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2638期 慧眼看课 | 刘洪涛:《苏轼词两首》课堂实录

 关中客 2022-05-30 发布于陕西

第2638期

编者按

风流苏轼在赤壁矶的浪头前,慷慨悲歌,用旷 达解读如梦的人生;才俊洪涛老师于语文教学的热土中,深入浅出,用“现代情境”对歌悠远的灵魂。让我们一起走进刘洪涛老师的课堂,享受语文教学的无穷魅力……

(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三中 刘燕燕)

《苏轼词两首》课堂实录

授课教师:赤峰红旗中学刘洪涛

授课日期:2020年5月16日

授课班级:地质二中 高一十六班

师:同学们,大家来看第一幅PPT,有熟悉的画面吗?

生:第三幅,李佳琦。

师:李佳琦,对吧!可以说,李佳琦秒杀了全网的一切小鲜肉,他被称为什么呢?

生:带货主播。

生:口红一哥。

师:中间这幅图片大家熟悉吗?

生:四个人。

师:后面的同学可能看不太清晰,图片当中有一位主持人,小撒。

生:央视Boys。

师:对,这是5月1号时,他们在带货直播间的画面。据统计,这一天他们在三个小时之内销售额达到5.3亿元,五月一号,本是劳动节,这一天也被网友戏称为“剁手节”

师:其实,直播带货并不是现代人的专属,我们来看一下,这几幅图片。右手方的图片为造成“洛阳纸贵”的左思,左手方这一幅是登山必备佳品——“谢公屐”。

师:我们发现,在那个时代,并没有网络,仅靠口口相传,就能有如此的影响力,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这样的人,也一定是一位实力派。

师:今天,我们即将走近的苏轼,也是一位实力派。课前,老师给大家布置了预习任务,今天我们的情境主题是把苏轼打造成直播带货的“网红”,那么第一步,就是要对苏轼进行“宣传”和“包装”。

师:我们来看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大家的学习单上,已清晰地印制上了目标,如果后面的同学看不清屏幕,可关注自己的学习单。请同学们齐读学习目标。

生(齐读):1.知人论世,了解词人形象,体会词人丰富的情感。2.情境探究,体会词句妙处,把握作品旷放的意境。

师:好的,那么我们进行第一个情境任务,对苏轼进行“包装”。课前,老师已进行了布置,我们找这一行同学来分享一下成果。展示的格式是这样的:

师:结合两首词、作者的生平以及创作背景,完善以上内容。

生:在“谁怕”“烟雨任平生”中,我们读出一个无畏艰难的苏轼。

生:在“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我们读出一个豪放的苏轼。

生:在“何妨”“谁怕”“任平生”中,我们读出一个潇洒的苏轼。

生:在“也无风雨也无晴”中,我们读出一个处变不惊的苏轼。

生:在“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我们读出一个有爱的苏轼。

生:在“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中,我们读出一个渴望报效祖国的苏轼。

生:在“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中,我们读出一个胸怀宽广的苏轼。

师:好的,最后这名同学,请保持站立姿势,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有一位同学的发言是不一样的,是哪一位,你发现了吗?

生:刚刚前一位,他说的词句,不是《苏轼词两首》中的。

师:他为什么没有选择这两首词中的词句呢?

生:这个,我也不太清楚。

(生笑。)

师:好,那请这位同学阐述一下理由。

生:我感觉这一句词也能体现苏轼某一方面的特点。在“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中,我们读出一个渴望报效祖国的苏轼。

师:好,在这里,老师需要为大家强调一点,我们高考以及平时的考试过程中,都是有明确的任务指令的。这位同学问题回答得很精彩,但是和我们的要求不符。当然,也还是要鼓励,因为他知道联系和拓展。

师:那么这样一个苏轼,这样一个实力派的“选手”,在直播过程中,又会遇到什么问题呢?既然是直播带货,苏轼究竟会带什么“货”,所带“货”为何物?

师:据说,苏轼最喜欢的两句话,出自这两首词。大家来齐读一下。

生(齐读):“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师:我们关注到,这两句词中,有没有契合点,或者契合之处?

生:我认为契合之处应该都是酒。

师:好,同学发现了契合之处是酒,你能再拓展一下,我们曾经学过苏轼的哪些诗篇、词篇当中还出现了酒呢?

生(齐背):“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师:必修二中我们还学过苏轼的一篇抒情散文《赤壁赋》,里面也出现了酒,有关文字,你能背一下吗?

生(齐背):“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生:“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师:好,就到这里,“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我们关注到,不仅仅这两首词中出现了契合点酒,其他的作品中,也出现了酒。那么,苏轼和大家想的一样,苏轼带货的“产品”叫“东坡酒”。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一幅图片,这是苏轼自我完成的一个文创产品。

师:刚刚提到,苏轼在直播带货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惑,我们走进苏轼的直播间,探一探究竟。

播放“苏轼带货直播间”视频:

文创“东坡酒”,只应天上有,欢迎大家来到东坡的带货直播间。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带货“东坡酒”以来,“东坡酒”备受青睐,销量遥遥领先,酒瓶可绕地球三圈。但是直播过程中,网友们对“东坡酒”议论纷纷,有人说这是惆怅之酒,有人说这是旷达之酒,小伙伴你们怎么看呢?请结合《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定风波》这两首词加以分析吧。

师:苏轼在带货过程中,遇到了这样的困惑,有的人认为这是惆怅之酒,有人认为这是旷达之酒。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帮助苏轼,对他的“东坡酒”的精神品格进行定位。

师:我们十组同学,1到5组的同学认为它是惆怅之酒,6到10组的同学认为它是旷达之酒,从诗词当中,大家去寻找可以支撑你这一观点的有力论据。接下来,大家开始合作探究,同时也可以借助老师课前给大家印发的“补充材料”。

师:探究的要求,老师还要重申一下:四人轻声细语交流,每个人轮流去阐发自己的观点,在讨论的过程中,每个人大约有两分钟的阐述时间,整个探讨约为8分钟。其他同学,在倾听过程中,一定要有所记录,我们的学习单上,有“我的看法”和“同伴的看法”,最后达成共识,听清指令,开始探讨。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师:好,我们先思考到这里,我们先从“惆怅之酒”说起。哪一组先来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呢?边分享,边在黑板上记录关键词。

生:在“一尊还酹江月”中,词人的感情是简单的,非常沉郁的,沉郁到只能借酒祭奠江月,表达自己的无可奈何,还有精神的愤怒。

生:“人生如梦”中,沉郁顿挫地表达了自己对坎坷身世的无限感慨。“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是他对人生经历的自嘲,“笑”就是一种自嘲。“一时多少豪杰”“千古风流人物”,他一直在写“豪杰”还有“人物”,但是“豪杰”和“人物”中,不包括他,也是对自己人生经历的一次嘲讽。

生:苏轼的一生,身在官场,却一直被贬,从“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中,苏轼也联想到古时人物周瑜,周瑜的一生是雄姿英发,青年才气,苏轼将周瑜与自己比较,想到自己更多人生不如意,官场被贬再贬,引发自己内心无限惆怅。

生:苏轼将自己与周公瑾对比,周公瑾的生活非常“美满”,娶的妻子非常的美丽,自己也是谈吐不凡,在“卷起千堆雪”中,表现了苏轼的感伤。自己一直被贬,人生非常不如意,对自己坎坷身世无限感伤。

师:好,感谢这一组同学的分享,下面我们来看旷达这一组同学有怎样的发现。

师:大家一定要注意,认为是“惆怅之酒”的同学,我们还需要补充组内同学没有发现的地方;然后,认为是“旷达之酒”的同学,也需要做相同的“工作”。

生:通过《定风波》中,“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表现了苏轼喜欢自然,无拘无束的性格,以及词人敢于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

生:在《定风波》中,“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作者一件蓑衣就可以对待一生的风雨,我认为,他将这风雨比喻成了政治上的风雨和人生的风雨,他用“一蓑烟雨任平生”表达了一种不畏人生风雨的倔强,然后也用“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乐观态度对待这种不顺的风雨、坎坷。

生:《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表达了作者的旷达洒脱之情,因为他虽然被贬职,但还能“还酹江月”。

师:接下来,我们看一看,认为是“惆怅之酒”的其他组同学有没有补充的。

生:我觉得《定风波》中是用自然风雨比喻自己人生的风雨,可以表现出苏轼多次遭遇苦难的那种苦闷之情,以及遭遇如此政治处境的愤懑之情。

生:我补充“惆怅之酒”,“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之后有一句“早生华发”,这是与周瑜的对比,周瑜有一种儒雅的气度,战场上“谈笑间”“灰飞烟灭”,而自己却已经“年迈”,生出白发,自己没有能力报效国家,壮志难酬,是一种感慨,也是一种惆怅。

师:下一步,我们来看一下,黑板上,同学们的观点,大家还有补充的吗?

生:从《定风波》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何妨”二字可看出雨下路洼,苏轼面对突发事情的沉稳冷静,笑傲面对人生。

师:笑傲人间风雨,真好。

生:从《定风波》中,“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看出苏轼对人生风雨变化毫无喜怒哀乐,最后一句表现苏轼超然物外的旷达追求。

师:好的,这位同学是对最后一句的赏析,你是支持“旷达之酒”的。那么认为是“惆怅之酒”的同学,你们对“旷达”组有没有质疑的地方?

生:自然风雨应该比喻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这些风雨必然让人惆怅。

生:这句话虽然是写天气的变化,实际上是指人生的浮沉,更体现了苏轼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胸襟。

师:一个认为……再重申一下你们的观点。

生:风雨象征人生路上的坎坷。

生: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胸襟。

师:现在,两组已经出现了矛盾,你们支持哪一方呢?

生:我支持“旷达”一方,我认为“风雨”体现出的应该是苏轼经历风雨后的超然旷达之情。

师:经历风雨后,就能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大家是不是和老师一样,云里雾里,还是不那么清晰,对吧?哪位同学能帮助大家解决这个“困惑”呢?

生:我觉得烟雨应该是体现了他的惆怅,因为这两首词作于元丰五年,也就是1082年,在这之前,苏轼曾遭遇过“乌台诗案”的牵涉,多次贬谪,写烟雨、风雨的话,应该是惆怅,难以旷达,这里流露出一种难以报效国家的情感。

师:刚刚同学提到了一个关键词,难以报效国家,能再为大家深入分析一下吗,可以再结合《念奴娇·赤壁怀古》,看一看有没有这样的情感?

生:《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中“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句是写周瑜,后面“早生华发”是写自己,对比之中,也是有这样的情感的。

生:我觉得前面同学说的“风雨”还是属于旷达,因为毕竟是人生失意的风雨,可是最后苏轼仍然表达一种“谁怕”即不怕的态度,是一种旷达的心理,是用平常心理去对抗仕途上的风雨。

师:同学提出了,用平常心理去对抗仕途上的风雨,真好。还有补充吗?前面的同学还很沉默,有没有新的发现呢?那我们传递话筒,传到谁那里谁就发言。

生:我支持“旷达”一方,“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一句,我认为是……老师可以求助一下吗?

(生笑。)

师:可以。

生:我支持“旷达”一方,因苏轼刚刚出狱,又被贬谪,但是他一直追步陶潜还有老庄这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所以我认为,苏轼遭贬是他目前经历的最大的“风雨”,但是他面对的态度却是旷达。

师:支持“惆怅”一方的同学还有补充吗?来,请支持“惆怅”一方的同学们再举一下手,示意一下老师?还有想说的吗?

生:我认为,是“惆怅”之酒。苏轼词句中所选取的意象,“卷起千堆雪”,由比喻之雪联想到寒冬,又与他的遭遇相呼应,所以我认为是“惆怅”之酒。

生:由“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联想到“千古风流人物”都已经“不在了”,由此想到自己,华发早生,无限忧愁。

师:词人通过“江山如画”何以就能联想到自己呢?

生:我认为是“惆怅”之酒,“人生如梦”是词人过早的自感苍老,作者流露出的是壮志难酬的感慨,也是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师:怀才不遇的感慨又在哪里有具体体现呢?

生:“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生:我认为是“惆怅”之酒,“千古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到今天,这些“千古风流人物”都已经消失了,苏轼这里和周瑜对比,“人生如梦”这里应该表示尽管曾经这些人都是“栋梁”,到头来都是一场空,内心惆怅。

师:这位同学提到,苏轼和周瑜对比,周瑜是什么样的形象呢?

生:雄姿英发。

师:再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一下。

生:潇洒。

生:放荡不羁。

师:回答问题时,记得声音要洪亮些,这样老师就不用重复大家的话了。

生:英姿飒爽。

生:豪爽。

生:还有一种儒雅。

师:“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是在写当时的什么史实呢?

生:赤壁之战。

师:为什么这里要用一个儒雅的周瑜,而不是勇武的周瑜呢?

生:我觉得如果用儒雅来表现,他在指挥军队的时候,“谈笑间”,更能表现他这种泰然若定。

师:他说到“谈笑间”的这种镇定自若,其他同学也强调到了写周瑜其实都是在写苏轼,都是在和自己做对照。

师:通过刚才的情境探究学习,我们发现,大家在品读诗词的过程当中,都抓住了哪些关键呢?

生:我觉得抓住了周瑜的形象特点。

师:好的,我们关注到,《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首怀古咏史题材的作品,之前我们学过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与王昭君做对比。当我们在解读这一类作品的时候,我们在分析的时候,一定要关注所对比对象的形象、特征、遭际、处境和情感。

师:其实,设置这样的情境,想让同学们在这样的状态之下,深度地挖掘“东坡酒”的 深层精神内涵,通过我们的 分析,大家已经关注到苏轼的这种沉郁、苦闷,他的这种自嘲,他经历的这种坎坷,以及“风雨”。同学们关注到了,这种“风雨”既是自然的风雨,又是人生的风雨。那么,当我们面对人生的风雨时,应该怎么做呢?

师: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难。回头看,崎岖坎坷;向前看,永不言弃。那么当我们面对人生风雨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做?该怎么突围?答案仍然是攀登。人到半山路更陡,只有攀登上去了,才不会跌落,才能一览众山,天高云淡。攀登是一种心境,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加油,每一位攀登者!

师:苏轼就是一位攀登者,被贬黄州,他的整个人都经受了洗礼,特别是精神上实现了突围。正如余秋雨《苏东坡突围》提到的,推荐大家课下阅读这篇文章,认真体悟词人背后带给我们的精神力量。

师:最后给大家布置一个作业:一杯“东坡酒”,“风雨”任平生。以“ 的'东坡酒’”的形式对“东坡酒”的精神内涵加以阐释。并为“东坡酒”撰写创意文案。

师:有些诗词是需要我们用一生去读懂的,同学们,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亲近教者

刘洪涛,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现就职于赤峰红旗中学,全国名师董一菲“诗意语文”工作室成员。从教至今,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努力打造生本课堂,探索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型课堂,不忘初心,追寻诗意。

本期责编:胡艳

执行主编:彭新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