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与《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介绍

 小纯学长 2022-05-30 发布于河南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专业概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保证室内长期保持着一个最舒适最清新的气流环境,这就需要对室内进行空气调节设计,于是通过采用一系列建筑设备为建筑营造一个最佳的室内环境,同时对建筑设备的运行调节进行自动控制,节能控制。这就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学习和工作的重点任务。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主要培养能够从事以下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1)能从事建筑物采暖、空调、通风除尘、空气净化和燃气应用等系统与设备以及相关的城市供热、供燃气系统与设备的设计、安装调试与运行工作。(2)能够以工程技术为依托,以建筑智能化系统为平台,对工业建筑及大型现代化楼宇中环境系统和供能设施的设计、安装、估价、调试、运行、维护,技术经济分析和管理。(3)能适应低碳经济建设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具备建筑节能设计、建造、运行管理的基本理论与专业技能,知识面宽,具有向土建类相关领域拓展渗透的能力,适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能力强、有创新意识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高级技术人才。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培养的本科毕业生应具备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及专业技术能力,是可以在设计研究院、工程建设公司、设备制造企业、运营公司等单位从事采暖、通风、空调、净化、冷热源、供热、燃气等方面的规划设计、研发制造、施工安装、运行管理及系统保障等技术或管理岗位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应用人才。

深造方向:

可报考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热能工程等学科的硕士研究生以及出国深造。

实习培训:

包括金工实习、认识实习及生产实习、有关专业基础课的实验(安排在大一,大二期间进行)。 相关的专业课程设计包括:计算机辅助制图技能训练、空调调节课程设计、供热工程课程设计、制冷机房(冷冻站)课程设计、锅炉房课程设计、冷热源课程设计等,课程设计从一般从大三上学期开始至大四上学期结束,大四下学期开学至六月初为毕业设计阶段,毕业设计一般为三个月时间,毕业设计方向有空调设计方向、供热设计方向、锅炉房设计方向、冷库设计方向及与专业相关的研究性课题等。

专业简称: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简称“建环”。

主修课程:

建筑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建筑环境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学、热质交换理论与设备、流体输配管网、建筑环境测量、冷热源、暖通空调、系统自动化、燃气输配、电工学、建筑给排水、建筑电气、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施工组织与管理等。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能够在建筑设计研究和规划管理部门、工程建设公司、设备制造企业、运营公司等单位从事供热、通风、空调、冷热源、净化、燃气等方面的规划设计、研发制造、施工安装、运行管理及系统保障等技术和管理工作。本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宽,就业前景好。每年有近30%的毕业生被免试推荐或考取硕士研究生。本专业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

专业学科奖项: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有两个最重要的全国性大学生专业学科奖项:人环奖、CAR-ASHRAE学生设计竞赛。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专业介绍

   根据国务院2005年初审议通过的《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我国将在2030年以前建成8.5万公里国家高速公路网,总投资达2万亿元。针对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快速发展和庞大公路路网管理及地下轨道交通建设和工程安全形势的实际需要,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以土木工程基本知识为基础,以道路、桥梁、地下工程(隧道、地铁、地下厂房等地下建筑物)和工程安全为专业知识背景,结合计算机和实践教学等基本技能训练,培养道路桥梁与地下工程的建造师和高级管理工程师。专业代码:081006T,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方向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下设道路工程和桥梁工程两个培养方向,分属道路工程系和桥梁工程系管理。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力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道路工程及桥梁工程领域内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以及相当的人文社会科学、法律法规、经济管理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并了解国内外最新专业理论与技术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道路与桥梁工程领域内具有扎实的基础和专业知识、良好的动手能力,并了解国内外最新专业理论与技术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能在相应的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管理、科研与教学等工作。

   本专业学生应具有扎实的数学、力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并具有良好的动手能力,还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法律法规、经济管理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够在交通、城建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管理、科研与教学等多方面的工作。

毕业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

1、具有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力学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2、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进行资料查询、获取信息的能力;掌握交通

机械、电工、工程测量、施工技术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术;

3、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口头及书面交流能力,良好的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

4、掌握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知识,具有道路与桥梁工程领域内重要测试与试验仪器的使用、材料与结构试验、力学分析与计算、工程制图、报告撰写等能力,了解本专业学科的最新专业理论与技术发展方向。

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

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测绘工程。

主要课程:

1、通识教育基础课 马列课、德育课及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体育、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与统计、大学物理、物理实验、计算机科学基础、程序设计与算法语言等

2、大类学科基础课 画法几何与CAD制图、交通运输导论、工程力学基础、土木工程材料、工程地质、工程测量、水力学、土力学、结构力学(I)、交通工程基础

3、专业主干课

道路方向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结构力学(II)、弹性力学、结构设计原理、基础工程、桥梁工程、城市道路设计

桥梁方向结构力学(II)、弹性力学、结构设计原理、基础工程、桥梁工程、钢结构与钢桥、大跨径桥梁

主要实践环节:

道路方向专业认识实习、地质工程实习、工程测量实习、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桥梁工程实习、路基路面工程实习、交通工程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

桥梁方向专业认识实习、地质工程实习、工程测量实习、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桥梁工程实习、交通工程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

全英文课程:

道路方向土木工程材料、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桥梁方向桥梁概论

双语教学的课程:

道路方向土木工程材料、路基路面工程、机场规划与设计、桥梁方向结构设计原理、桥梁工程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道路桥梁与地下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建造、监理、咨询、管理(检测、评价、维护)等方面的技术工作,主要就业于公路、民航、铁道、运输、市政、建筑等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我国正处于基础设施建设高速发展时期,学生就业前景良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