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蒋立波|在五峰书院,和锦水、星光、庞培一起喝茶(外二首)

 置身于宁静 2022-05-28 发布于浙江

【蒋立波】

 1967年出生于浙江嵊州。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写诗。著有诗集《折叠的月亮》、《尚未命名的灯盏》、《深渊或馈赠》。

在五峰书院,和锦水、星光、庞培一起喝茶

峭壁上的省政府。石洞里的书院。白云深处

临时修建的停机坪。一棵身份不明的

泡桐树。

这些斑驳的意象,帮助我缝缀起

略显散乱的历史感。

这时我看到一只山雀,掠过山峰与山峰之间

狭长的天空,似乎这片天空

是它的翅翼所裁剪。

它飞得如此轻盈,像一只一九四五年的战时的飞机。

(莫非是想运走我胸腔中积郁的万古愁?)

事实上,对面的亭子也在飞,

甚至比山雀飞得更迅捷,更孤绝。

它似乎在跟我们告别,因为它要返回的是古代,

它要替我们去取回一张琴,取回

那些典押给国家的翅膀、器官、伦理。

上午十点,我们和朱熹、陈亮一起喝茶,

啜饮树枝里筛下的微甜的阳光。

直到杯子里的茶叶慢慢安静下来,

像一个个韵脚,在杯底

站稳了脚跟。

图片

方岩十四行

山风细数着针叶。

雀舌的搅动中,空气里的负离子开始喧响。

现在,轮到一张肺叶开始说话了,

它刚刚在晨雾中洗澡。

或许,应该有一阵叛道般的窃喜;

面对群山,它的贪婪似乎也获得了赞美。

钟声漾开如波纹,医治我随身携带的一身沉疴。

“这么多年过去了,山水

依然是我们能够继承的遗产。

甚至陡峭的现实,也无法删减安静里冰镇的诗意。”

或许应该赋予新鲜的鸟粪

以一种必要的歧义。那肆意的泼溅

如一发子弹,掀开词语的皮肤。

谁说胸中有丘壑?那丘壑分明刚从海底立起身。

图片

浴室里接到西兰从日本打来的电话

在习惯沉默的钩子上,手机铃声

固执地鸣叫着。

我来不及擦干湿漉漉的手。

淋浴房的喷头垂下来,像一只沮丧的听筒

将一场虚构的大雨传送。

一阵阵知了的叫声,

从电话的那一端传来。

那一刻,一个遥远而不真实的世界被联通。

你说你在奈良公园散步,练习

比仙鹤还要缓慢的韵脚。

我似乎能够看到,树冠在黑暗中,

默认你脚下的小径。

爬行的蛇,带你寻找丢失的

钥匙。

辅音,在锯出嘴唇的齿线。

那随身携带的腹腔,

在另一种语言里,

翻译出一个陌生的停机坪。

在没有回声的生活中,我侧耳辨认

晦涩的音阶,苦闷的齿轮下

那反美学的簧片。

知了的叫声,加深着富士山的积雪。

你的语气里渐渐出现流亡的

天鹅。而我试图凭借

掠过金阁寺的乌鸦的翅膀,

让赤裸的真理,获得一个难民的身份。

镜子里,我看到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人:

“满脸漆黑,身心摧残,早已不是

生下来时的模样。”

仿佛就是这个“第二自我”,

在跟我通话,跟我

悲伤地相认。

哦,镜子碎裂。

沐浴露掩埋的身体的废墟,

将一把虚无的铅锤赠予。


永康文艺

yongkangwenyi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