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经》里的植物辨识(三十九) 莼菜之美

 载几藏书 2022-05-29 发布于山东

《周颂·泮水》里的“思乐泮水,薄采其茆”之“茆”,从古人至今人都解释为莼菜。

莼菜又称水葵,是睡莲科的一种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茎、叶的形状、大小像荇菜,但叶子长约3.5-6厘米,宽约5-10厘米,成椭矩圆形,基部也没有像荇菜那样的新形开口。花比荇菜小,花被片6枚(萼片3,花瓣3),暗紫色,条形。果实长卵圆形,种子卵形,光滑。令人费解的是,三国后蜀的韩保升主编的《蜀本草》和明朝李时珍编撰的《百草纲目》里,都说莼菜的花黄白色或黄色,而当今的莼菜花都是暗紫色,或是进化之故?或另有别种?

莼菜古来就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三国的陆玑在《毛诗草木疏》中解释“薄采其茆”的“茆”时说:“茆与荇菜相似,叶大如手,赤圆有肥者,著手滑不得停,茎大如匕柄,叶可以生食,又可鬻,滑美。江南人谓之莼菜,或谓之水葵,诸陂泽中皆有。”《世说新语·言语》里有个典故“千里莼羹”:老家吴郡吴县的陆机到家是山西晋阳的王武子那里去,王武子面前放着数斛羊酪,指给陆机看,并说:“你们江东有什么能抵得上这个?”陆机说:“有千里湖的莼菜羹,只是还没有加上盐豉呢!”意思是说,我们江东千里胡的莼菜做的莼羹已能抵得上羊酪,若再加上盐豉,羊酪就无法相比了。陆机的回答,不仅告诉了我们他家乡的莼羹在他的记忆里有多么鲜美,也让我们感觉到了他对家乡浓浓的情愫。明代湖北省公安县人袁宏道,曾任吴县知县,对杭州一带的土特产非常熟悉。他的《湘湖》一文,将莼菜的产地、形状、存储、鲜美等不仅让人长了见识,也让人馋涎欲滴:“萧山樱桃、鸷鸟、莼菜皆知名,而莼尤美。莼采自西湖,浸湘湖一宿然后佳。若浸他湖便无味。浸处亦无多地,方圆仅得数十丈许。其根如荇,其叶微类初出水荷钱,其枝丫如珊瑚,而细又如鹿角菜。其冻如冰,如白胶,附枝叶间,清液泠泠欲滴。其味香粹滑柔,略如鱼髓蟹脂,而清轻远胜。半日而味变,一日而味尽,比之荔枝,尤觉娇脆矣。其品可以宠莲嬖藕,无得当者,惟花中之兰,果中之杨梅,可异类作配耳。···”

历代的诗人们更是多有咏颂,在他们眼里,莼菜已不仅仅是一种美味和乡愁,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是一种精神寄托。如:“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 ”(唐·张志和《渔父·松江蟹舍主人欢》),“犹有鲈鱼莼菜兴,来春或拟往江东”(唐·白居易)《偶吟》);“向来吟橘颂,谁与讨莼羹?(唐·杜甫《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越桂留烹张翰鱼,蜀姜供煮陆机莼”(唐·李商隐《赠郑谠处士》),“若向三吴胜事,不唯千里莼羹”(宋·苏轼《忆江南寄纯如五首·其二》);“店家菰饭香初熟,市担莼丝滑欲流”(宋·陆游《雨中泊舟萧山县驿》);“爱滑卷青绡,香袅冰丝细。山人隽味。” (宋·李彭老摸鱼儿 紫云山房拟赋莼》),“芦叶蓬舟千重,菰菜莼羹一梦。”(宋·方岳《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等等,多不胜举。更有明代文学家李流芳的《煮莼歌》,把莼菜色香味写到了极致:“一朝能作千里莼,顿使吾徒摇食指。琉璃碗盛碧玉光,五味纷错生馨香。出盘四座已惊叹,举箸不敢争先尝。浅斟细嚼意未足,指点杯盘恋余馥。但知脆滑利齿牙,不觉清虚累口腹。血肉腥臊草木苦,此味超然离品目······”

正因为莼菜味道鲜美,又可作菜蔬佐餐充饥,因此历朝历代都被人们重视。《诗经·鲁颂·泮水》,《毛诗序》说是“颂僖公能修泮宫也。”朱熹《诗集传》说是“此饮于泮宫而颂祷之辞也。”泮宫,就是当时所设的学府,泮水就是学宫前形如半月的水池。鲁国的国都曲阜一带现在不产莼菜,所以,“思乐泮水,薄采其茆”,里的莼菜(茆),可能是种植的。北魏末年成书的《齐民要术》里,专有一章《种莼法》:“近坡湖者,可于湖中种之;近流水者,可决水为池种之;以深浅为候;水深则茎肥而叶少;水浅则叶多而茎瘦。莼性易生,一种永得,宜洁净,不耐污;粪秽入池,则死矣。种一斗许,足以供用。”至唐、宋,食莼种莼之风尤甚,从以上引用的诗句也可见一斑。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人们吃腻了大鱼大肉、山珍海味,又把刁钻的嘴巴伸向了绿水青山。精明的商家更是不会放过这一商机,包装、宣传、炒作,于是,清清纯纯的莼菜便有了更高的身价——与茭白笋、鲈鱼一起并称为“江南三大名菜”,西湖莼菜、恩施福宝山莼菜等成了地方的名片;在吃法上更是花样翻新,什么莼菜黄鱼羹、莼菜银鱼羹、鲜莼鲈鱼羹 、纯菜鸡蓉羹、莼菜鲈鱼烩莼菜鸡丝汤三丝莼菜汤、冰糖莼菜粥·····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吃不到。随之而来的是一个新的产业,农民们开始大片的种植,并且开始了深加工,把过去只能在产地才能尝到的美味送到了大江南北。

莼菜还有药用功效。中医认为,本品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之功,适用于高血压、痈疽疔疮、丹毒、急性黄疸型肝炎等。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莼菜的胶质里含有莼菜多糖”,是一种较好的免疫促进剂,有某些抗癌作用因此尤其适于食管癌、胃癌等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食用。但古代医学家早就指出,多食损人胃及齿、关节,令人颜色恶,损毛发嗜睡等。

近些年,由于过量的采摘,野生和半野生状态的莼菜已经很少,人工种植品种也因未及时提纯培育,种性退化已经比较严重,质量和产量都在下降。杭州等地方政府已经开始了莼菜的保护培育工作,并与2011年列入中国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