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图揭秘国内首条永磁磁悬浮空轨试验线,位于江西兴国

 中国基建 2022-05-29 发布于广东

“兴国号”磁浮列车进行调剂

日前,在江西兴国永磁磁浮技术工程试验线项目现场,红白色调的国内首条永磁磁悬浮空轨试验线车辆——“兴国号”磁浮列车进入动态调试阶段,预计将于2022年7月份正式进入通车实验阶段。

兴国永磁磁浮技术工程试验线

兴国永磁磁浮技术工程试验线是永磁磁浮技术科研成果转化的成品工程,为江西赣州市重点项目,属业内首创。线路南起兴国西站,沿站前大道东侧向北敷设至黄金坪站,线路全长约0.8公里,均为高架线,是一种集悬浮、导向、驱动及通信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型轨道交通制式。沿线采用单线设计(车站范围双线)、预留双线条件及远期运营条件。

中铁九桥承建的兴国西站进行玻璃幕墙安装

永磁磁浮轨道交通系统作为一种新型轨道交通模式,相对于地铁轻轨等具有生态、智能、安全、经济等方面的优势。永磁磁浮轨道交通系统的成功开发将对扩大磁性材料应用领域、带动产业创新升级、培育新兴产业集群具有重要意义,也将为我国公共交通的建设模式提供新的选择。

在该项目中,中铁工业提供了一揽子综合解决方案,承担了包括车辆、道岔、轨道梁等研制工作和全线土建施工。

中铁工业旗下中铁宝桥、中铁科工、中铁九桥负责线路轨道梁、钢立柱、轨道梁伸缩缝和全部基础预埋件等制造与现场安装任务,全线土建施工,车辆设计及供应,开展综合联调及试运行等工作。目前,全线轨道梁、立柱及道岔等制造和安装,车辆制造,兴国西站结构主体施工、静调库砌体施工、区间桥梁混凝土墩身、桩基、承台等已经完成。

空轨,即悬挂式“空中列车”,具有造价低、占地少、视野开阔,与行人、机动车互不干扰等优势,可用于连接旅游景点、商业区、科技园区等地。

中国是继德国、日本之后第三个掌握空轨技术的国家。中铁工业在湖北武汉江夏基地建成一条拥有全系统自主知识产权的近1公里空轨试验线,车辆已实现全线无人驾驶,累计安全平稳运行里程超7000公里,申请国家专利100余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23项,并参与制订了行业标准《悬挂式单轨交通技术标准》。

目前,国内在建空轨项目均采用轮式空轨列车,相比传统轮式空轨列车,永磁悬浮列车不用依靠橡胶轮子行驶,永久磁铁与轨道相斥并在槽口中线保持悬浮状态,电磁导向可实现零摩擦运行,仅需电机驱动即可运行。

2021年12月14日,“兴国号”磁浮列车在中铁科工下线

兴国永磁磁浮技术工程试验线,采用悬挂式单轨车辆“兴国号”磁浮列车,设计时速80公里,由江西理工大学、中铁工业旗下中铁科工、中铁宝桥联合研制,是世界上首次将永磁悬浮技术应用于空轨车辆,具有节能环保、非接触式牵引、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噪音低等特点。研发过程中,科研人员成功攻克了悬浮架结构、导向结构、直线电机牵引驱动、基础制动等技术难题,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兴国号”磁浮列车总体设计体现出兴国作为著名将军县的红色文化基因,被誉为“红轨”,头部两侧56颗五角星,代表着56位共和国的开国将军,熊熊燃烧的火炬代表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该项目轨道梁及立柱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是国内首次将悬挂结构与永磁悬浮技术融合应用于道岔制造中,且回转转辙型式也是首次应用于悬挂道岔中。

供稿:中铁工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