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访桓台齐桓公戏马台,据传为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所建

 闲云行影 2022-05-29 发布于山东




在桓台县新城镇城西村,有一处看似平常的土台子,但是来历却不一般,这就是距今有2600多年历史的古迹-齐桓公戏马台,而且这地方也是桓台县的名字的由来。


这戏马台的台基被一圈仿古城墙包围着,看起来还是十分高大的。桓台县早先时属古齐国,后来分别属高苑县、临淄县和长山县,南宋理宗绍定元年(1228年)建制,称为新城县,民国初因多地重名改为耏水县,1914年因境内有齐桓公戏马台而改名为桓台县。
在路边仿古城墙前有一文保责任牌,这级别被改为省级文保单位了,不知道是不是升级了,从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是市级文保单位。(据2022年1月14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水下文物保护区(鲁政字[2022]18号)桓台县戏马台遗址(编号6-004-1-004)升级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文保责任牌旁有一大门,门锁紧闭,不过这门垛和标语来看这门挺有年代感了。在右侧这个门垛上还有字“桓台县**厂”下边还有字但是看不清了,看来这儿曾经做过工厂。
正好遇到有人来开门了,跟随着来到院内看看里面是什么样。这里边是杂草丛生啊,上边还有些破房子。缓缓爬上土坡就会看到一个文保碑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齐桓公戏马台遗址”,这是2006年立的。这上边就是戏马台遗址了,不过现状来看,只有这遗址了,上边是荆棘密布、荒草丛生。数间岌岌可危的房子有的作为仓库,有些看起来像是办公室。

刚才进来的两个人拉着一车东西要走了,生怕被锁在了里面,就一块出来到外边围着外墙转一转看看还有什么发现。挨着村委的一边看得更清楚些,能看到断面。从现场能清楚地看到台基南部较为平缓,而北部直分陡峭。据资料记载现在的戏马台的台基最高处离地面约有9米、南北104米,东西135米,占地面积14000多平方米。而在明、清时期,台基比现在高大一倍还多,后来因为周边村民经常取土就给削掉了大半。



根据当地流传的说法,这新城在春秋时是齐国的苑囿,齐王游猎,驯养战马的地方,这个戏马台遗址是齐桓公在此阅马时所筑。查阅一些资料说是齐桓、景公时所筑,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从史书上可以知道齐桓公是前685年至前643年,而齐景公则是前547年-前490年,从时间上看两人相差至少有100来年,而且中间隔着有九位君主,把这两人放在一起就有点牵强。当然了,这两人确实都是养过许多马,据说在这高台之上原建有桓景庙,来祭祀齐桓公和齐景公。也许桓景所筑的说法是从此而来的。这儿虽说是春秋时期齐桓公建的戏马台,但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考古人员在这台址上却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文物积存。咱在这儿还是借地言事,不辨真伪。


这齐桓公自夺得君位后,任用管仲为相,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位。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强大的军事力量。而那个时候衡量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主要就是看战马和战车的数量,养马成为国家发展军事力量的重要组成。齐桓公号称“从车千乘”,这一乘是什么概念呢?四匹马拉的车称为一乘,那么齐桓公至少得有四千匹战马,这还只是处于青壮年有战斗力的战马,那么再加上那些没有形成战斗力的老幼病残,那马匹的数量少则五六千,多则上万了就。
要养这么多马匹,就得有充足的粮草,那就得有肥沃土地和丰沛的水源。而桓台这地方满足一切条件,自古这儿就是鱼米之乡,建国后江北第一个吨粮县就是桓台县。

齐桓公时国力强胜,人民富裕,又好治宫室、狗马、苑囿,为游玩之乐。这儿是齐国的后花园、皇家游乐场,在此建个高台,没事的时候来这儿看看马、驯驯马也不是没可能啊。
根据新城县旧志等文献记载,在此北边还有古饮马池和牧马场。不过现在都没有痕迹了。而且桓台北部的马踏湖据说就是当年齐桓公集结兵马、会盟诸侯时,因为所集结的战马太多,马踏而成的。

这戏马台自置新城县以来,因为地势最高,能够俯瞰全城,所以就在上边建了县衙,也就成了“县治所”所在地。当然了也有假借齐桓公的霸气之意。清初新城知县雷聪在《桓台》一诗中曾云:“桓台古霸迹,戏马绕雄风。苑囿今为邑,台址犹高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