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测试卷-2021-2022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含答案)
2022-05-28 | 阅:  转:  |  分享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测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30分)1.秦初,廷尉李斯上奏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
,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秦始皇听取了李斯的建议,在地方实行了()A.分封制B.郡县制C.皇帝制度D
.刺史制度2.秦朝时长城共筑万余里,实际是在原先战国时期秦长城、赵长城和燕长城的基础上修建起来的,秦长城的起止点是()A.西起临
洮,东到咸阳B.西起辽东,东到临洮C.西起咸阳,东到辽东D.西起临洮,东到辽东3.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所谓原始史料,为目
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按照该标准,下列各项中属于研究秦朝的原始史料的是()A.秦始皇陵兵马俑B
.《史记》的记载C.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D.电视剧《大秦帝国》4.郭沫若评判一历史事件:“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
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其中禁锢人们思想言论的事件是()A.百家争鸣B.焚书坑儒C.严明法度D.确立县制5
.学习历史,首先要注意时间概念,懂得计算年代,现在世界上通用的是公元纪年。公元纪年把每100年叫做一个“世纪”。习惯上每个世纪头2
0年叫某世纪初,最后10年又叫某世纪末。据此刘邦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时间上应该表述为()A.公元前3世纪初B.公元前3世
纪末C.公元前2世纪初D.公元前2世纪末6.西汉初年,汉高祖为了增加农业劳动力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①让士兵还乡务农②提倡
勤俭治国③将大量奴婢释放为平民④把田赋降到三十税一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秦皇汉武冶并称,最早出自刘勰的《文
心雕龙》.你认为后人将他们并称是因为()①秦始皇和汉武帝都加强中央集权②秦始皇和汉武帝都统一了文字③秦始皇和汉武帝都为大一
统格局作出重大贡献④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推崇儒家学说A.①④B.②④C.①③D.③④8.汉武帝采纳主父的建议,实施“推恩令”。
“推恩令”是充分利用了长子继承制度中诸侯王次子以下看子不能继承封地的矛盾和弊端,让诸侯王推及皇家恩德,把土地再分封给自己的子弟,王
国的数量大大增加,而管辖的土地和人口越来越少。汉武帝还采取措施取消了治多王的封地和土地,剥夺他们的爵位。上述材料中汉武帝采取的措施
主要影响是()A.汉王朝控制了家经济命脉B.汉王朝的版图得以拓展C.消除了诸侯国的能力D.形成了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正统思
想9.根据历史朝代顺序,以下《三字经》中的内容所涉及的朝代按照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②周武王,始
诛纣。八百载,最长久。③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④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C.②①④③
D.④①②③10.下列选项与“古代中外友好交往”这一主题不符的是()A.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B.玄奘——西行天
竺,传播大唐文化C.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D.郑和——七下西洋促进亚非交流11.下列物种中,属于从西域传入的是()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2.在今天陕西省韩城市郊有一座古柏环绕的“汉太史公墓”,郭沫若同志曾为之题诗:“龙门有灵秀,
钟毓人中龙。学识空前富,文章旷代雄。怜才膺斧钺,吐气作霓虹。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这位太史公的杰作记述了我国古代()A.从黄
帝到汉武帝时期历史B.从夏朝到三国时期的历史C.从商朝到西晋时期的历史D.从战国到五代时期的历史13.下列有关中国古代文化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A.墨子主张的“兼爱”“非攻”体现了追求社会和谐的愿望B.道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C.东汉时期张角创立了太平道,尊奉
皇帝和老子D.通史巨著《史记》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14.某电视剧组准备拍摄以下四组历史镜头,其中符合历史史实的是()A
.刘邦在灯下阅读《史记》B.张仲景在写一本关于中医理论的书籍C.汉武帝练“五禽戏”强身健体D.刘邦带兵逃入寺院15.东汉中期以后,
政治日益黑暗的原因之一是()A.外戚和皇后交替专权B.父子兄弟之间争权夺利C.外戚和宦官共同专权D.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第II卷(
非选择题共30分)16.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
列问题。步骤一:走进历史上的民族关系(1)各举一例说明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存在的“战与和”的的各自关系表现?(2)南北朝时期为
什么会出现民族大融合?步骤二:体验历史上的民族关系(3)写出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张骞出使西域最终起到了什么作用?(4)
穿越时空隧道,你来到了北魏时期,亲历了北魏一位皇帝改革的前后状况,试举两例说明他的改革后北魏有哪些变化?步骤三:感悟历史上的民族关
系(5)由史及今,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民族意识?1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所不去者
,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使御史悉案问诸生……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後。——《史记·秦始皇本纪》(1)材料一反
映了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
矣。——《汉书》(2)材料二中的“臣”是谁?他提出了怎样的建议?(3)以上两则材料的做法是否相同?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温州瓯海区泽雅的古法造纸素有“中国造纸术活化石”之誉,这里的“四连碓造纸作坊”是目前为止唯一承载我国古代造纸技术的全国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材料二2016年5月28日,中国北方最大藏传佛教寺庙承德普宁寺举办了“宗师殿”建设落成开光揭幕仪式。普宁寺是汉藏风格结合
的喇嘛庙,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1)根据材料一回答,造纸术发明于何时?蔡伦在造纸术方面的主要贡献是什么?(2)假如你
是参加此次活动的一名学生,你当时的感想是什么?(3)佛教起源于________,张骞通西域后经____________传入我国中原
地区。佛教传入中国后产生了什么影响?(4)以上两则材料说明汉朝文化具有什么特点?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测试
卷参考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30分)1.B2.D3.A4.B5.B6.C7.C8.C9.C10.B
11.C12.A13.B14.B15.D第II卷(非选择题共30分)16.(1)和:呼韩邪单于归顺汉朝
;昭君出塞;等等。战:蒙恬反击匈奴;卫青、霍去病攻打匈奴;等等。(2)黄河流域的统一;各民族的长期接触与交往;少数民族的内迁及其与
汉族人民的交流;北魏孝文帝改革;等等。(3)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作用:促进了西域与汉朝的经济文化交流,丝绸之路的开通,对于
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4)改汉姓、穿汉服、学汉语、通汉婚。(5)树立民族平等、友好交往的意
识。17.(1)焚书坑儒。(2)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不同,截然相反。18.(1)西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扩大了原料来源,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2)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等。(3)古印度丝绸之路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4)中外交融或兼容并包。
献花(0)
+1
(本文系新智慧教育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