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孟頫酒后作一大字行书,挥毫潇洒,意气风发,犹如羲之再世

 guohfy2012 2022-05-29 发布于北京



当今书法界有这样一句论断,非说中国书法“衰于赵、董,坏于馆阁”,对“坏于馆阁”一句我持中立态度,但要说“衰于赵、董”那我真是不禁要为两位大呼冤枉。
赵、董指的是赵子昂、董其昌两位书法名家,可巧的是,董其昌年轻的时候也曾批判过赵子昂的书法,说他是“熟而深俗”。
那时候的董其昌一定想不到几百年后,一个“俗”字也照样落到了自己的头上。
但这怨不得前人,画家齐白石老先生有句话说得非常在理,他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学习书法也是一样的道理,前人的书法只是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范本,至于学成什么样,那完全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再者说,虽然赵、董两位之中,董其昌先生确实是因为想要在科举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才苦练书法。
但赵子昂可不是,凭借皇室子弟的身份,赵子昂年少时日子过得风生水起,他对学习书法,更多的是发自内心的热爱。
只是造化弄人,赵子昂25岁那年,逃过了靖康之耻的南宋朝廷,难敌金人铁骑,终究还是垮台了。
而拥有皇室身份的赵子昂,就成为了元朝统治者招安天下汉族文人百姓的一枚棋子,自此他成为被人们口诛笔伐的“二臣”。
在这样压抑的环境之下,赵子昂变得谨小慎微,就连他的书法都是谨守法度,不似宋元尚意,更类唐人尚法,但凡事总有例外,比如这幅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之中,赵子昂平生唯一一幅酒后作品《二赞二图诗卷》。
或许是因为半醉半醒的赵子昂终于放下了心中沉重的包袱,轻松上阵。
又或许是酒入愁肠愁更愁。总之乘着酒兴,赵子昂创作了这幅罕见的行书大字作品《二赞二图诗卷》,
即兴所书往往已是佳作,何况有酒祝之,这幅《二赞二图诗卷》一改其流美稳便的往日风貌,挥毫潇洒,更具米芾书法的沉着痛快之感。
这种神奇的相似,源自于赵子昂与米芾都曾潜心研究魏晋书法,虽风格不同,但根脉相承。
这篇《二赞二图诗卷》深得“二王”笔法,笔势劲敛,运笔从容,流畅婉转。
更是有人把赵子昂比喻成“王羲之再世”,宋元书法家中能够超越唐代而直接魏晋的,就只有他一个人。
这篇《二赞二图诗卷》所用书写材料很是特殊,能够很好得展现出墨色的浓淡变化,这就使得书写过程中的起承转折无所遁形,分毫毕现,更加清晰地展现了赵子昂的绝妙笔法。
而今,我们将这幅罕见的赵子昂行书大字作品《二赞二图诗卷》的原作,进行了超高清的1:1博物馆级别的扫描复刻,复原出跟原作毫无二致的作品,以便于大家学习学习、临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