏车多起来了,还有早期烧木炭的汽车,也有马车和独轮车,更有挑担的,慢慢地清泰街步入了近代的繁荣。

清泰街西头与中山中路(原南宋皇城御街)相交处称羊坝头,那儿有一个醒目的西洋式建筑,这便是近代历史上有名的浙江兴业银行总行旧址。浙江兴业银行于1907年由浙江铁路公司创立并为最大股东,次年在上海和汉口建立分行,当时其存款总量在全国私有银行中领先,1915年总行搬到上海,从其发展可见浙江财团的力量。这个建筑于1923年建成,是民国初年著名建筑师沈理源先生设计的,此楼结构完美、式样漂亮、质量优秀、至今风貌不减(见附图)。此处现为工商银行。

近代的清泰街是杭州市内一条热闹的主街道,饭店、面店、酒楼、茶馆和其他各色店家连门俱是,不少店家都是老字号,经营的东西也很传统。一直到上世纪50—60年代,清泰街西头上还可以看到一家单开门面的“康乐饭店”经营着传统的盖浇饭和杭州菜肴,生意极好。“盖浇饭”即旧时老百姓的快餐,菜盖在饭上。当时隔壁光复路口拐角有家面馆叫“得意楼”,主营杭州面条,其中拌川、片儿川和虾爆鳝(面条名)最有名气,每天食客满座。虾爆鳝主料是新鲜的河虾仁和鳝片,这种面条是杭州人独创的,相当鲜美。片儿川的浇头主要由雪菜、笋片、瘦肉丝组成,纯正的杭州风味。在这里,杭州人把面条二字用“川”字替代可能是取其形吧。杭州面条的名气得益于南宋建都,南北大交融,原本生根于北方的面点在杭州落地开花并且融入了很多江南的美食元素而成为一道地方特色。杭州至今还有百年历史的面食店如奎元馆和知味观等,据说片儿川就是由奎元馆首创的。

曾经荐桥边儿上有一家“宋合兴”水磨年糕店,把大石臼放在店堂中间,伙计们就在店堂里打年糕,做的是地道的杭州糕团。那时的小孩子最喜欢在这里买一个热乎乎的年糕团了,里面还裹进了糖豆沙。其实,年糕店并不是只卖年糕,平时还卖多种手工糕点,如:水晶糕、薄荷糕、豆沙团子、细沙方糕、清明节的艾青团子、重阳节的重阳糕(布满栗子插着彩色刻花小旗的菱形糕)等,其中最有特色的要数荷花糕了。荷花糕是纯米粉制作的,杭州的小孩子几乎都是吃着荷花糕长大的。荷花糕晒干了就能长久保存,随时都可食用,只要加水蒸一下就可以了。当时杭州的面店也通行做外卖,伙计拎一个二尺长一尺高的椭圆形竹编器皿,就将热腾腾的面点送到街坊家中。杭州人好客,如果有小孩的先生(老师)来家访,家长就会悄悄地叫人让面店送一碗虾爆鳝来敬先生。街上饮食摊点很多,包子铺卖大油包、鲜肉包、小笼包,烧饼摊卖烧饼、油条,还有牛肉粉丝摊、千张包子摊、荷叶粉蒸肉摊、鸭血面摊、茶叶蛋、酒酿圆子等。有时也有“油灯儿”摊,但油炸臭豆腐摊不多。油炸臭豆腐不及现在张扬,臭豆腐是上不了名目的。回炉油条就叫油炸鬼儿,价格与新炸油条一样。豆浆很有特色,有咸甜二味,冲咸豆浆时,由于加入了虾皮、榨菜和油条,味道更好。

旧时的清泰街除店铺之外,街上还有很多小摊贩。香烟摊是最常见的,当时香烟牌子有“哈徳门”“红金”“老刀”“骆驼Camel”“美女”……另外还有洋袜摊、小书摊等,小摊位置相对固定,有的在巷口,有的在店门口。也有流动叫卖的,如斜挂着布袋叫卖山北盐炒豆的,背着箱子叫卖兰花豆腐干的,挑着担子叫卖南浔大头菜、崧厦霉千张、东阳冻米糕、绍兴霉干菜的和萧山萝卜干的,也有补缸补碗的、爆米花的、磨剪子戗厨刀的、补铁皮桶的、补铁锅的、阉鸡的、卖晾杆的、卖柴的、卖门儿布的、卖纸风车的,还有敲着竹板叫卖黄莲头的(一种腌制的植物嫩芽)。卖竹子小玩具的很吸引孩子们,竹子的小椅子、小纺车、竹蜻蜓、小竹篮、竹节龙和竹机关枪等都是小孩们的最爱。卖飞蝴蝶的也不赖,纸和竹加上橡皮筋做成的彩色飞蝴蝶,可以飞到高高的承志堂墙顶呢,小孩子们便看得出神了。每天一清早,清泰门外的菜担儿就进城来了,沿街有卖青菜的、卖鸡卖鸭的、卖水红菱的、卖螺蛳的……下午则主要有农家的时令点心摊,如卖热芋头的、卖热番薯的、卖热玉米的、卖热老菱的,等等。黄昏时有叫卖河鱼河虾的、卖黄泥螺的、卖叫蝈蝈的,应有尽有。到了晚上,还有敲着竹筒的馄饨担、糖粥担,担头总挂着一只小油灯……

“扇子巷”从清泰街直通河坊街,古时这里是扇子制作中心,闻名于世的王星记扇庄就诞生于此,创始人是王星斋(1850—1909),其祖上也以制扇为业。旧时扇子是杭州人的生活必需品。每及夏日,男人手摇折扇,女人手持圆扇,家家户户都有麦草扇。那时候,身着旗袍的杭州年轻女子若是手上有一把小巧的檀香扇,就非常时髦了。王星记的檀香扇用刻花的檀香木片精工细制而成,扇面摇曳,阵阵雅香随风而出,令人怡然如醉,摇扇的女子便更添几分风韵。

旧时从清泰街出城门可达钱塘江边,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杭州人从城里蜂拥而出去看潮水。夏日的骄阳下,江堤上铺着一层厚厚的泥灰,堤上站满了人。到了时间,钱江大潮就轰鸣着滚滚而来,如千军万马,势不可挡,正如李白观潮诗《横江词》所述:“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

历史的画面如同一张张泛黄的照片,每每回眸,就好像抚摸着往日的时光,与这座城市的灵魂深情对望。

“凤起路、打铁关、龙翔桥、秋涛路、火车东站”这些都是新杭州人再熟悉不过的地名。也因如此,我们似乎将那些老地名、老街巷渐渐忘去,甚至有些小伙伴连名字都没有听过。


十五奎巷

被绿色植物包围的小巷

前 世

十五奎巷这个名字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是说从前这个巷子里有个大石龟,它的俗名本是石乌龟巷,毕竟俗名,肯定有些难登大雅之堂,故用谐音改为十五奎巷,这样听起来,是不是一下高端起来?

另外一种说法是,明嘉靖年间,巷里的居民多擅长骑马射箭,科举考试时10人一同上榜,算得上是十武魁巷。谐音也为“十五奎巷”。

今生

走进十五奎巷,小优姐想着,这就是生活的地方。巷子有很多网红店面,上午11点,正是附近居民们买菜的时候,好不热闹。可是小优姐已经见不到石乌龟了...

巷子里的民居多是屋顶铺青瓦,室内多铺石板,是清末民初典型的杭州民居的“营造法式”。

往巷子中延伸出去的更窄的小道望去,绿色植物攀附着古朴的房屋,在这里拍摄一组文艺范的照片最合适不过了。

大井巷

留守在杭州闹市边的一抹清净

前 世

古时候有个和尚叫征韶,为了解决老百姓喝水的问题,他在城隍山脚附近凿了一个有一丈那么大的井,开了五个眼。

有一年,杭州遇到一次大旱,城里的井水都干了,唯独这口井没干,老百姓就都到这里来取水了。

这口井现在被称为“钱塘第一井”,陪伴了老杭州无数年。住在大井巷的居民一直用井水来过日子。用井水冲凉,洗衣…这也是大井巷最大的杭州味。可惜不知怎么的,这五口井已经被封上了...

在民国期间,大井巷还是当时杭州有名的“第一商业街”。

今生

从鼓楼的门洞中走进去,你会看到这样一面墙。红色的门板、红色的扶梯和台阶,28吋的老式自行车,门外那壶坐在煤球炉上的热水,还有门上墨迹褪色的对联,一切都像极了记忆中的外婆家。

虽然现在的大井巷依然繁华,但相比旁边的河坊街,倒清净许多。穿过人潮拥挤的河坊街,拐个弯,转进一条静谧的小巷,咫尺距离,便是喧嚣和宁静的两个世界。

没有喧嚷的民俗表演,也少了浓重的世俗气息。

偶尔还能看到青石板路和被历史冲刷的墙壁...现在,这里把时间封存起来,变成了旅舍,做成了饭菜,感受百年前的静谧。

五柳巷

再现杭州老底子市井

前 世

五柳巷之名源于南宋时此处的一小御园,名为“五柳园”, 据《杭州市志》记载“五柳巷,南起斗富三桥,北折西接城头巷。名始于清,其地旧有五柳园,巷以园名,1966年改名下友谊巷,1981年复名五柳巷。

今生

接触君一来到五柳巷,就想留下不走了。竟然能在城中心,看到一个姐姐带着两个妹妹去商店买零食的兴奋、爷爷看报的闲适、准备午休的小狗和90年代的小超市...

小巷很大,仍保留这民国时期所建里弄建筑。这是杭州最后一处保留江南水乡韵味的沿河小街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在市民面前了。

还有很多还原老杭州的生活3D景象,大家可以去拍照~

我们的摄像大神还在这里发现了可爱的门神。

大塔儿巷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前 世

也许,就是这条巷子,戴望舒撑着油纸伞看到了“丁香姑娘”。大塔儿巷11号,曾是“雨巷诗人”戴望舒出生的地方。

一直到1937年,戴望舒他一家都住在这里。

今生

不过很遗憾,接触君已经找不到当时的青石板和《雨巷》里的意境了。或许时间久了,这里显得些许破旧。

但仅有20米的大塔儿巷依然绿草如茵。

很快大塔儿巷就走完了,旁边的小塔儿巷显得异常可爱。

直吉祥巷

向往的老年生活 

前 世

宋朝时期,这条巷子处于南宋东城墙与德寿宫墙之间,所以称之为“夹墙巷”。到清代时就改名为吉祥巷了。这条巷子旁边有清道光年间建造的栖流所,相当于一个慈善机构。

今生

这一定是接触君最向往的老年生活了,当然,如果现在能过上这样的生活,我也不拒绝。嘻嘻。闲暇时,和老邻居聊聊天,喝喝茶。

或者看他们下下棋,打打麻将,输赢不大,图个开心。

最重要的当然是老伴儿,记得一位老人被采访最好的朋友是谁时,他回答,当然是我的老伴儿了。

真希望,这里的老人能如巷子的名字一般吉祥安康,幸福常伴。

杭州不止西湖和雷峰塔,丢掉景区攻略,用心去感受老杭州的小街小巷吧。当我们重新去走走这些或许陌生的老巷子,或许你对杭州会有新的认识。

官巷口(宋朝花市)

官巷口,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边,即解放路与中山中路的交叉口一带。不仅有元代回教凤凰寺,元宝街南宋德寿宫遗址等古建筑,也有奎元馆、景阳观等老字号和供销大厦、新华书店等新兴商店。在武林广场商业圈形成之前,这里曾是杭州的“老牌”市中心。

《西湖志》:杭州寿安坊俗称官巷,宋时谓之花市,亦曰花团,盖汴京寿安山下多花园,春时赏宴,争华竞侈,锦簇绣围,移都后以花市比之,故称寿安坊,今两岸多卖花之家,亦其遗俗也。

历史画面

在古代时期,杭州南部滨海,潮水常常涨到羊坝头、官涧口一带,时间一长,因为口音等问题,“官涧口”渐渐被传成了“官巷口”,这个名字就这么保留了下来。

官巷口也曾被叫做寿安坊,旧时乾道志、淳祐志都有着这样的记载:“寿安坊,官巷。”指的就是今日官巷口一带。

方志学家认为,“官巷”指的就是官巷口以南的中山路,南宋时,中央的文武百官按官衔高低由南到北居住在这条街上。上朝时,就沿着“御街”南行。宋代政府机构庞大,上朝也是盛况。“官巷口”就是这一盛况的启始点。

南宋灭亡后,官巷口逐渐成为繁华的商业区。《西湖游览志》说:“二月十五日为花朝,花朝月夕,世俗恒言。官巷口有花市,卖花者以马头竹蓝盛之,歌叫于市,买者纠然。”可见当时盛况。

历史考证

历史上,官巷口还是“闹市刑场”,抗清英雄张苍水便是在此地就义。清康熙三年(1664),张苍水被俘解来杭州,农历九月七日在杭州官巷口刑场就义,是年45岁。他被押赴刑场时,杭城百姓都自发地素衣素服来为他送行,可谓是“带镣长街行,告别众乡亲”。行刑前,张苍水口念五绝“我年适五九,偏逢九月七,大厦已不支,成仁万事毕”,慷慨就义。英雄的遗体被葬于西湖南屏山荔枝峰下,与岳飞、于谦并称为“西湖三杰”。

天桥情节

上文说到,官巷口早先时期曾是杭州的黄金地段,车水马龙,人流如潮。为了适应当时的社会发展需要,分流人车拥挤的矛盾,1991年,官巷口人行天桥计划成型。1992年2月1日,天桥I字型钢结构横梁吊装成功。这是一座钢结构互通式人行天桥,长35米,宽4米。

说起这座桥,人们习惯性地称呼它为“官巷口人行天桥”,但是很早以前,它是以一家工厂的名字来命名的,叫做“西湖味精天桥”。当时,官巷口天桥正在建造之中,它的取名权即被杭州西湖味精厂以15万元巨资买下。杭州西湖味精厂花巨资买桥名的做法可谓一举两得。一方面支援了城市建设,为老百姓做了件好事,让大家交口称赞;另一方面,提高了本企业的知名度,增强了自己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这实际上比花钱在电视、广播上做广告要合算得多。因为声音和图像都是一闪即逝的东西,唯有桥可以保存长久。只要桥在,企业的知名度就在,这笔钱花得值得。于是,这座繁华路段的人行天桥,除了供行人安全过马路外,又有了一层新的意义:为市改建设和企业经营之间搭了一座互为促进共同发展的友谊之桥。

随着改革开放与经济的发展,城市中心慢慢向北变迁,官巷口的人流少了很多,加上行人都不愿意走天桥的习惯,这座天桥也日渐衰老、冷清。随着中山中路的改造,这座天桥被装上了自动扶梯,开始重现生机。

一位老杭州在他的博客上这样写道:“位于解放路中山中路口的官巷口天桥,给我留下的是浓郁的香气——那是从百年老店里飘出来的。曾经有一度时光,每周总是和家人去奎元馆回味老底子的味道,回忆中那段时光是如此的悠闲,吃一碗香喷喷的爆鳝面,然后晃晃悠悠走上天桥,口留余香,抚摸着饱饱的肚皮,心满意足地往西湖方向眺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