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辽阔起伏的大小金川

 贫娇堂行道 2022-05-30 发布于北京
图片


川西北,中国自然风光最美之地;小金县,中国最美县域榜单之列。2021年11月,我走了一趟大小金川。金川县叫大金川,小金县叫小金川。地处大渡河上游,因两条水域有金沙而得名。大小金川因清朝乾隆时“大小金川之役”而闻名遐迩。 

晚秋时节,从成都驾车驶向川西高原。一路成都、映秀、四姑娘山及至小金县。由于10公里长的巴郞山隧道开通,不用担心盘旋而上的高反。车行三个多小时即可到达。我两次入藏都有严重高反,这次坚决不入藏,尽量沿河谷走。  

小金县很美,激荡的小金川河水切割出一座台地,台城脚下环绕着咆哮的水流,似奔腾的千军万马。峡谷的突兀处就是小金县。整个县城造型,颇有新疆交河故城市的原始韵致。中外闻名的四姑娘山就在境内。进入官寨村,迎面看到保存完好的沃日土司经楼和碉楼。村内的龙灯碉楼残垣断壁,荒凉沧桑。这里是当年乾隆平定大小金川的古战场遗址。 

眼前是人间天堂的风光,回首却是腥风血雨的战场。瞻前顾后,清风明月兼铁马冰河。

图片



清朝平定大小金川之战共打了两次。是一场不得不打却又有些莫名其妙的战争。在乾隆“十全武功”中名列第二的此役,真的很鸡肋,令乾隆很头痛。此役一定程度上说,使清朝由盛转衰。乾隆难辞其咎。

简单介绍一下。川西一隅,弹丸之地,人口数万,此役耗时五年。清廷投入了近60万兵力、7000万银两,代价远远超过乾隆的任何一次武功。那乾隆为什么要打一仗呢? 

来看看大小金川的地理位置。今天的大小金川原为一个县域,后来因为历代王朝推行“羁縻政策”(羁,马络头;縻,牛靷。)将其分而治之。如同“飞地”一样,是为了防止少数民族部落势力坐大。这种政策的具体形态就是土司制度,具体部门叫安抚司或宣慰司。我在云南孟连县,就看见过一座规整的宣慰司建筑,军政合一,相当于今天的地方党委。                                                               
大小金川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这是成都平原进入川西高原的咽喉,也是西藏、回部通往汉区的要道。占据此处,可以远扼藏、青、甘,近控成都平原。                                             

明清更迭之际,金川部落脱离明朝,形成割据之势。不久,受招附清,接受了清廷的封授、印信及号纸(记载土司袭位者职衔、世系、承袭年月的书状)。同时,让大小金川互不统属,成为各自独立的土司。

土司制度是一种特殊的统治方式,主要针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部落首领承认中央政府,中央政府授予首领爵位及职务,然后一切权力掌握在首领手中。其实就是一个“土皇帝”。 

图片



清朝强力推行“改土归流”,废除土司制,建立州县制。用流官代替“土皇帝”。“改土归流”在云南、贵州运作皆见成效,唯独四川波澜不兴。这让朝廷已很不满。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巴蛮蜀秀,这明秀之地自古难弄呀!

当时,大金川土司莎罗奔仗势欺人,甚至利用婚姻之计抢夺小金川土司泽旺的印信。未几,又觑觎明正土司(今康定)。这中间杀害了一些清军官兵。乾隆震怒,决定用兵平定金川。

1747年,乾隆派川陕总督张广泗和庆复讨伐。后又遣心腹讷亲到四川督军。讷亲自恃钦差大臣,胡乱指挥。清军久攻金川不胜。张广泗惨遭乾隆处死。后又派傅恒、岳钟琪出阵。傅恒采纳了岳钟琪献上的计谋,对大金川犁庭扫穴。1749年,莎罗奔请降,大金川事件暂告平息。

初战小胜,但大小金川之间仍冲突不断,有死灰复燃之势。1766年,第二次战役开始。清廷派遣四川总督阿尔泰联合九家土司部落会攻大金川。小金川土司僧格桑(泽旺之子)却与大金川土司索诺木(莎罗奔侄孙)公然联合抗清。

1771年,清军遭受败绩,清廷将阿尔泰革职(不是处死)。派温福入川掌帅印,大举进兵。可叹温福无福,他指挥无方。因求胜心切,他孤军深入,侧翼后援不但没有借重跟进,新编的降军更是反戈一击,陷温福于死地。温福死了,又遣东征西讨皆获胜绩的重臣阿桂为将军,各地增兵围剿,终于拿下大小金川。 

 两次用兵,终于平定了大小金川之乱。乾隆长吁郁闷,但王朝已伤筋动骨。个人一时的舒展,换来清廷转身日渐远逝的背影。 

图片



聊几句清末名臣赵尔丰。曾任川滇边务大臣的赵尔丰,在川边西藏进行“改土归流”,经过数年战争,废除了明正、德格等地土司和昌都、察雅等地活佛。成为驻藏大臣后,为西藏人民做了许多有益的事情。赵尔丰历史评价很有争议,因巴塘平叛和镇压保路运动,他有“赵屠夫”之称,但他“改土归流”的功绩无疑不容抹杀。

清朝两次用兵,损耗巨大。反观清廷的蒙藏政策,非常了得。怀柔之下,金戈铁马化为一家亲。一个承德避暑山庄,一座外八庙,婚姻之链,狩猎之戏,木兰围场销蚀了塞外呼啸牧骑的不羁狂野之心。蒙藏比羌彝不知强大多少倍,收服代价却呈天地反差。毕竟蒙藏文明大大高于羌彝,同时也说明乾隆智慧不如他的前辈。

从怀柔之策到恩威并施,最后以威为主,强力弹压。对象不同,手段不同,代价自然不同。一切为了边疆的稳定。再将视野扩大。在这之前,1731年时,清廷也曾对瞻对(今四川新龙县)部落用兵平乱。瞻对人比康巴人更加强悍,但“番性反复”,兵来如民,兵去为贼。

乾隆也先后两次用兵,派后来第一次主导平定大金川的庆复挂印出征。当地首领率众转移,同时放火烧毁自己的寨子,造成全体官兵被烧死的假象。谁料,庆复为了早日班师回朝,谎报“贼番尽行烧毁,鸡犬无存”。瞻对之役在论功行赏中草草收场,留下无穷后患:清朝的形象在广大西藏崩溃,认为清军能力不过如此。无疑,这也助长了大金川土司野心膨胀。

清朝在政策上无大错,“边疆一日不靖,内陆一日不安”。操作上“以番治番”之术,也十分先进。但在这几次平定战役时,却犯了几处大忌:一是故意造成满汉将相不和,二是皇帝掌握最高指挥权不放。这直接后果就是兵众力弱,鞭长莫及。加上川西高原碉楼林立,易守难攻。平定的成本相当高昂。

这里是嘉绒西藏。以前称呼嘉绒人或嘉绒族。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民族识别中,将其归入藏族。嘉绒意为女王的山河。难怪这里如此秀美且又俊朗,山川悦目赏心洗涤灵魂。 

图片



这里美景锦绣成片,珠联璧合。连地名也很美。比如丹巴,比如八美,比如道浮,比如炉霍。几年以来,我都有幸先后走过,惊喜“印我青鞋第一痕”。   

在西藏有一种红色小花,名字叫做“张大人”。我十年前在西藏,当地领导向我指认了这位“张大人”。我诧异道,这不就如同当年左宗棠进军新疆的“左公柳”翻版吗?想想又不对,“左公柳”仅是客观的写实,而“张大人”却是一种感情的升华。这是藏民为了纪念最后一位清朝驻藏帮办大臣张荫棠而命名的花朵。他推行的西藏新政,受到了底层藏民的欢迎。他对西藏领土完整立下了大功。

这里有羌笛远声,明月初度。关山尽辽阔,杨柳曳春风。大小金川,起伏神奇。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请顺手转发、点个“在看”吧~

作者简介

图片

俞果 ,曾在《文汇报》等多家报刊担任记者编辑。     

1987年10月12日《瞭望》周刊发表新华社记者的专访《特殊人才学的创立者俞果》。 
1991年3月,俞果专著《特殊人才学论》由上海学林出版社出版。 
1993年5月,俞果编著的教科书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 
1998年6月,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东方之子”频道播出俞果的专题片《采访》。  
2021年3月,俞果的散文集《流年岁影》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