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家与云村的文化因缘

 淳安老家千岛湖 2022-05-30 发布于浙江

毛家与云村的文化因缘

/余利归

说起淳安“进士村”,遂安毛家(今汾口镇毛家)当仁不让,笔者整理毛氏宗谱,自唐至清记载的有11个进士,其中明朝有毛一公、毛一瓒、毛一鹭三人,清朝有毛际可、毛绍睿二人,还有一位博学宏词毛升芳。然而,看了淳安云村(今千岛湖镇鼓山)《云峰吴氏宗谱》,发现云村吴氏的进士人数更胜一筹,自宋至清达20余人,其中明朝有吴福、吴祚、吴倬、吴钦、吴一栻、吴希哲六人,清朝有吴贯、吴秉和、吴璋三人。可惜,云村淹没水底,吴氏外迁移民。毛家虽然成泽国,子孙仍然岸上居,薪火相传不息。

毛家与云村原来分属两县,相距百里。从云峰吴氏宗谱记载来看,两者却是关系密切。在吴氏宗谱中有明朝毛一公、毛一鹭族兄弟两人以及清朝毛际可、毛绍睿祖孙两人的诗文墨迹,记录了毛、吴二族的友好往来及其文化因缘。

毛一公撰《云峰吴太学公小传》

毛一公《小传》,作于记载,万历四十八年三月初三日。据义门毛氏宗谱及《明实录》,毛一公,字震卿,号明斋,万历十三年乙酉科浙江举人(1585,38岁),万历十七年己丑科进士(1589,42岁),初授湖广汉阳府推官,行取工科给事中(别称给谏)。万历二十四年,因争国本(反对三王并立),削籍回家。万历四十八年庚申(75岁)重新起用,七月升尚宝司司丞。天启元年辛酉五月,升南京光禄寺少卿,赴南京任职途中去世。

据吴氏宗谱,吴太学,名可教,字鸣谦,父吴明焕,母邵氏,生于隆庆三年己巳(1569)正月,治春秋,万历三十四年丙午(1606)贡入南监,期满授江西广信府玉山县丞,署兴安二县印务,清谨公敏。天启四年甲子(1624)江西乡试,取入外簾,赴觐称最,升南京中都留守司经历,阶承德郎。终于崇祯十一年戊寅(1638)十二月,享年七十。

据毛一公《小传》记载,毛一公北上赴任,与吴可教同舟相识,由此了解吴可教生平。吴可教自幼发育不良,召医调摄,由是成立。吴可教后补邑诸生,再贡入国子监(太学)读书,多次举孝廉(乡试),困阨不中。吴可教不仅沉酣典籍,还长于医,在船上就为人治病。毛一公生平与吴可教有些相似,深有感触。大概因此而为之作小传如此。

《宗谱》在《小传》后注:小传作于未仕之前,故宦迹不载。查《玉山县志》,吴可教任玉山县丞在天启年间。由此推测,吴可教大概也是于万历四十八年北上接受县丞任命。

  毛一鹭作诗《送缵敬吴年丈榷税荆南》

此诗见于《云峰吴氏宗谱》卷七:

清秋风日好,送客此逡巡,

棨㦸开朱幰,羽书肃紫宸。

烟销蓟门柳,月白楚江蘋。

巴蜀通雄会,湖湘接广轮。

天涯神自合,梓里气逾亲。

把洒憐朝雨,弹冠窃后尘。

檀溪千丈水,或恐似汪伦。

查吴氏宗谱,缵敬即吴一栻。吴一栻,字德舆,号缵敬,文泂第三子,生于嘉靖三十年辛亥(1551),治春秋,邑增生,领万历十六年戊子(1588)乡荐,登万历二十九年辛丑(1601)张以诚榜进士,初任直隶扬州府推官。万历三十四年丙午(1606)同考湖广,复主考江北武场。万历三十七年己酉(1609)同考山西。万历三十八年庚戌(1610)行取升工部都水司主事,寻升虞衡司员外郎,督理荆州榷务。万历四十二年癸丑(1614)升山东济南府知府。万历四十七年己未(1619),升广东海道副使,万历四十八年庚申(1620)六月初九以劳瘁卒于官,享年七十。
毛一鹭生于隆庆五年辛未(1571),万历三十二年甲辰(1604年,34岁)登杨守勤榜进士,授松江府推官。万历三十八年庚戌(1610年,40岁)擢广东道监察御史。松江与扬州相邻,两者即是同乡,又同为推官,大概于此相识。吴一栻到湖广荆州督理榷务(管理贸易和税收),毛一鹭为此作诗送行。吴一栻年长毛一鹭20岁,故称年丈。
  毛际可撰《奉政大夫户部正郎吴鲁斋公传》
毛际可撰《奉政大夫户部正郎吴鲁斋公传》,即吴贯传。查吴氏宗谱,吴鲁斋即吴贯,字传一,号鲁斋,治春秋,康熙二十一年壬戌(1682)登蔡升元榜进士。康熙二十九年庚午(1690),任湖广武昌府通城县知县。康熙三十二年癸酉(1693),升授陕西西安府乾州知州。康熙三十四年乙亥(1695)行取,升户部广西清吏司员外郎,寻升户部江南清吏司郎中。康熙三十六年丁丑(1697),武会试同考官,覃恩诰授奉政大夫。生于顺治三年丙戌(1646)正月,于康熙三十八年己卯(1699)九月廿二终京署,享年六十一。
毛际可,字会侯,号鹤舫,生于明崇祯六年癸酉(1633),登清顺治十五年戊戌(1658,26岁)进士,初授河南彰德府(安阳)推官,再授贵州黎平推官(未任),继调陕西城固县知县,再调河南开封府浚仪(祥府)县知县,康熙十七年举博学鸿词,回任祥符县知县,康熙二十一年,五十岁归里。
据毛际可吴贯传,是应吴贯子征远(宗谱载吴贯长子正远)所请而作。康熙三十四年乙亥,毛际可长子毛士仪出任河北宝坻县知县,六十三岁的毛际可到其官邸就养,游京师,与吴贯过从甚欢。毛际可两子毛士仪、毛士储,毛士仪后来曾任甘州知州,毛士储曾任华州州同、扶风知县、冀州知州,均有秦中(陕甘)履历,与吴贯所任乾州相邻,得闻见吴贯仁声惠政。毛际可是文豪大家,又知悉吴贯生平,为之作传,可谓适逢其人。吴贯传作于康熙四十三年甲申(1704)六月,毛际可七十二岁,时在遂安。

  毛际可撰《待赠文林郎文学声侯公六秩序》

这是在康熙二十八年己巳(1689)春,毛际可因友人童秉铨(遂安一都界首里童人,岁贡)之请而撰写的庆贺云村吴家骏六十岁生日之序文。毛际可时年五十七岁,居家。

  据吴氏宗谱,吴达观,治易经,精岐黄术,娶贤溪方世禄孙女,生子五家骏、宏、宾、寀、容,女一,适遂安大学士方逢年孙翰林院编修方象瑛。吴家骏,字白义,号声侯,达观长子,治春秋,邑庠生,宽厚有德,好学不倦。雍正诰赠文林郎知县。生于崇祯三年庚午(1630)正月,终于康熙五十六年丁酉(1717)七月,享年八十有八。

吴家骏,是遂安方象瑛内兄(老婆舅),长方象瑛二岁,长毛际可三岁。毛际可于顺治壬辰与方象瑛曾会课遂安语石山,时年二十岁。据本《序》记载,“忆弱冠时,与渭仁订交语石山房,吴君同盟笔砚,因得从吴君游。”可见,毛际可在语石山就与吴家骏认识相交。毛际可与方象瑛是儿女亲家,则与吴家骏也算是姻友关系。又“客冬偶有事睦陵,会吴君于旅邸,见吴君仍应诸生试”。客冬即康熙二十七年冬天,两人相会于睦陵(严州城梅城)。此时吴家骏年已五十九岁,还在参加诸生考试,如此好学不倦,而且精神矍铄。毛际可撰序庆贺,叹羡不已。

  毛绍睿撰《云峰立参吴公偕德配邵氏方氏孺人墓志铭》

毛绍睿,字时绎,号念轩。曾祖毛际可,祖毛士仪,父毛览辉,居遂安狮城太平桥。毛绍睿生于康熙五十九年庚子(1720),娶淳安蜀阜徐鑑孙女,生子毛敬持、毛敬承、毛敬传。乾隆十三年戊辰(1748)登进士第。钦授刑部湖广司额外主事,实授江西司主事,历任江西司员外郎,湖广司郎中,兼理福建、广东、安徽司事。后特简江南道监察御史。乾隆二十二年丁丑(1757),因父去世,扶櫬而归,不复再仕,诰授奉直大夫,家居四十余载,嘉庆八年(1803)无疾而终,享年八十四。

  本《墓志铭》系乾隆三十年,毛绍睿应姻戚毛世纶所请为其父吴愫及母邵氏所撰墓志铭。

吴愫,字衷如,号立参,举人吴宏次子,治春秋,由郡增生入太学,乡饮大宾,力学啫古。生于顺治十六年己亥(1659)九月,终于雍正七年己酉(1729)五月,享年七十有一。娶东岗庠生邵琮女,子三世培、世仪、世纶。

  据《墓志铭》所载,吴世纶亦娶于蜀阜徐氏,与毛绍睿为“戚好”,两人时相过从,毛绍睿还命长子毛敬持就学于吴世纶。乾隆三年戊午(1738),毛绍睿与吴世纶长兄吴世培同时食饩郡庠。正因为两家来往密切,毛绍睿知悉其先世嘉言懿行,《墓志铭》详细记叙了吴愫生平及其家世。

  毛绍睿撰《云峰吴彦升先生捐置义田记》

云村在清朝有吴贯、吴秉和、吴璋三人登进士,吴秉和、吴璋(字若卭)为叔侄,同登雍正庚戌科进士。

吴秉和,字汝育,号达斋,敦矩次子,治书经,雍正八年庚戌(1730)登周榜进士,分发江西学习。雍正十二年甲寅(1734),授抚州东乡县知县。乾隆元年丙辰(1736),覃恩封典。乾隆三年戊午,调补建昌府南丰县知县。辛酉。丁内艰归。乾隆十一年丙寅,选授江苏徐州府萧县知县。乾隆十六年辛未,调补太仓州崇明县知县。乾隆十八年癸酉(1753),丁外艰归。生于康熙乙亥九月十九,于乾隆丁亥十月廿六终,享年七十有三。子廷抡,字彦升,承父志,捐助联宗勤学义田百有余亩。

本《义田记》撰于乾隆五十六年辛亥,记叙了吴秉和归居后,即置义田助祠祀,又捐资修家乘。其子吴廷抡,于乾隆五十六年辛亥春,谋诸二三耆老,捐不易之田百亩,以岁取之入编之,为令试乡贡者银若干,赴礼部者银若干,用以劝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