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丨今天,我从远方归来

 昵称45109175 2022-05-30 发布于浙江


很多时候,我们要的太多,根本停不下需索的脚步。而貌似平凡琐碎的日子,也很容易让人失去警惕与恩慈心。“简”从字面上来看,就是草木与阳光,它们隔门相望。我愿意这样想象~一间不大的陋室,室内清洁,有野花的芬芳。室外,温和的阳光下一派葳蕤景象。雨溅池塘,花草相依,鸟儿的影子和声音在时光里重叠,一只小猫安静地趴在脚下,一团光影,几缕清芬,一串幽幽的思念挂在门扉前,被熏风送远……就是这样,与自然为伍,抛却一些世俗之念。是为简。
       
喜欢置身于茂密的树荫下抬头凝望,枝叶密密层层,仿佛铺开的绿色大网,间隙中露出若干形状的天空,阳光细细碎碎地射下来,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影块,那么抽象和具体,就像置身于原始森林中,感觉奢侈而富有。周围的鸟鸣此起彼伏,音乐般跳跃在耳畔,尤其上午阳光最热烈的时候,也是鸟儿们最兴奋欢悦之际,稠密的歌声真像一场音乐盛典。我只是路过,片刻的工夫,也被深深的感染。阳光、树影、鸟声……画面宁静入骨,鸟鸣越欢,意境更幽,几棵参天大树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清凉,还有享不尽雍容的环境和清幽的意境,树叶每天都在默默织就着锦绣天堂。
   

   
尤其午后,人们休息,周边更是宁静。我经常此时午睡,不知睡到几何,又在慢慢悠悠,恍恍惚惚中醒来。睁开眼睛的刹那,只感觉周围静得发光,一个人浮游在空气中,我和周围的一切那么亲密,又彼此保持着距离,不能说话,也不想说话,觉得打破这神圣的宁静是罪过,只有保持并一直下去。就这样,一个人度过几个小时甚至更久。人久了不说话,就愈发的不愿说话,耳边人语几乎都成了聒噪之音,越是安静越能听见天籁的歌唱。比如你能听见鸟儿在第几棵树上欢叫,穿过空气鱼跃而来的声音,仿佛不甘寂寞的闯入,有惊喜有愉悦。比如风从耳边拂过的声音,仿佛一丝挑逗和撩拨,你可以真切的听见风的呼吸,风滑过颈项的细微之感,那么熟悉和孤单……
       
每一天都是朴素和安静的。听风过耳,闻鸟鸣飞溅,白云初晴,幽花绿荫,相逐眠琴。落秋无言,人淡如菊。希望能把自己过成古人的模样,能有古人的心境和意味,将那些哀愁、悲欢、枯荣、火焰、沸腾,都化成静默的力量,像王维一样,天地皆空,人自清明。我也希望是一个人,与天地同行,与风月呼吸,看老树,执旧书,照几张正在老去的相片,一个人灰白,老僧入定。这些看似没有意义的事在我看来最有意义,我心动我知道。尘世的光阴,就这样,忽然很近又很远……
     

 
就仿佛远方。远方是让人憧憬的词。当我们在现实的沼泽中疲惫地抬起头,首先眺望的就是远方。远方是一个未知数,有无限可能。所有实现不了的,所有对生活的寄予都在远方。
        
人活着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清醒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能感受和体会世间万物。人的脑子就是一个宇宙,无穷尽,无极远。它让我们幸福也烦恼。没有人知道脑子里的构建,而远方就是我们构建的一个蓝图,一种意识。远方是我们理想中的乌托邦。当它成为一种思念和寄托的时候,生活就有了些许色彩和热度。所以,我对远方的需求可能比别人更热切些。远方可以随时成为生命中的一次意外,那是盛世的倒影,是需索已久的谜底。想起一个词语~灵魂摆渡。真喜欢。也算一个句子吧,它已经很完整地表达了其意。灵魂是什么?灵魂是一个哲学命题。我们希望自己有灵魂,希望百年之后能够以另一种方式存在。所以,灵魂就显得无比重要起来。可是灵魂缥缈,我们谁也看不见它。“摆”字更增加了它的不确定性。而“渡”是宿命的过程,也是试探和寻找。希望千山万水之后可以抵达光明。
       

其实,灵魂摆渡,是渡,也是度。渡是过程,度是升华。我们的肉身不但在寻找,灵魂也同样马不停蹄。都是在追索远方,都是在寻找光明。都是一种无为而为。可不知从何时开始,远方变成了一个简单的名词。我咀嚼多遍之后,骨头不再像以前那样发热。我开始爱上眼前的生活。虽然它那么闭塞。我就像一只肤浅的井底之蛙,却每天都在幸福地仰望天空并赞不绝口。我希图把所有美好的词语都献给我此时的生活,献给我的一角天空,献给我自以为是的鼠目寸光。如果说远方是理想,那么眼前的生活就是琐碎和日常。如果把心收一收,把眼光从远处移回来,你会发现近处也有远方的风景。近处也可以是一处小桃源,我们踩着春风上路,在秋风中温习。我们沧桑也稚嫩。今天,我从远方归来,在孤独中弥散,在虚空中沉寂。在初夏的清晨我再次许愿,秋天再发一颗新芽。
       
此刻,我爱上了从四面八方归来的自己。

在本平台发布的作品,在腾讯【企鹅号】【喜马拉雅】【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前往关注并收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