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美术馆收藏油画《父亲》,丑化中国农民形象?差点没通过审核

 zsz6405 2022-05-29 发布于陕西

提起罗中立,可能有些人对这名字不太熟悉,但是估计都看到过一幅著名油画:《父亲》,他的创作者就是现代艺术大师罗中立。

罗中立为创作作《父亲》这大幅布面油画,可谓是殚精竭虑,用心良苦,为显示辛苦半辈子农民脸部沟壑,他经反复尝试,最后在颜料里掺上馒头屑,以体现作品人物皮肤的粗糙感。

文章图片1

但是这幅优秀作品完成后,当时差点没通过审查,差点没能获得参加美展机会。因为《父亲》创作于1980年,那时候守旧派和新兴派,在接受新生事物和固守思想传统方面,分歧还十分明显。

所以,有些“政治感”敏锐的所谓前辈大师,认为这幅油画丑化中国农民的形象,不能参加评奖,因为画上农民满手的脏污,端着破碗剩饭的形象,满脸皱纹嘴唇开裂,实在有伤大雅。

好在绘画艺术协会的领导建议,让罗中立给画面加点东西。罗中立就在这幅画加上一物,才得以让这幅画重生。而加的这个东西,就是一支圆珠笔,以表现中国农民也向往文化。

文章图片2

于是这幅画便成功参与评选,获得第二届“中国青年美术展”一等奖。

当时画家为何要加圆珠笔?因为圆珠笔代表的形象,就是热爱学问和知识。人们就会把这个老人看做是一个:辛苦劳作供孩子学习知识的父亲,这样就有正面积极影响,有些从社会现状角度出发的人,就不会有什么意见了。

《父亲》的艺术形象来于名叫邓开选的普通农民,20世纪70年代农民进城主要是淘粪,把粪作肥料。为了这个肥料,生产队、公社之间经常发生争斗,就是为了这个肥料,那时城里每个厕所都有农民住在里面,农民过年的时候也守在那地方.

农民的那样神态和姿势,引起罗中立震动。他就先画了守粪的农民邓开选的素描,又画了个当巴山老赤卫队员的农民素描,经过艺术的典型的提取,最后才有了现在这幅作品。开始画的名字是“粒粒皆辛苦”,后来改成《我的父亲》,最后去掉了“我的”二字更名为《父亲》。

文章图片3

作者 | 洛阳风雨重阳,红尘繁华,与君共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