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9)[转载]1784【天津国保之14】华北第一宅石家大院

 山涯茜草 2022-05-29 发布于浙江

[转载]1784【天津国保之14】华北第一宅石家大院
千年古镇杨柳青的石家大院,建于1875年,有华北第一宅”之称,高居天津国保之第13名。石家大院是天津国保中唯一的民宅,不包括官宅。华北第一宅,也是是就民宅范围而言。

石家大院体现了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位于千年古镇杨柳青中心,京杭大运河流经天津的南运河岸边。原为清末天津八大家之一石元士住宅。石家原籍山东,祖辈漕运发家后在清乾隆年间定居杨柳青。石家于清道光三年(1823),析产为四大门,分别是福善堂、正廉堂、天锡堂、尊美堂。各门均建有一所颇具规模的建筑。现石家大院即为仅存“尊美堂”宅第,曾有“天津第一家”、“华北第一宅”之称,从中足可领略传统民居建筑之精妙。杨柳青石家大院,始建于1875年,至今已有140年的历史,其建筑结构独特,砖木石雕精美。石家是当年天津八大家之一,一度财势显赫,声名遐迩。

大戏楼宽敞华丽,可供二百人听戏和饮宴,是华北民宅中最大的戏楼,京剧名家孙菊仙与谭鑫培等都曾在此献艺,其中花灵格扇全部是楠木原色,精雕细刻,极为华贵。戏楼的特点有二︰一是冬暖夏凉;二是音响效果极佳,据说在旁边的过道和花园听戏也非常清晰。

[转载]1784【天津国保之14】华北第一宅石家大院南运河边的建筑群就是石家大院

[转载]1784【天津国保之14】华北第一宅石家大院石家大院大门前的一对石狮子

[转载]1784【天津国保之14】华北第一宅石家大院
[转载]1784【天津国保之14】华北第一宅石家大院
[转载]1784【天津国保之14】华北第一宅石家大院
石家大院的花园

[转载]1784【天津国保之14】华北第一宅石家大院石家大院大门进去的左边,进此门就是花园

[转载]1784【天津国保之14】华北第一宅石家大院
[转载]1784【天津国保之14】华北第一宅石家大院
[转载]1784【天津国保之14】华北第一宅石家大院
[转载]1784【天津国保之14】华北第一宅石家大院
民宅中最大的戏楼

[转载]1784【天津国保之14】华北第一宅石家大院
[转载]1784【天津国保之14】华北第一宅石家大院
[转载]1784【天津国保之14】华北第一宅石家大院
[转载]1784【天津国保之14】华北第一宅石家大院
大院的五进院落

[转载]1784【天津国保之14】华北第一宅石家大院进入大门即是一条宽阔的长长的甬路,构成大院的中轴线,甬路上有形式各异、建筑精美的5座门楼。从南向北门楼逐渐升高,寓意为“步步高升”,而每道院门都是3级台阶,寓意为“连升三级”。道路东西两边各有五进院落

[转载]1784【天津国保之14】华北第一宅石家大院

典型的北方卧室

[转载]1784【天津国保之14】华北第一宅石家大院石家大院典型的北方卧室,火炕、炕桌、床头柜

[转载]1784【天津国保之14】华北第一宅石家大院厨房就在隔壁,灶火还可以用来烧炕

石家大院的书斋

[转载]1784【天津国保之14】华北第一宅石家大院
[转载]1784【天津国保之14】华北第一宅石家大院
[转载]1784【天津国保之14】华北第一宅石家大院

宫廷传统结构中的绝学

“尊美堂”有着“津西第一家”;“华北第一宅”的美誉。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民宅。无论从规模还是从设计;无论是精密还是宏大,完全可以和山西的“乔家”,“王家”媲美。这一具有典型北方四合院就是以建筑的精美而闻名于世。它那垂花迎门是宫廷传统结构中的绝学,显示着其豪华高贵。它那三道垂花门的门楼都是精雕细刻,门柱石鼓上的“八骏图”和“丹凤朝阳“由两位巧石匠干了一年,耗银500两。

石家的祖先在朝期间考察了各种各样的宅第,结合了王宫官邸与大户民宅的建筑形式,就地绘制了蓝图,在正式起地基时还从北京高薪请来几十位建筑高手,动用了囤积50年之久的上等砖石木材,耗资白银几十万两,工期达三年之久,修缮将近几十年,终于完成了在民居史上的一次壮举,显示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建筑之科学精巧,智慧之高超绝伦。“尊美堂”有着“津西第一家”;“华北第一宅”的美誉。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民宅。无论从规模还是从设计;无论是精密还是宏大,完全可以和山西的“乔家”,“王家”媲美

这一具有典型北方四合院就是以建筑的精美而闻名于世。它那垂花迎门是宫廷传统结构中的绝学,显示着其豪华高贵。它那三道垂花门的门楼都是精雕细刻,门柱石鼓上的“八骏图”和“丹凤朝阳“由两位巧石匠干了一年,耗银500两。石家的祖先在朝期间考察了各种各样的宅第,结合了王宫官邸与大户民宅的建筑形式,就地绘制了蓝图,在正式起地基时还从北京高薪请来几十位建筑高手,动用了囤积50年之久的上等砖石木材,耗资白银几十万两,工期达三年之久,修缮将近几十年,终于完成了在民居史上的一次壮举,显示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建筑之科学精巧,智慧之高超绝伦。

出门处有一副对联的上联你对下联

[转载]1784【天津国保之14】华北第一宅石家大院注意︰杨柳青是地名

近代史上的石家

石家属于天津八大家,而八大家的形成,与明末清初天津的海运、粮业、盐务的发展具有直接关系。早在元、明两代,天津就成为漕粮北运的枢纽,并由此形成为华北、东北的粮食集散地。到了清代,海运和粮食贩运业都有所发展,天津的经济地位也日显重要。明万历年间,在盐务上实行“纲法”,将宋代以来的商人凭盐引销盐的制度,改为盐商垄断的引岸专卖制度,并准许世袭经营。清初,又将长芦盐运使署从沧州移来天津,从而天津又成为长芦盐纲(芦纲公所)的基地。因此,在天津,海运、粮食及盐务,就成为富商巨贾聚敛财富的主要手段。杨柳青石家,就是靠运输漕粮发家的。

石家之主石元仕,当年努力结交权贵,子女多与天津官绅、豪门结姻,而他自己的夫人,即是两广总督张之洞的族侄女。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石元仕带头出资在家乡办“支应局”,使地方免除许多祸乱,因而得到清政府赏识,先后被李鸿章和慈禧接见,并赏给他一个四品卿衔,一时名重津门,当选为天津议会、董事会委员,从而确立了他集地主、官僚、资本家于一身的社会地位。


[转载]1784【天津国保之14】华北第一宅石家大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