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雾化吸人法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2022-05-29 | 阅:  转:  |  分享 
  
雾化吸人法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一】感染1.原因(1)最常见的是雾化器消毒不严格,雾化装置、管道、口含嘴、面罩等没有及时按要求清
洗和消毒,可促发肺部感染。(2)年老体弱的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减退,加之较长时间用抗生素雾化吸入,可诱发口腔真菌感染。2.临床表现
(1)雾化器消毒不严格引起的感染主要为肺部感染,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高热;肺部听诊有啰音;X线胸片可显示肺部有炎症的改变;痰细菌培
养阳性。(2)如为患者自身免疫功能下降引起的口腔感染,则多为真菌感染,舌头和口腔内壁可能会出现乳黄色或白色的斑点;病人自觉口腔疼
痛,甚至拒绝进食。3.预防和处理(1)每次雾化治疗结束后,对雾化器主机要擦拭消毒,对雾化罐、螺纹管及口含嘴要用500PPM的含
氯消毒剂浸泡消毒后,晾干以备用。(2)应注意雾化面罩或口含嘴专人专用;如行氧气雾化治疗,雾化器专人专用,每天更换。(3)如口腔真菌
感染者加强口腔护理和局部治疗:①用2%~4%碳酸氢钠溶液漱口,使口腔呈碱性,抑制真菌生长。②用2.5%制霉菌素甘油涂于患处,每日3
-4次,有抑制真菌的作用。此外,也可用1%龙胆紫溶液、10%八烷酸钠溶液、1%双氧水或复方硼酸液、10%碘化钾溶液漱口,一般无需全
身使用抗真菌药。(4)给予富含大量维生素或营养丰富的食物。(5)肺部感染者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治疗。【二】呼吸困难1.原因(1
)由于粘稠的分泌物具有吸水性,长期积聚支气管内的粘液分泌物因雾化吸入后吸水膨胀,使原部分堵塞的支气管完全堵塞。(2)雾化吸入水分过
多,引起急性肺水肿的发生,导致呼吸困难(见于儿童雾化引起的溺水反应。(3)雾化吸入时间较长使机体处于慢氧状态,组织细胞代谢障碍,供
给肌肉运动的能量不足,呼吸肌容易疲劳,而雾化吸入又需要患者做深慢吸气快速呼气,增加了呼吸肌负担。(4)高浓度均匀气雾微粒可分布到末
梢气道,若长时间吸入(超过20分钟)引起呼吸道湿化过度或支气管痉挛而导致呼吸困难。(5)药物过敏或雾化药物刺激性较大导致的支气管痉
挛。2.临床表现雾化吸入过程中出现胸闷、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口唇、颜面紫绀;表情痛苦,甚至烦躁,出汗等。3.预防和处理(1)选择合
适的体位,让患者取半卧位,以使膈肌下降,静脉回心血量减少,肺淤血减轻,增加肺活量,以利于呼吸。帮助病人拍背,鼓励其咳嗽,必要时吸痰
,促进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2)持续吸氧,以免雾化吸入过程中血氧分压下降。(3)加强营养,以增加患者呼吸肌的储备功能。(4)
选择合适的雾化器,严重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不宜用超声雾化吸入,可选择射流式雾化器,吸入时间应控制在5~10分钟,及时吸出湿化的痰液,以
免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5)对于某些病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人或哮喘持续状态的病人等湿化量不宜太大,一般氧气流量1~1.5L/
min;不宜用高渗盐水。【三】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1.原因(1)超声雾化吸入雾的冲力比空气中氧的冲力大,加上吸入气体含氧量低于
正常呼吸时吸入气体含氧量,易致缺氧。(2)超声雾化雾滴的温度低于体温,大量低温气体的刺激,使得呼吸道痉挛进一步加重,导致缺氧。(3
)大量雾滴短时间内冲入气道,使得气道阻力增加,呼吸变得浅促,呼气末气道内成正压,二氧化碳排除受阻,造成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4)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时,大量超声雾化不仅影响正常氧气进入,也不利于二氧化碳的排出,加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2.临床表现患者诉胸闷、气短等不适。查体:呼吸浅快,口唇、颜面发绀,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严重者呼吸困难。血气分析结果表明动脉血氧
分压下降,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升高。3.预防和处理(1)使用以氧气为气源的氧气雾化吸入,氧流量6~10L/min,氧气雾化器的外
面用热毛巾包裹,以提高雾滴的温度,避免因吸入低温气体引起呼吸痉挛。(2)对于缺氧严重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必须使用超声雾化吸入时雾
化的同时给予吸氧。(3)由于婴幼儿的喉及气管组织尚未发育成熟,呼吸道的缓冲作用相对较小,对其进行雾化时雾量应较小,为成人的1/3~1/2,且以面罩吸入最佳。
献花(0)
+1
(本文系新用户7877A...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