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护坡施工方案2016(JDF)
2022-05-28 | 阅:  转:  |  分享 
  




建筑护坡施工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4

二、工程概况 5

2.1工程概述 5

2.2基坑支护工程概况 5

三、施工准备 6

3.1测量施工准备 6

3.2护坡施工准备 6

四、护坡施工 7

4.1支护施工流程 8

4.2自然放坡施工工艺要求 8

5.4施工质量检查 11

5.5主要节点 11

五、基坑检测 12

5.1监测内容 12

5.2监测点的布置、监测方法和监测周期 12

5.3报警值和控制值的确定 14

5.4数据整理及信息反馈 14

5.5人工巡检 14

5.6基坑周边环境的监测 15

六、质量要求及保证措施 15

6.1建立完善的项目质量保证体系 15

6.2质量职责 16

6.4公司质量保证部对项目的服务控制 19

6.5测量施工质量要求及保证措施 19

6.6护坡施工要求及保证措施 20

6.9基坑监测质量保证措施 21

七、安全文明施工要求 23









一、编制依据

序号 类别 名称 编号 1 国家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2 国家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3 国家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4 国家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 5 国家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13 6 国家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 7 国家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T50330-2013 8 国家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GB50086-2001 9 国家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2009 10 国家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50194-2014 11 行业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2012 12 行业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12 13 行业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 JGJ46-2012 14 行业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1 15 行业 《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 JGJ/T111-98 16 行业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2012 18 地方 《建筑安装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DBJ-03-21-2003 19 《中航勘察设计研究院 其它依据

(1)对本工程的实地考察,包括周边道路交通、政府管理部门、当地土方运输情况、各种施工手续等。

(2)对本工程水文地质的了解,依据地勘报告进行了实地了解。

(3)对成都地区与本工程较为类似的施工项目进行了实地了解,对于本工程详细施工方案的编制提供了当地经验。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概述



主要参加单位如下表:

主要参建单位:

序号 单位 名称 1 建设单位 2 管理公司 3 设计单位 4 监理单位 5 勘查单位 6 施工单位

本工程±0.00相当于绝对高程553.4m,基坑土方开挖前先对场区进行平整,平整后自然地面标高按-0.500m考虑。根据基坑支护深度以及场区周边条件,本工程基坑支护共分为东西南北四个支护区域,其中土钉施工主要保护箱变及南侧靠近主楼的区域,而综合考虑本工程基坑东西南北各区域场地条件,均采取45°自然放坡,二级放坡,具体设计参数如下:

区域 支护形式 内容 东侧 45°自然放坡+喷射混凝土 支护高度5.8m,放坡角度45°,支护面层为100mmC20混凝土。 南侧 45°自然放坡+喷射混凝土 支护高度5.8m,放坡角度45°,支护面层为100mmC20混凝土。 西侧 45°自然放坡+喷射混凝土 支护高度5.8m,放坡角度45°,支护面层为100mmC20混凝土。 北侧 45°自然放坡+喷射混凝土 支护高度5.8m,放坡角度45°,支护面层为100mmC20混凝土。 施工准备

3.1测量施工准备

3.1.1.技术准备

(1)收集本工程的有关图纸资料,协调相关单位提供附近测量控制点引测成果。

(2)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及人员进行初步调配,并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重新进行检定,复印预定人员的上岗证书,由技术部进行技术交底。

(3)根据图纸条件及工程特征确定平面控制网形式及组成。

3.1.2.人员配备

成立以项目总工程师和技术部门为主的测量指挥小组;另配备测量技师1名,主要负责对测量人员技术交底、现场检查验线、协调与其它工种配合等;测量工程师3名,负责现场测量工作、资料编制等;测量工8名,具体负责放线基础性工作。

3.2护坡施工准备

3.2.1技术准备

核实施工图纸是否完整和齐全,施工图纸与其说明书在内容上是否一致。施工图纸及其各组成部分有无矛盾和错误。对于标准做法节点和陆续发放的施工图纸,我司将精心组织项目员工学习和提问题。掌握本基坑的土方开挖、基坑支护的形式和特点,并编制详细施工组织方案。

熟悉和校核设计方提供的施工图,为编制施工方案提供依据,通常按照图纸自审、会审、现场签证等三个阶段进行。图纸自审由施工单位组织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全面的审核,对于图纸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提交到会审。会审由业主主持,设计院、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参加,对于自审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3.2.2机械准备

序号 机械设备名称 规格

型号 数量 额定

功率(KW) 用于施工

部位 1 切割机 1 5.5 钢筋切割 2 空压机 ≥9m3/min 2 75 喷射混凝土 3 喷射机 2 5.5 喷射混凝土 4 注浆泵 2SNS 1 5 土钉 5 灰浆搅拌机 4 3 土钉 6 成孔洛阳铲 4 7 洒水车 1 8 空压机 3m3 2 洗井 9 电箱 三级 8 10 液压钻机 XY-1 1台 以XY-1型 11 锚杆钻机 MCJ-50 1台 12 注浆泵 BW-150型 1套 13 油压千斤顶 YCW150B型 1套 14 电动油泵 ZB4/150 1套 3.2.3人员准备

工种 人数 工作内容 备注 护坡班组管理人员 3 支护施工管理 依据现场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土钉成孔工人 10 进行土钉成孔施工 喷射砼工 20 操作、维修 钢筋工 10 钢筋加工 架子工人 4 辅助架子达拆施工 护坡施工

4.1支护施工流程

按要求开挖工作面→修整边坡→埋设喷射混凝土厚度标志→铺设钢筋网(焊接加强筋、加垫块)→按配合比配制混合料→喷射第一层砼→养护→面层混凝土强度达到70%→下一步循环→支护至设计标高→设置坡顶、坡面、坡脚排水系统。

4.2自然放坡施工工艺要求

(1)坡面开挖

1)基坑开挖和锚喷支护施工应按设计要求自上而下分段分层进行,在上层喷射混凝土面层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开挖下层土方;

2)严禁坡壁出现超挖或松动坡壁土体,修整后坡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宜为±20mm,坡面喷射混凝土支护前应清除坡面虚土;

3)支护分层开挖深度和施工作业顺序应保证裸露边坡在规定完成支护时间内保持自立,竖向开挖深度应与竖向设计间距相对应;

4)对自稳能力差的土体应立即进行支护,对易坍塌土体可采用预喷射混凝土、小段间隔开挖或超前支护等措施稳固土体。

(2)铺设钢筋网

1)钢筋网与土层坡面净距不应小于30mm;

2)钢筋网应与锚定装置连接牢固,喷射混凝土时钢筋不得晃动;

(3)配制混合料

1)水泥与砂石重量比宜为1:4~1:4.5,砂率宜为45%~55%,水灰比宜为0.4~0.45;

2)原材料称量允许偏差,水泥和速凝剂为±2%,砂石材料为±5%;

3)混合料应拌合均匀,搅拌机拌合时间不少于2min;

4)混合料宜随拌随用,不掺速凝剂时存放时间不应超过2h,掺速凝剂时存放时间不用超过20min。

(4)喷射混凝土

1)喷射混凝土的原材料应优先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宜低于P.S.A.32.5,砂子采用干净的中、粗砂,含水量宜为5~7%,砾石宜干净、粒径不大于15mm;

2)混凝土喷射机应密封性良好,输料连续均匀,允许输送骨料最大粒径为25mm,输送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00m,垂直距离不宜小于30m;

3)选用的空压机应满足喷射机工作风压和耗风量的要求,一般选用9m3/min以上的空压机;

4)喷射混凝土应分段分片依次进行,同一分段内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一次喷射厚度宜为40~70mm;

5)喷射时喷头与受喷面应垂直,宜保持0.6~1.0m的距离;

6)喷射混凝土的回弹率不应大于15%;

7)喷射混凝土终凝2h后应喷水养护,养护时间根据气温环境等条件确定,一般为3~7h;

8)喷射混凝土应均匀、平整,厚度偏差±10mm。



(5)设置排水系统

1)基坑周边地表应构筑排水沟并硬化地表,以防止地表水向地下渗透,使径流远离边坡;

2)必要时面层插入长度为400~600mm、直径不小于40mm的导引排水管,以疏排混凝土面层后的滞水。





4.3.2.开挖工作面,修整边坡

基坑边坡应分段分层开挖,采用反铲挖土机,人工修坡,开挖深度在土钉孔位下50cm,边开挖,边人工修整边坡。人工修整坡时,坡面不平整度≤20mm。



人工修坡示意图

4.3.3.护坡钢筋网施工

钢筋网与坡面间隙宜大于20mm(采用已预制好的垫块控制,垫块纵横间距1m),钢筋网应与土钉和加强筋连接牢固,保证喷射砼时钢筋不晃动。钢筋网为φ6@200×200,网片之间采用焊接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35d。



绑扎钢筋网片

4.3.6.喷射混凝土

同自然放坡。

5.4施工质量检查

各施工环节均由质检员负责检查施工质量,所有施工环节达到质量标准后,方可继续施工,质量检查按下表要求进行。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坡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 ±20mm 钢筋保护层厚度 ≥25mm 网片至坡面距离 3~4cm 5.5主要节点

基坑四周护坡做法基本一致。具体详见下图:



护坡平面图



护坡剖面图

CAD图具体详见附件:成都京东方项目10#建筑护坡施工图。

基坑检测

为随时掌握整个施工过程中基坑周边环境的变化,侧重监测和观察边坡的水平位移和竖向沉降,注意观察附近及地表有无裂隙,周围建筑物有无异常变化,掌握其发展规律,为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提供依据。

5.1监测内容

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土体变形测量。如坡顶水平位移、坑周地面垂直沉降、坑周地面裂缝等;

(2)坑周相临建(构)筑物及地下管线等保护对象的变形测量。比如坑周相临建筑物沉降、倾斜、裂缝及坑周地下管线的变位、变形、裂缝等测量。

5.2监测点的布置、监测方法和监测周期

5.2.1监测点的布置

沿坡顶或桩顶布置水平位移监测点,间距20~30m,测点布置在变形量最大或局部条件最为不利的地段。既有建筑物的沉降观测点布置在独立基础柱上,以便观测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差值。根据测点的分布情况,布设若干条视准线。沉降监测点布置在±0.00以下约0.5m处。由于基坑施工条件复杂,测点容易受到破坏,所有测点必须做得牢固,配醒目标志,并与施工方密切配合,确保免受破坏。沉降监测点主要布置在靠近建筑物的位置。详细见如下布置图,布置于坡顶,间距不超过30m:



5.2.2监测方法

对边坡坡顶及坡身的水平位移,采用视准线法观测,即在各边坡平行于边坡方向定一条基准线,随时观测各边坡上的各观测点相对于基准线的垂直距离,即可获得各观测点的水平位移。

沉降观测采用几何水准法测量。

5.2.3监测周期

监测时间从基坑开挖前开始,到基坑回填完毕结束。基坑支护过程中,当相临两次观测得位移增量大于3mm或累计变形量大于报警值时,应缩短观测周期至每天两次甚至全天候观测,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分析位移原因,指导下一步工作。基坑支护完成后,观测周期可调整,如果位移增量很小甚至为零,可以将观测周期再延长。当周围环境发生变化,比如降雨、管道渗漏、现场堆载变化、施工用水不当排放等可能影响基坑安全的情况发生时,必须加强观测,如下表所示。

基坑监测频率表

基坑类别 施工进度 基坑设计深度(m) 5 二级基坑 开挖深度(m) ≤5 1次/2d 5~10 1次/1d >10 2次/1d 底板浇注后时间(d) ≤7 1次/2d 7~14 1次/3d 14~28 1次/5d >28 1次/10d 5.3报警值和控制值的确定

在工程监测中,每一监测项目都应根据客观环境和设计计算书,事先确定相应的报警值,以判断位移或受力状况是否会超过允许的范围,判断工程施工是否安全可靠,是否需要调整工序或优化原设计方案。报警值确定的原则是:①满足设计计算的要求,不可超出设计值;②满足测试对象的安全要求,以达到防护目的;③满足各防护对象的主管部门提出的要求;④满足现行的相关规范、规程要求;⑤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工程质量和经济等因素,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投入。根据以上原则,并结合本工程特点,水平位移控制值和报警值见下表到达报警值后,增加观测频率。

水平位移控制值和报警值一览表

基坑部位 基坑深/m 支护方法 控制值/mm 预警值/mm 变化速率mmd-1 边坡 4.9 喷射砼 40 30 4~6 5.4数据整理及信息反馈

在监测中,数据获取是手段,指导设计、施工是目的。因此必须及时将监测得到的大量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以便尽快提出分析结论,判断前一步的设计参数和施工工艺是否符合预期要求,确定优化下一步的施工参数。

5.5人工巡检

基坑工程整个施工期内,每天均进行巡视检查。

安排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巡视检查,检查内容包括:

(1)支护结构成型质量;冠梁有无裂缝出现;护坡桩及钢梁有无较大变形;桩后土体有无裂缝、沉陷及滑移;基坑有无涌土、流沙、管涌。

(2)开挖后暴露的土质情况与岩土勘察报告有无差异;基坑开挖分段长度、分层厚度及支锚设置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场地地表水、地下水排放状况是否正常;基坑周边地面有无超载。

(3)周边管道有无破损、渗漏情况;周边建筑有无新增裂缝出现;周边道路(地面)有无裂缝、沉陷;临近基坑及建筑的施工变化情况。

(4)基准点、监测点完好状况;监测元件的完好及保护情况;有无影响观测工作的障碍物。

对以上内容的巡视检查情况应做专项记录,检查记录及时整理,并与仪器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人工巡视检查是监测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对仪器监测的有效补充,两者密切结合,使出现的问题得到及时处理,将大大减少可能出现的事故。

5.6基坑周边环境的监测

本次基坑支护周边环境监测涉及道管线位移和临近建筑物位移两部分组成,建设单位应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进行专项监测,并按《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质量要求及保证措施

6.1建立完善的项目质量保证体系

根据现场质量体系结构要素构成和项目施工管理的需要,建立由公司总部服务控制、项目经理领导、技术负责人组织实施的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从项目经理部管理层、分包管理层到作业班组的三个层次的现场质量管理职能体系,从而从组织体系上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





























项目质量保证组织体系

6.2质量职责

我们将建立完善的项目质量管理机构,建立项目质量岗位责任制和质量监督制度,明确分工职责,落实施工质量控制责任,使工程质量水平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根据现场质量体系结构要素构成和项目施工管理的需要,在公司总部服务和控制下,成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现场经理、技术负责人组织实施,工程、技术、物资、质量等各部门具体细化落实的质量保证体系。

(1)项目经理

序号 岗位职责 1 项目经理是项目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对项目的工程质量负全面领导责任。 2 按照公司的规定,建立项目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并保证体系的正常运行。 3 保证国家、行业、地方及企业的工程质量规章制度在项目实施中得到完全的贯彻落实。 4 贯彻落实公司质量方针和各项质量管理制度,确定工程质量目标,主持编制项目的精品工程策划书。 5 主持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6 及时了解项目的工程质量状况,参加项目的工程质量专题会议,支持项目分管质量的总工程师和质量经理的工作。 7 及时向上级报告工程质量事故,负责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并提出处理意见。 (2)现场经理

序号 岗位职责 1 协助项目经理进行工程质量管理,对项目的工程质量负直接管理责任。 2 认真执行工程质量的各项法规、标准、规范及规章制度。 3 组织工程部、质量部、物资部等相关部门认真贯彻执行项目精品工程策划书和质量检验计划,并定期进行监督与检查。 4 组织本项目的重大工程质量检查,并对发现的质量问题组织整改。 5 组织项目的重大工程质量专题会议,及时向项目经理汇报工程质量状况。 6 参加工程各阶段的质量验收工作。 7 组织对项目人员的质量教育,提高项目全员的质量意识。 8 及时向项目经理报告工程质量事故,负责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 (3)技术负责人

序号 岗位职责 1 在项目经理和公司技术负责人的领导下,对项目的工程质量负技术责任。 2 严格执行国家、地方、行业工程质量技术标准、规范的各项有关规定。 3 具体负责有关人员编写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技术措施、精品工程策划书、质量检验计划等,并及时上报公司有关部门和技术主管领导批准,从技术上对工程质量给予可靠保证。 4 组织开展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交底工作,检查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技术措施、质量标准的落实情况。 5 领导与组织项目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通过加强全过程的质量管理,确保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 6 参加项目内部质量检查工作。 7 组织工程各阶段的质量验收工作。 8 参加工程质量事故调查,分析技术原因,制定事故处理的技术方案及防范措施。 (4)工程部

序号 岗位职责 1 对施工进行安排部署,保证按工程总控计划实现工期目标。 2 实施工程过程质量监控。严格执行公司《质量手册》和项目质量计划,按照规范、标准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检验与控制,确保工程实体质量。 3 本部门质量记录的收集整理,做到准确、及时、完整、交圈。 4 工程成品保护管理。做到成品保护职责到人,保护措施到位。 5 组织分部工程质量评定。 (5)技术部

序号 岗位职责 1 对图纸、施工方案、工艺标准的确定并及时下发,以指导工程的施工生产。 2 编制专项计划,包括质量检验计划、过程控制计划、质量预控措施等,对工程质量控制进行指导与控制。 3 对工程技术资料进行收集管理,确保施工资料与工程进度的同步。 (6)物资部

序号 岗位职责 1 严格按物资采购程序进行物资采购,确保采购物资的质量。 2 组织对工程物资的验证,确保使用合格产品。 3 采购资料及验证记录的收集、整理。 (7)质量部经理

序号 岗位职责 1 在公司质量管理部门和项目总工程师的领导下,负责项目的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对项目的工程质量负监督管理责任,有工程质量一票否决权。 2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质量监督政策、公司的质量方针和项目质量目标,监督检查质量计划的落实情况。 3 协助分承包方建立有效地质量保证体系,并监督其有效运行。 4 参与精品工程策划书的编制,组织质量检验计划和创优计划的编制。 5 组织召开质量分析会,对工程质量进行具体研究与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处理。 6 组织召开周质量例会和月度质量讲评会,分析工程质量状况并对工程质量管理进行动态安排。 7 组织检查各工序的施工质量,参加或组织重要部位的预检和隐蔽工程检查,参加工程各阶段的验收和工程交验。 8 参与工程质量事故调查、分析,组织对分承包商施工管理人员的质量教育,针对不合格品发出“不合格品报告”或“质量问题整改通知”,并监督检查其落实。 9 参与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具体事项的落实,推动并促进质量管理体系在项目的有效运行。 10 组织分部工程的质量核定及单位工程的质量评定。 6.4公司质量保证部对项目的服务控制

我公司的质量保证能力由技术保证能力、项目管理能力、服务支持能力等构成。因此我公司的质量保证部确立了以培训、服务拉动项目质量管理的策略,有计划、有系统、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工作,以求实创新的思想,全力围绕总部服务控制的职能和ISO9002程序文件要求,为本工程施工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质量保证服务。

在本项目开工之初,质量保证部将对项目有关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进行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18001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运行培训,对技术资料的管理、质量检验计划、质量计划、环境管理计划的制订和实施进行指导。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及时跟踪本项目的质量情况,分阶段对项目质量进行考核,同时促进本项目同公司其它项目的探讨交流,必要时将对本工程进行现场协助和指导,确保本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6.5测量施工质量要求及保证措施

(1)测量经理要按照施工进度和测量方案要求,安排现场测量放线工作,作好施工测量日志。

(2)现场使用的测量仪器设备应根据《测量仪器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检校维护、保养并作好记录,发现问题后立即将仪器设备送检。

(4)本工程的测量放线工作必须符合《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规程》(DB11/T446-2007)的精度要求。

(5)测量放线作业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三检制”

自检:作业人员在每次测量放线完成后立即进行自检,自检中发现不合格项立即进行改正,直到全部合格,并填好自检记录。

复检:由施工负责人或质量检查员组织进行质量检查,发现不合格项立即改正至合格。

交接检:由施工负责人或质量检查员组织进行,上道工序合格后移交给下道工序,交接双方在交接记录上签字,并注明日期。

(6)为了做到防患于末然,建立合理的复核制度,每一工序均有专人复核。

(7)测量仪器均在计量局规定周期内检定,并有专人负责。

(8)由于施工分项多,为保证各班组相互配合,以求紧密搭接,施工测量应与各专业工种密切配合,并制定切实可行的与施工同步的测量措施。

6.6护坡施工要求及保证措施

土钉及喷锚墙质量检验标准及质量保证措施

施工内容 检验标准 保证措施 检验方法 修坡 ±20mm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开挖,过程中专人测量。 经纬仪测量、靠尺测量 钢筋网片绑扎 规格符合设计要求,与土钉连接牢固,保护层厚度准确。 加强过程控制与检查,发现不合格随时纠正,提前制作保护层砂浆垫块,保证钢筋保护层。 用钢尺量 喷射混凝土 厚度±10mm

表面平整

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喷射混凝土作业分段进行,同一分段内喷射顺序自下而上,一次喷射厚度为100mm,喷射时,喷头与受喷面应垂直,并保持0.6m~1.0m的距离,同时控制好配合比,保持砼表面平整、湿润光泽,无干斑或流淌现象。混凝土终凝后进行3-7天的喷水养护。 尺量检查,符合设计厚度;喷射过程加强检查,按照配合比和施工工艺施工;混凝土强度取样检验,检查试验报告。 6.9基坑监测质量保证措施

6.9.1质量保证制度

质量工作的检查范围包括监测小组成员资格检查、仪器设备检查、外业操作检查、内业资料以及其它可能影响质量的要素检查。

现场监测质量保证措施

监测仪器控制措施

)根据招标文件,并参考相关规程、规范的要求,综合误差应满足指标要求。采用高精度、高自动化的仪器,从仪器设备的角度上保证达到监测工作所要求的精度。

)量测设备、元器件等在使用前均应经过检校,合格后方可使用。

)量测仪器采用专人使用、专人保养、专人检校的管理。

工作顺序控制

监测工作是一个综合设计、施工、管理的系统工程,有效有序的工作方法是监测工作顺利开展的有力保证。在监测工作的开展中主要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现场探勘与调研。在监测工作开展之前,收集有关资料,并对现场进行调研,了解需要监测区域内的地质情况、周边环境等。优秀的前期工作是监测工作得以顺利展开的先决条件。

)制定和编写监测方案。在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工程环境的基础上,参考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制定监测项目的计划和方案。方案的编写应根据工程特点选择相应的监测项目,并根据施工工法等安排监测频率。

)进入监测工作现场。按照方案制定的监测频率进行监测工作。需在施工前获得初值的监测数据,应在施工开始前完成数据的采集。其他数据根据方案制定的监测频率进行采集。在布设测点前,应根据测点布设图纸实地考察,确定测点位置。

)测点布设时间。为确保量测数据的准确性、可参照性,所有测点的布设工作应结合施工步序及时布设,布设过程中监测单位应与施工单位紧密配合确保布设工作的及时性、准确性、安全性。

工作制度控制

)监测工作开始前后组织监测人员应反复阅读监测方案,明确每个人的分工职责,检查各自的资料、记录表格是否齐全。根据监测工程的规模、特点和复杂程度,确定现场监测人员的数量和结构组成,遵循合理分工与密切协作的原则,建立有监测经验、能吃苦耐劳、工作效率高的现场的监测队伍。

)监测工作中从施工前开始,到施工完成截止遵守以下规定:

五固定:固定观测人员、固定观测仪器、固定观测时间、固定观测路线、固定观测方法;每次观测之前将仪器露天放置30分钟,烈日下观测使用测伞,温差变化较大时使用仪器罩。

)加强与施工单位的联系,作好双方的配合工作。同时要及时将监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上报甲方、施工单位等相关部门。遇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监测点保护措施

监测点是一切测试工作的基础,因此特别加强对各监测点的保护工作、完善检查和验收措施。

加强对各监测点的保护工作,完善检查、验收措施;

在每个监测点埋设完成后,应立即检查埋设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对于所有预埋监测点的实地位置应做精确记录。

监测数据质量保证措施

为保证量测数据的真实可靠及连续性,采取以下措施:

)监测工程设计要保证基本资料完备,数据可靠,设计文件和图纸符合有关规定,对用于监测的图纸资料,应认真研究核对,应做现场核对,确认无误无疑后方可使用。

)制定切实可行的监测实施方案,并将其纳入工程的施工进度控制计划中,在监测工作中严格执行。

)在一个检定周期内,对需要进行期间核查的设备进行核查,以确保仪器设备的可靠性。



1.在每天的生产例会上,总结当天消防工作的情况,布置第二天的文明施工工作。

2.施工现场要严格执行分片包干和个人岗位责任制,做到整个现场清洁、整齐、文明施工。

3.工人操作地点和周围必须清洁整齐,施工垃圾和洒漏的混凝土要及时清理。

4.注浆施工时应检查各高压送浆管接头的可靠性,防止管爆裂伤人。

5.各设备的电路应经常检查,排除隐患做好安全用电。

6.现场成品要有工程成品保护措施,不得有碰撞、损坏现象。

7.在施工现场常有大量含泥砂和水泥浆的泥浆水,对这部分泥浆水要及时予以处理。定期抽出池内上层浮水,再处理下面的稀泥。

8.土方开挖之前,周边建筑物、构筑物设变形观测点及墙体变形观测点,并设置地下水位监测井,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

9.施工现场整洁卫生,无积水、车辆不带泥砂出现场,不随地乱扔、乱倒废弃物。

10.强噪声作业,必须严格控制作业时间,一般不超过22时,对人为的施工噪声应有降噪措施和管理制度

















































质量管理



项目经理



公司质保部



国际质量标准ISO9002



技术负责人



专业责任工程师





合约管理



区域责任工程师



施工管理



分承包单位



内部专业化公司



作业班组



作业班组



技术管理







献花(0)
+1
(本文系工程方案库X...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