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70年周总理召开工作会议,指着一位科学家问叶剑英:你认识他吗

 新用户49686918 2022-05-28 发布于黑龙江

1970年7月,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会议,专门听取核潜艇研制工作的汇报。当周总理在几十位领导的陪同下,走进会议大厅时,大声地询问道:

“彭士禄来了没有?”

“在!”这位名叫彭士禄的科学家,立即恭恭敬敬地站了起来。

周总理慈祥地看着他,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转头问叶剑英元帅:“你认识他吗?这就是彭湃同志的儿子。”

“记住,你姓彭,是海丰人,永远不要改姓换名!”

“有的同志喜欢说满足的话,我们不爱听。就是要想一想意外事情,要有步骤,要积极稳妥。”在会议的讨论中,周总理发现有个别同志,在谈吐中流露出自满的情绪,意味深长地对彭士禄说道。

自从父亲彭湃牺牲后,彭士禄就一直受到周总理夫妇的关照,听到周总理对自己的叮嘱,彭士禄点了点头。当时核潜艇的研制已经到了关键阶段,一旦哪个环节出了差错,试验就要出问题。

汇报结束之后,周总理特意握着彭士禄的手说:“小彭,记住,你姓彭,是海丰人,永远不要改姓换名!

文章图片1

图丨彭士禄的父亲彭湃

1929年彭湃牺牲的时候,彭士禄仅仅只有4岁,而在一年以前,他的母亲已经被反动派杀害。

当时反动派到处搜捕彭士禄,为避免国民党“斩草除根”,地下党和老百姓冒着生命危险,把他从一家转移到另一家,有时甚至几天就要换一个人家。从小到大,彭士禄不知换了多少人家,认了多少爹妈兄弟姐妹。

可以说,彭士禄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姓百家姓”长大的。最后他被寄养在红军哥哥陈永俊家,管陈永俊的母亲叫“姑妈”,家里还有一位比他大几岁的姐姐,几个人相依为命。

1933年,由于叛徒的出卖,还不满8岁的彭士禄,和“姑妈”一起被抓进了监狱。敌人对“姑妈”进行严刑拷打,让她承认彭士禄就是彭湃的儿子,但“姑妈”宁死不供。

后来彭士禄被转移到汕头,铁窗外就是大海,寒风夹杂着海浪声,更显得阴森恐怖。当时敌人给彭士禄拍了照,并刊登在报纸上,旁边写着“共匪彭湃之子被我九师捕获”。

其实当时敌人并不敢肯定,彭士禄就是彭湃的儿子。几个月之后,调查不清的敌人将彭士禄列为“不归良民”,转押至广州感化院进行“感化”,一年多时间后,彭士禄成了四处流浪的“乞丐”。

自从彭士禄被捕的消息被刊登后,地下党组织和他的祖母,就一直在寻找他的下落。终于在1936年夏天找到了他,并将他带到了香港。当时彭士禄已经12岁,他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

文章图片2

图丨彭士禄小时候唯一的照片

1940年,彭士禄接到通知,组织上要送他到延安去。几天之后,彭士禄被接到桂林,和十几名烈士的遗孤和革命同志的亲属,会合在一起,等待一同前往延安。

当周总理通过地下党得知彭士禄的下落,专门派龙飞虎将彭士禄和其他烈士遗孤,一同接到重庆。

在曾家岩中共代表团驻地,彭士禄第一次见到了周总理和邓颖超。当时周总理留着络腮胡子,穿着皮夹克,见到彭士禄后打量了好一会儿,拉着他的手语气凝重地说道:

“终于找到你了,你长得很多地方像你父亲。你知道吗,15年前我到广州,是你父亲接我的。你父亲让我睡他的床,你父亲很会开玩笑。”

说着周总理的眼眶中已经泛起了泪花,彭士禄也是第一次知道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父亲的形象。

随后周总理摸着彭士禄的头,叮嘱他说,到了延安,要好好学习,努力参加革命斗争。

不爱说话的彭士禄,一个劲儿地向周总理夫妇点头。

文章图片3

图丨周总理夫妇在重庆留影

在重庆停留的日子里,周总理和邓颖超细致入微地照料彭士禄,一有空闲,周总理就和彭士禄聊天,给他讲他父亲彭湃过去的故事,言语中不时流露出对彭湃的敬佩之情。

1940年冬天,在周总理的亲自安排下,龙飞虎将彭士禄和其他的烈士遗孤,护送到了延安。

彭士禄朝思暮想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他终于能安心读书了。

初到延安,彭士禄被分配到青年干部学校的儿童剧团学习和工作,延安大学成立之后,他又被安排在延安大学中学部学习。

1942年,彭士禄趁着中央医院到延安大学要工作人员的机会,坚决要求到中央医院当护士。他工作积极,甚至连星期天都不休息,由于劳累过度,得了肺病,时常吐血,但仍坚持工作。

正因为如此,他荣获“模范护士”的光荣称号,后来组织下令,才将他调回延安大学继续学习。

由于之前只读过两年书,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学习,因此学起来非常吃力。性格倔强的彭士禄经过努力,在期末考试中获得了“优秀”的评语,并被选为小组组长。

在每天的劳动生产中,一般同学能够纺毛线二三两,彭士禄对纺车经过改造,装上了加速轮,半天就能纺半斤毛线,三架纺车一起转,一周就能纺8斤线。

文章图片4

图丨彭士禄曾经工作过的延安自然科学院

当时有规定,谁的衣服单薄,就先给谁织毛衣。在彭士禄的带领下,那一年小组里的每个人都穿上了毛衣,戴上了毛手套,穿上了毛袜子。

由于学习、劳动突出,彭士禄被选为模范学生,而他带领的小组,也成为样样争先,团结友爱的代表,事迹被刊登在《解放日报》上,掀起了一阵向他们学习的热潮。

后来彭士禄申请入党,由于表现突出,被破例免去预备期,一入党就是正式党员。

“当然愿意,只要祖国需要!”

1951年7月,彭士禄奉命进京,参加赴苏留学的考试,以优异的成绩入选。临行前,周总理在中南海接见了这批留学生,对他们寄予厚望。

刚开始彭士禄所学的是化工机械专业,1956年还荣获了“优秀化工机械师”的称号。就在他准备回国一展抱负的时候,美国人将造出的核潜艇,悄悄推下了深海。

文章图片5

图丨彭士禄在莫斯科红场留影

陈赓在访问苏联期间,将彭士禄和其他几位同学找到大使馆,传达了周总理的意见,让一批中国留学生改学原子能、核动力专业,当问到刚毕业的彭士禄愿不愿意改行时,彭士禄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当然愿意,只要祖国需要!”

1958年彭士禄学成回国,在他回国两个月后,聂荣臻向中央递交了研制导弹核潜艇的报告,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签阅了这个报告,从此,这项意义深远的科研项目,悄悄拉开了序幕。

作为核动力设计小组成员之一,彭士禄和同事们“扎根”在图书馆、档案室,带着馒头和咸菜,每天从开馆一直待到闭馆。大家都是第一次搞核潜艇设计,两眼一抹黑,不知该从何下手。

恰好负责设计的同志看到一个美国核潜艇的模型,就把它买了回来。这个玩具模型起到了一定的启发作用。经过三个月的攻关,终于提出了几个设计方案,迈出了核潜艇研制的第一步。

文章图片6

图丨彭士禄(左二)与其他几位核潜艇研制设计师合影

在基地,彭士禄有个雅号叫“彭拍板”,别人不敢否定的权威数据,他敢否定;别人不敢修改的设计,他敢修改。

但旁人不知道的是,在每一次拍板前,彭士禄不知道要做多少调查研究,度过多少不眠之夜。由于当时研究室只有计算尺和老式的手摇计算机,彭士禄把掌心磨出了泡,蹭破了皮,硬是算出了几十万个数据。

1969年模式堆主厂房落成,彭士禄带着安装队伍,亲自在现场指挥。就在所有的核燃料元件盒安装到位时,有人对他提出质疑,认为他搞的模式堆根本发不出功率。

当时正在为模式堆启动准备的彭士禄,突然接到电话通知,他赶忙驱车到几十里外的军管会主任办公室,在会上,他拿出一连串的数据,说明模式堆不仅能达到满功率,而且能达到120%的功率:

“大家知道,火柴可能点燃白酒,无论如何也不能点燃啤酒。反应堆用的核燃料是低浓铀,也就是'啤酒’,即使控制失灵,也不会像原子弹那样爆炸。”

正是在彭士禄的“拍板”下,核潜艇所用的核反应堆才获得了成功。

文章图片7

图丨彭士禄在工厂

在北京参加完会议当晚,周总理特地派专机,将彭士禄等人送回了基地,并叮嘱试验开始后,电话线路必须保持畅通。三天之后,新中国第一个核潜艇模拟堆开始升压升温,与此同时,远在北京的周总理,也通宵达旦守在电话机旁。

随着一排排信号灯的闪烁,一个个仪表指针的震颤,彭士禄坐在总控制室里,死死地盯着每一个细微的变化。

周总理每隔一段时间,就打电话询问彭士禄试验情况,当试验进行到第二次升温升压时,周总理冷静指示,加强现场检查,必须全力以赴,才能符合要求,取得全部参数!

眼看着离合器宽大的轮盘越转越快,指挥长声音颤抖地宣布:“主机达到满功率转数!”

一时间基地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彭士禄和战友们,在这一天开创了中国核能利用的新纪元。

最关键的问题解决了,核潜艇的研制速度逐步加快。仅仅一年的时间,新中国自主研制的核潜艇,驶入了波浪滔滔的大海,彭士禄作为总设计师,随潜水艇出海试航。

这艘被命名为“长征一号”的核潜艇,1974年8月1日,正式被编入人民海军的序列。朱德随后在萧劲光的陪同下,登上“长征一号”检阅。朱德问萧劲光:“这是我们自己研制建造的吗?”

“是的,总司令,没有一个零件是进口的。”萧劲光兴奋地回答道。

文章图片8

图丨彭士禄在工作期间留影

朱德扬起手臂,向浮出水面的核潜艇致意,萧劲光随后向他介绍了在场的彭士禄等专家,朱德一一和他们握手表示致意,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谢谢你们,我代表人民解放军,感谢你们为建设强大海军所做的贡献!

尽管彭士禄在新中国核潜艇的研制上,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在上世纪80年代前,他的名字却并不为人所熟知。当他走上全国科学大会的领奖台时,国内外的同行和新闻记者才如梦初醒。

当1987年彭士禄被列入《世界名人录》,并详述了他在核领域杰出的成就时,彭士禄身上的故事,才一点一点被人们挖了出来。

“就像两颗彗星不相遇,你们的真神没出来。”

就在彭士禄领导的试验成功的同时,研制核电站的设想也被提上了日程。将核能服务于社会,是彭士禄这一代核动力学家的心愿,周总理和科技领域的领导人,排除各种干扰,批准核电站方案开始设计。

虽然周总理日理万机,但仍抽时间听取核电站工程筹备的汇报。对于“核电站排出的废料怎么处理?”“会不会影响子孙后代?”这一类问题尤为关心,彭士禄汇报说,废水经过处理后大部分回收,废渣埋在深山中,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周总理听完后点了点头,再三叮嘱,核电站一定要以不污染国土、不危害人民为原则,要想到21世纪的事。

当时核电站筹备处提出两种技术方案,熔盐堆和压水堆,熔盐堆方案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在方案讨论会上,彭士禄力排众议,列举出熔盐堆的种种难点,陈述了压水堆的种种易处,最终得到与会人员的一致通过。

文章图片9

图丨彭士禄在秦山二期

后来的秦山核电站,正是采用了彭士禄支持的压水堆方案,此后我国绝大多数核电站,都采用了压水堆的方案。彭士禄由此成为中国核电事业的标杆人物。

秦山核电站开始修建后,广东省也提出发展核电的构想。花甲之年的彭士禄,带着10名技术骨干来到广东。对广东省初步选定的四个地点考察之后,拍板将核电站地点选在大亚湾。

当年彭士禄带领十大专家大干大亚湾,一时间被传为美谈。一百多名工程师,放弃了大城市优越的工作条件,放弃了舒适的生活环境,豪情满志地奋战在荒山野滩。彭士禄幽默地鼓励大家说:“我们要当三年和尚。”

在大亚湾这个平台上,一百多名工程师大展拳脚,得到了锻炼,大部分人后来成为我国核电事业的风云人物,彭士禄也成为了造就中国核电第一代精英的引领人。

1986年,彭士禄调任中国核工业总公司,担任总工程师,负责秦山二期的筹建工作。当时决定引进国外的核电站,与德国谈了一年多没有谈成,彭士禄觉得依靠外国不是办法,就写信给中央,提出“以我为主,中外合作”建设核电站。

因为那时我国没有能力搞100万千瓦级的核电站,在彭士禄的建议下,中央同意我国自主设计建设60万千瓦级的秦山二期核电站。

选定核电站的位置后,彭士禄坚持首先建立董事会制度,参考大亚湾的运作模式,实现由原型堆到商业堆的重大跨越。为了筹措资金,他带着一班人马,在一个星期跑遍了三个省一个市,请他们一起来投资。

后来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成立,彭士禄被任命为秦山二期董事长,他亲自领导计算了核电站的主要参数和技术、经济数据,编制的“一级进度表”,得到了美国专家的极大赞赏。

文章图片10

图丨彭士禄在家中搞计算

彭士禄还亲自计算出秦山二期一级主参数100多个,而且只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全部都是利用晚上时间完成的。

从核潜艇到核电站,彭士禄干的都是垦荒的工作,靠着他“不做则已,一做到底”的性格,克服了重重难关,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曾经“美国核潜艇之父”里科弗到中国访问,会见了我国很多核动力方面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但却没机会见到正在领导修建核电站的彭士禄,临别前他不无遗憾地说:

“就像两颗彗星不相遇,你们的真神没出来。”

1994年,彭士禄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2017年,彭士禄荣获何梁何利基金最高奖,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奖金是100万港币。当时女儿问他,这些奖金该如何处理,彭士禄表示,把奖金捐给组织,设立一个人才奖励基金,但不要以他的名字命名。

文章图片11

图丨晚年彭士禄

在彭士禄的自述中,他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有幸参加了中国核潜艇研制的全过程,被抬上'总师’的宝座。中国核潜艇研制成功,绝不是一两个人的作用所能及的,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没什么'之父’之说,我充其量就是核潜艇上的一枚螺丝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