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系列|彭中建:青涩的年轮||照片

 岚山诗话 2022-05-28 发布于江西

青涩的年轮(散文系列)
文/彭中建

九、照片

那是五十年前发黄的黑白照片,承载着同学们一生的情谊。

在举行五十年同学聚会前夕,组织者想征集少年读书时的老照片,这就为难了同学们,一个个翻箱倒柜寻找儿时的照片。由于年代已久,纵是沧海也变成了桑田,何况是一张小小的照片。五十年风雨历程,我们在红尘路上奔忙,虽不是颠沛流离,也是辗转他乡,经历了多次的搬迁,就这样大部分同学在不经意中把老照片丢了。还好有几个同学有心,在同学微信群中晒出了同学们的老照片,其中有互相赠送的单人照,也有同学们的小合影。其中收藏最好的要数陈祥同学,他几乎把全班同学送他的照片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了,连小学同学的照片他都有。陈同学不光有心珍藏,而且有一定的收藏技术,他晒出来的照片宛若新照片一样。同学们既感谢他,也佩服他,他珍藏的不仅仅是同学们照片,而是对同学们的一片深情。

当同学见到了自己儿时的老照片的时候,都心喜若狂,爱不释手。同学们在旧照片面前一眼就认出了他或她是谁,连小名也叫得出来,细妹子、牛伢子。听起来是那样的亲切,仿佛回到了五十年前。

我也珍藏了同学们的照片,都是同学们在离校前夕送给我的,我珍藏在大柜的抽屉里。出学校后,我会时常拿出来,看一看,瞧一瞧,一股留恋之情在感情深处奔放,他们在哪里呢?真的好久不见了,我们还会在哪里相逢?我也是在几次搬家中,几次更换家具中,把同学们的照片弄丢了。我不能原谅自己的失误,可同学们原谅了我,在点赞陈祥同学时,谁也不怪谁的失误。五十多年了,有一个同学能完整地把照片保存下来了,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说到照片,就不能不让我想起中学毕业时的情形。五月份学校就进入了文化大革命工作组,学校停了课,老师集中学习搞反省。学生们分班学文件,写大字报批判校长和老师的“反动思想。”一下子学校成了大字报的海洋。我很茫然,昨天老师教得好好的,今天怎么全都成了批判的对象?我觉得天黑了,找不到回寝室的路了。

一个多月后同学们厌倦了,觉得学习、讨论、批判、写大字报很无聊。凭心而想老师并没有做错什么,怎么是敌人呢?忽然大家想起,再过数日,我们就要毕业分别了,工作组也没有给个说法,我们何时毕业,还举不举行升学考试,一切都不知道。幸好没有学习任务,这时不知是谁带头利用午休时间,跑到三仙湖、沙港市去照相。先是集体像,就是几个玩得好的同学的合影,也有随机组合的。后来照的是单人像,一次洗大几十张,互相赠送给同学做个留恋。当时我的心情很不好,好像这场运动是对着什么人来的,因为在三年级时我写了几次入团申请,却一直没有获得组织的批准成为团员,肯定我再也没有升学的机会,没有书读了,我很渺茫,所以我没有兴趣和同学们一起去照相,内心很孤独。


直到有一天中午,男同学打着冲锋去食堂吃饭了。我磨蹭了一下,慢走一步,突然有一位同学轻飘飘地走到我面前,把一张单人照递给了我,什么话也没有说,又轻飘飘地走了。一张多美的照片,我受宠若惊,十分感动,看来同学们没有忘记我。以后也和同学们一起去照相,也把一迭单人相片与同学互赠交换。留住了同学们青春的记忆;也留下了同学们至真至纯的友谊。遗憾的是我们没照一张全班同学的毕业照。

在回乡劳动的那几年,我孤独的时候,就会打开封存的记忆,把同学们的照片一张张看一下,慰藉我空荡荡的心灵。

一晃五十年过去了,我们由青涩之年步入了黄昏之年。在五十年同学聚会的纪念册中,终于看到了儿时的我们。岁月无情,我们找不回来了;人生无情,时光老人为我们刻下了五十圈的年轮。而那发黄的旧照片留住了青春无悔,留住了美丽纯真,留住了同学们的永恒情谊。

作者简介:彭中建,男,汉族,湖南南县人。生于一九五0年三月。大专文化,中学高级教师,湖南南县作家协会会员,南县诗词协会会员。二00三年开始业余文艺创作,同年在《湖西文学》刊发散文《山歌声里日月新》。二00五年收入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话说南县》专集上。从二O0三年起有数十篇散文,小说见于报刋杂志和网络媒体上。
提示:向上滑动页面即可浏览

岚山诗话编辑部:

主   编:恍若流年  顾   问:王声春、林泽祥

编   审:秋雨芬、邢小锋、郑香丽  主播团长:小薇

执行编辑:天涯一支剑  推   广:蔷薇下的幸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