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狄仁杰仅存诗一首,道出做人哲学,武则天阅后为何对其称赞有加?

 我的学校西亚斯 2022-05-29 发布于北京

狄仁杰一生中两度拜相,比武周时期的任何一个宰相都更深得武则天的信任。武则天在位期间,始终对狄仁杰另眼相看,并称狄仁杰为“国老”。其实,狄仁杰不仅仕途得意,本人也很有文采。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

唐朝的皇帝喜欢举行各种吟诗活动,一般都是皇帝先作诗,大臣按照皇帝的主题作次韵。还有的是皇帝出第一句,大臣们接后面的诗句,君臣一起完成一首诗。武则天在位的时候,也经常和大臣们诗赋相合,饮酒取乐。公元前,武则天和大臣们一起登嵩山,见到祖国大好河山后诗兴大发,写下《游石淙诗》,诗中表现对嵩山美景的喜爱,以及与大臣们一起出游的畅快心情。

出游回宫的路上,侍驾的狄仁杰也写了一首《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来附和武则天,这也是狄仁杰唯一一首流传下来的诗。

宸晖降望金舆转,仙路峥嵘碧涧幽。羽仗遥临鸾鹤驾,帷宫直坐凤麟洲。

飞泉洒液恒疑雨,密树含凉镇似秋。老臣预陪悬圃宴,馀年方共赤松游。

这首诗的大体意思是,皇帝乘坐车辇来到这里,和大臣一起行走在青山碧水之间,好像神仙下凡;随从的禁卫军紧随其后,皇帝稳坐的帷宫像是西海的金麟殿。嵩山瀑布飞溅,让秋天变得更外凉爽,老臣愿意陪同皇帝一起登上昆仑之巅的御楼台。但是可惜的是,我已经老了,晚年只想在松枝之间颐享天年,皇帝想要达成的丰功伟绩,还是让年轻人来辅佐吧。

这首诗辞藻华丽,不仅赞颂了武则天的气派非凡、功德盖世,还谦卑地表明自己愿意追随武则天成就大业,也愿意将机会留给有才干的年轻人的想法。既表明忠心,又表明自己清楚目前的权势富贵都是武则天给予的,如果武则天需要,狄仁杰愿意将位置留给更年轻的人,自己绝对不会出现功高震主的行为和想法。武则天看后也是十分满意,觉得狄仁杰不仅有才干,且聪明识时务。

写下这首诗的九个月后,狄仁杰因病逝世,身为臣子,他生前让百姓自发立碑、斋戒祈福,死后让武则天悲泣痛哭,时常追思,由此可见,狄仁杰的人格魅力非一般人可比。狄仁杰仅存的一首诗,也表明了狄仁杰识时务、知进退的做人哲学。

图片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