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热爱学习

 百变鸿儒 2022-05-30 发布于黑龙江

四书之一《中庸》开篇第一句话:“天命谓之性,率性之谓道,修道谓之教。”什么意思呢?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就是“教”。孔子说自己五十岁知天命,孔子的天命是教化生民,做万世师表;孙武的天命是写出《孙子兵法》;司马迁的天命是修撰“史家之绝唱”;李时珍的天命是编列《本草纲目》;鲁迅的天命是唤醒迷途的国民。人在完成使命时需要各种条件,学习是这些条件中惟其重要的条件。

学习是我们实现理想的基石。

人非生而知之,人是学而知之。从最基础的认识一个字开始,到博览群书;从简单数字加减开始,到摘取数学科技桂冠;从熟悉一个音符开始,到演奏出令人陶醉的乐曲。人的每个成长都是以学习为支撑,一步步走向成熟。

人要热爱学习

一、热爱学习就要体味学习的快乐

《论语》:“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有一种本能,就是回避痛苦,趋向快乐。但是有的时候,痛苦和快乐又是分不开的,我们要想感受快乐,有时需要吃点苦。有人认为学习枯燥无味,但是那些热爱学习的人总能找到学习的快乐。认真地把字写好,看着字体美观,带给我们审美的愉悦;老师和同学夸奖我们字写得工整规范,我们心里美滋滋的。通过自己的思考,做会了一道题,并把这道题分享给同学们,感受到取得小成绩的快乐,和帮助别人的快乐。当我们自己写了一篇感情真挚的演讲稿,并在升旗仪式上赢得老师、同学们的认可和赞赏,那时真切的快乐又多了些自豪。我们记下很多很多诗文,通晓天文地理很多知识,同学们投来佩服的目光,这种真切的快乐,一直砥砺着我们前进。学习开阔人的眼界,学习可增强人的锐气,让你体味到强者的自信。

孙中山(1866-1925)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开拓者,他从日本留学回来,途径武昌总督署,想拜见时任湖广总督张之洞(1837-1909),他们年龄相差29岁,而孙中山当初不过一介书生。他向门官递上拜帖,上书“学者孙文求见之洞兄”。张之洞见之不悦,问门官来者何等样人?门官回答:是一介儒生。张之洞令人拿来纸笔,在拜帖上写了一行字,叫门官传给求见者。

孙中山一看,纸上写道:“吃三字帖,见一品官,儒生安敢称兄弟?”孙中山微微一笑,提笔写下一行字叫门官呈上。张之洞见纸上写道:“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他不由暗自惊讶来者的气度和才学,急令门官大开中门,把这位风华正茂的年轻儒生迎接进府,并亲自为孙中山敬茶。年龄虽然相差很大,丝毫不影响两人交流,二人从读书谈到人生,又谈到“西学为用”,洋务运动,富国强民。通过谈话,张之洞发现孙中山有胆有识,绝非等闲之辈。试想孙中山如果不是热爱学习之人,他又怎能得到一品大员张之洞的敬重呢?

二、热爱学习就要趁早开始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凡事开始早、计划早往往就能赢得先机。知识的海洋是没有尽头的,但是人的生命却是有期限的,在这有限的生命里,越早开启对学习的热爱模式则越好,如此我们才能更多地学到知识,更好地利用知识。

在生物学领域里有个名词叫生长关键期。是由奥地利生态学家康罗德.洛伦兹提出的,洛伦兹在观察新孵出的雏鸟,如鸡和鹅,会在出生后的很短时间内学会追逐自己的同类或非同类物种,之后他们将无法再学习这种行为或印刻自己的母亲。农业科学家们也总结出农作物的生长关键期。如玉米的生长关键期分为:苗期、大喇叭口期、抽穗开花期、籽粒形成期。在籽粒形成期,如果这时候田间水分不足,养分跟不上,就会影响灌浆速度,就有可能造成不结粒的情况出现。

人格发展心理学讲童年期(6-12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这个时期如果开始努力学习,并且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充实与快乐,人就会很好地突破自卑感,而获得能力的品质。

少年是人成长的关键期,这个时期不但要注意身体成长,更要注重精神的成长。要开始勤奋学习,这样就会把知识和智慧的养料源源不断地注入人的精神世界。“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刘向)倘若错过这个成长的关键期,人的精神世界就可能会匮乏,更可怕地是很难融入这个社会。

1920年一个名叫辛克莱的牧师,在印度加尔各答附近发现两个狼孩。这两个和狼生活在深山老林自然环境的女孩,大的七八岁,小的约两岁。辛克莱把他们救回送到孤儿院抚养,并给大女孩取名卡玛拉,给小女孩取名阿玛拉。阿玛拉入院后,第二年死去。卡玛拉习惯用四肢行走,喜欢夜间潜行,像狼一样嚎叫,喜欢吃生肉,怕火、怕水、不让洗澡、不让穿衣。辛克莱想把大女孩卡玛拉改造成正常人,卡玛拉进步是异常缓慢:2年后,卡玛拉学会站立,6年后学会独立行走;8岁时只具有相当6个月婴儿的智力;4年后学会了6个单词;7年后学会45个单词,17岁时,卡玛拉死去,当时她的智力发展水平仅相当于正常的三四岁儿童。

同学们,错过生长关键期是多么可怕,蹉跎了少年这个最好的学习的时光,简直就是犯罪啊!人生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任务,你能想象一个大龄青年坐在教室里同中小学生一起学习知识的情境吗?那个年龄是在为社会生产建设贡献力量的年龄了!

三、热爱学习就要积极主动

宋代理学家朱熹写过两首《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用生动形象来比喻,池塘因为有源头活水,就显得清澈有灵性。比喻要不断读书学习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

《观书有感》: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江中自在行。告诉我们如果水浅或者在陆地上,艨艟巨舰移动起来,相当费力。如果水涨了,变深,艨艟巨舰移动起来就轻盈自在了。而水涨起来加深变宽的过程,就是人读书学习的过程。

我们都知道学习对于人的重要性,我们应当把学习当作像呼吸、喝水、吃饭、睡觉那样必须的习惯,积极主动去做。也许很多同学不是这么想的,看看放了假就疯淘的同学,看看考入大学就不学无术的同学,还是有一定数量存在的。主要是因为,在这些同学在中没有树立主动学习的观念,一直都是被别人逼迫着在学习,这种强迫式的学习,压抑了人热爱学习的天性,让人对学习反感。强按牛头喝水,牛真的不想喝。但是牛到底要不要喝水呢?它活着当然要喝水了,生命对于水的渴望从来就没有停歇过。之所欲选择不喝,就是违逆了牛的主观能动性,这个时刻它不想喝而已,并不代表它永远不喝。所以,同学们,我们不用别人强迫学习,我们就要发自内心地热爱学习。只要我们发自内心地热爱学习,我们就能拿出刻苦勤奋的主动状态,毕竟学习对我们好,是我们自己的事情。对于学习这件事,我们要主动,不让老师、家长督促,我们要拿出刻苦、勤奋的学习状态积极主动去学习,争取让他们在旁边说:哎呀,快点歇会吧,保护好你的眼睛要紧;哎呀,快点睡吧,明天还要上学呢。当我们主动、忘我地去学习的时候,你发现这个世界都变了。身边的人都变得体贴、关心你了。因为那头倔脾气的小牛也变了,变成了高产的奶牛,变成了肉质金贵的和牛。这有价值的牛啊,是真的“牛”!

四、热爱学习就要学出样子

毛泽东童年的时候曾学过私塾,1907-1908年毛泽东辍学在家,一边务农,一边读书自学。他认识一个私塾老师李漱清,此人博学多才,思想开明,是一位充满爱国热情的进步知识分子。毛泽东经常到他家借书请教。两人海阔天空地畅谈,李漱清也非常热情地向他灌输维新思想,向他推荐新书。一次,李漱清向他推荐了一本叫做《论中国有被列强瓜分的危险》的书,毛泽东读后受到极大震撼,强烈的爱国、救国情怀充溢着少年毛泽东的心。几十年后毛泽东谈论这次读书体会的时候说:他还记得这本册子的开头第一句“呜呼!中国其将亡矣”小册子叙述了日本占领台湾的经过,认清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正是这种强烈的爱国热情激励着毛泽东16岁的时候,写了一首诗给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死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毛泽东在诗中表达要从学习中找到出路的想法和决心,从此毛泽东的学习有了方向。

“志”这个字,《新华字典》解释为:要有所作为的决心。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强调: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学习让我们掌握很多知识,拥有超强的能力。如果没有做事的想法和决心,这些知识能力就如同飘在空中的蒲公英一样,只有心中有了做事的想法和决心时,蒲公英的种子才真正地落在土壤里生根、发芽。

学出样子,就是要立下志向,让学习的知识和能力,为理想志向服务。一个人来到世上总要做点事情,我们要努力学习知识,努力提升能力,尽可能为社会多做贡献,对社会、国家贡献越大,我们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就越强烈。《左传》讲人生三项不朽的事业:“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通俗地解释就是修养完美的道德品行,建立伟大的功勋业绩,确立独到的思想言论。同学们,我们不要只满足于眼前的课本知识学习,井底之蛙是不会有什么想法和作为的。我们要多了解社会,多关注人类命运发展,多了解科技、文化、艺术,将生命的触角尽可能地往外伸展,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不临巨谷不知地之厚。当你了解更多,学习更多的时候,你学习、认知的潜力,也被同时开发了出来。因为你了解广泛而深入,你会发现你感兴趣的领域,在那个领域里你能感受到生命的激情与畅快,而那时就是你确立伟大理想的时候了,当你的生命在为理想而奋斗的时候,你会感觉到生命的充实与精彩。从那一刻开始,你的学习有了归宿,而你学习起来开始有了动力。要尽快找到这个闪亮的时刻,这个闪亮的时刻,就是你明了自己天命的时刻,当你的内心有了正确的生命确认呢,你的生命的轨迹将由此而改变,自此开始迈向通往成功的康庄大道。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荀子)。我们热爱学习吧!我们要成长;我们热爱学习吧!我们要强大;我们热爱学习吧!我们要成就自己的价值。让我们的生命时刻与学习相伴,把生命的历程,变成不断学习,不断创造的过程,活到老,学到老,成就到老。

中国少年们,你们承载着伟大的中国梦,中国的崛起,要靠你们的拼搏,从现在开始,请对学习开启“热爱”模式,在未来的舞台,演绎精彩!

20220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