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怀感恩,行公益,爱来癌去——淋巴瘤四期患者的康复之路

 竺言小聚 2022-05-30 发布于重庆

晓玲:“主任,不管什么情况,您直接告诉我,如果是癌症我就饿死它!”

医生:“你有淋巴瘤,全身多发。”

晓玲:“淋巴瘤?良性还是恶性?”

医生:“淋巴瘤没有良性。”


2017年4月26日,一个平常的周三,在与B超主任医生的一番对话后,成了53岁的晓玲人生中最黑暗的一天。


没来得及崩溃,第二天她又去做了PET-CT,影像显示:她的脖子、腋窝、腹股沟、腹膜后等都有淋巴瘤,并且脾脏肿大。

五一过后,医生安排她尽快住院,紧接着马不停蹄地进行一系列检查,骨穿、全麻取材活检、病理,最终确诊了——滤泡型淋巴瘤,一种惰性的恶性肿瘤,俗称“淋巴癌”,医生预估已经到了四期。

文章图片1

晓玲2017年的PET/CT的检查报告和病理诊断


以为只是一次普通的体检,最后拿到手的却是一张癌症的确诊报告单,那时的迷茫与恐惧,迫切想要找到出路的渴望,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


晓玲得知自己的淋巴瘤除了多种不同的治疗方案外,还有一种叫做观察等待的策略,为找到更合适的治疗方案,她前往上海大医院咨询专家。又因为害怕化疗的毒副作用,也害怕药物的昂贵支出,最后在专家的指导下,选择了后者。


于是,晓玲又努力回到了往日的工作和生活中,就像从来不知道自己得了病一样。

观察等待期间,她仍然经常锻炼,走路、游泳、打球、骑车。她大量阅读养生和抗癌书籍,积极改变心态,改变作息,还学习不吃肉多吃素,只为与淋巴瘤和平共处。

文章图片2

晓玲(中)参加2017年10月学校组织的气排球比赛

这一年,瘤子不但没有长大,反而在一点点缩小,2018年3月9日的检查,还显示它们在龟速变小活性减弱。


可是到5月2日去检查时,却突然发现瘤子飞速长大,活性增加,腹内已经有少量腹水了。进一步的检查提示:她的“惰性滤泡淋巴瘤”不幸转化为了“侵袭性弥漫大B淋巴瘤”。

文章图片3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晓玲2018年5月分别在两家医院做了病理检查,但另一家医院的诊断报告拿到手太晚,那时她已做完化疗(左右滑动查看)

2018年5月3日,晓玲住进了当地医院,迅速进行各种检查、置管,并开始进行免疫化疗(靶向+化疗)。治疗中,她抗住了身体诸多不良反应,总共完成了六次化疗。

几个月后,为了咨询后续的可靠治疗方案,她又一次前往上海找专家,可专家却说:“你这预后很不好,一年内复发的可能性非常高。”

幸运的是,四年过去了,她不仅淋巴瘤没有复发没有转移,而且精神也很好。

她是来自云南昆明的杨晓玲,今年58岁,原是云南师范大学的教师,生病以后开始积极投身公益,目前是云南省抗癌协会康复会的志愿者。

自从2018年年底听了徐嘉博士的健康讲座后,她成了《非药而愈》的忠实读者,本期特别邀请到晓玲老师,通过对话,我们一起来了解她这些年的心路历程和康复秘诀。

文章图片6

晓玲保存的有徐嘉博士和马绰老师签名的《非药而愈》

INTERVIEW

Q1:晓玲阿姨好,去年有幸在云南见到您本人,到现在我还记得您笑容满面的样子和温柔亲切的话语,如果不是早就听说,真想不到您原来是淋巴癌四期患者,您一直都是这样乐观开朗的吗?

晓玲:以前我比较急,性格比较刚,工作和生活中会有看不开的人和事,负面情绪常积压在心里。因为这场病,我反而成为了自己喜欢的人,学会感恩、平和、宽容、善良、乐于助人,不再计较个人得失,不会在意别人对不对得起我

当我变成了大家都喜欢的全新自己后,有时候连自己都感到惊讶,我是怎么可以做到的?

文章图片7

图:网络

Q2:是的,一切痛苦都是为了给我们启示,提醒我们要改变。

晓玲:回头想想,疾病真的是上天给我的一份礼物。

生病以来看了很多书,有身体方面的,也有心里层面的,比如《抗癌:第一时间的抉择》、《人体使用手册》、《癌症·真相》、《潜意识的力量》、《深度唤醒》、《救命饮食》、《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王凤仪善人言行录》《水知道答案》《非药而愈》等等,以及大量和淋巴瘤相关的书籍,可以说是我这么多年读书最多最认真的时段了。还有在一些健康公益项目,如“淋巴瘤之家”那里,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我很感恩。

文章图片8

晓玲家的书架一角

这些书籍和知识对我帮助很大,让我认识了我的瘤瘤,更让我改变了很多以往不良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开始接纳身边的一切人和事,以正向的思维方式进行思维。

Q3:决定病中吃素也是在您思维转变后才开始的吧?

晓玲:其实当初查出来有淋巴瘤时,我简直不能相信,就说“如果是癌症我就饿死它”,后来帮我做B超的主任告诉我:“看来你还真得饿死它”,于是建议我吃素试试。我原来算不上无肉不欢,只是和大部分人一样,每天都少不了荤食。医生那么一说,我第二天就开始不吃肉了。

Q4:没想到是医生推荐的,而且您还这么果断。家里人支持吗?

晓玲:是呀,给我做B超的那位主任医生推荐的,当时我的直觉也告诉我素食对我有帮助。但是除了那位医生外,其他医生都不赞同,家里人当然也是很不理解,非常担心我得这么严重的病不吃肉怎么补身体,好在他们尊重我的选择,后来他们看我活得好好的,现在也都接受认可了。

Q5:当初选择等待观察策略,有没有过顾虑?

晓玲:有啊,担心过等着等着会不会把自己等没了。那时候医生是建议我三个月复查一次,我不放心,就两个月去一次。

Q6:对于观察期间肿瘤突然飞速增大,您有怀疑过是吃素造成的吗?

晓玲:那没有,癌症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疾病,饮食只是其中之一。而且在我遇到《非药而愈》之前,对素食这块要求也不太严格,我经常回父母家陪父母吃饭,吃的大多是“锅边素”也没有完全戒蛋奶

Q7:除此之外,您当时也尝试过很多其他改变,面对病情恶化,还有找过可能的原因吗?

晓玲:也许是我觉得都平稳度过一年了,开心地自以为可以一直这样下去,就真的不把自己当病人了,恶化前有一段时间因为忙于工作等等,没注意好好休息,感觉身体很疲惫。不过我认为这个东西谁也说不清,我就当是我命里带的,既然出现了,我就坦然接受,改变自己能改变的就好。

Q8:专家曾预判一年内复发可能性很大,有什么依据吗?那一年您是怎么过来的?

晓玲:不止一个医生预判复发可能性大,他们都认为我化疗不足,我当时只做了六次,且有一次因心脏受损我还没打阿霉素(注:一种比较关键的化疗药物),而我的滤泡转弥漫大B淋巴瘤通常需要做满八次化疗。

其实我2018年9月底做完化疗,就和先生自驾去了一直想去的317、318旅游,回来后才去上海找专家咨询是否需要维持治疗。当时听到那个话心情真是到冰点了,我问过专家可以再接着补打两次吗?专家说没必要了。

老实说,那一年里,我真的挺提心吊胆的,不过那又能怎样?我就继续吃素,继续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继续参与大大小小的公益,我想着要为我年迈的父母养老送终,一定得活下去。还好,转眼就快过去四年了,加油!

文章图片9

晓玲在外旅行,拍摄于2019年9月

Q9:相信您一定可以越来越好!得这个病以来,您受到过最大的苦是什么?

晓玲:癌症的治疗,尤其是化疗,一点也不轻松。但我觉得跟我身边的其他一些癌症患者比起来,算是比较幸运的,出现过严重的输液反应,也挺过去了,我相信是得益于改变饮食和生活方式。我亲眼目睹有的患者没扛住,化疗没做完人就不在了。

文章图片10

晓玲第二次化疗期间的照片

在听徐嘉博士的健康讲座之前,我先学习并实践了一种生机饮食法,每天喝蔬果昔当早餐,后来体重减轻了一点,发觉精神更好了。化疗期间,我也依然坚持早上喝蔬果昔,不吃肉。

虽然在治疗中我的头发掉光了,还丧失了味觉,每天都处于极度想吐的不舒服中(好在一次没吐过

文章图片11

),那个罪,真不是一般人能受的。但是,患癌后我却感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爱。

Q10:这会不会就是您后来致力于公益的主要原因?

晓玲:对。我原来总认为自己运气不好,得病后,感觉一生的好运都来了。每一位不认识的医生、护士都像亲人一样待我,尽心尽力帮助我完成各项检查和治疗,给我专业建议和精神支持,在我有严重输液反应时鼓励我不要放弃。

还有我的家人们,化疗期间他们每天都会在医院守候我,有的是放下手中工作从千里之外专程赶回来陪我;有的生怕我胃口不好营养不足专门为我做我喜欢吃的.....以及我的同事、朋友、同学们,他们有的只是普通工薪阶层却舍得坐飞机来探望;有的住在市郊一大清早来,陪我到晚上九点才回去;还有没卖过一分钱保险给我,却跑来跑去只为了帮我豁免保费......太多了,这些无微不至的关怀就像雪中送炭,我都会永远铭记在心,爱来癌去!

生病了才知道,原来我拥有那么多的爱,如果我不好好活下去,怎么对得起他们?有时扪心自问,如果病的是他们,我能做到和他们一样吗?也许以前的自己真做不到。不过没关系,我相信“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我如今好了,也要尽我所能做公益,把这份爱传递和回馈给更多的人。

Q11:我能不能理解您坚持吃素也是在做公益?

晓玲:当然,餐桌放生嘛!我们常说日行一善,那怎么行最快呢?每天三顿饭就相当于做了三次善事,简单又直接。

Q12:是的,当这份爱扩大到其他生命范畴的时候,选择吃素其实是我们内在慈悲心的自然流露。那您尝试过低脂全植物饮食吗?

晓玲:18年底听了博士的讲座后,好像当时加入了地方社群,就开始慢慢更注意饮食了,鱼肉蛋奶都绝不再吃了,但是到现在也还没做到完全无油和无三白(白米、白面、白糖)。

文章图片12

晓玲的部分日常低脂纯素餐

Q13:对比之前吃的“不严格素食”,做了哪些改变?

晓玲:以前不会控制油的摄入,后来会有意大幅减少。早上我要么喝蔬果昔,要么吃各种杂粮粥杂粮饭,要么生啃水果蔬菜。午饭去陪父母一起吃,我母亲不爱吃杂粮,俩老也没有纯素,所以这一顿我就和他们一样以白米饭为主,再特意多做一些素菜。

基本上平时我自己做的话,吃水煮菜、水炒菜、无油蒸菜比较多,经常用自制辣酱(酱油、醋、辣椒油等)拌着吃,我特别喜欢吃辣椒还戒不掉;能生吃的菜尽量生吃,也会搭配自制沙拉酱。另外,增加了每日补充B12。

Q14:饮食改进后,有给您带来过什么切身好处吗?

晓玲:我18年做完化疗到现在,配合生活方式的改变,心态也越来越平和,病情没有复发也没有转移,处于完全缓解中,不就是最大的得利嘛。要知道,不管在我前面还是后面做过化疗的病友,很多都复发了。

总的来说,我吃素以后更精神了,感觉各方面都比以前好。特别要说的是我以前脸上长雀斑很严重,花了很多钱都没有去掉,现在基本上没有了,只有眼角一小块老年斑。


不过可能是化疗后引起脂代谢紊乱,导致我的甘油三酯一直偏高,我采取过短期轻断食的方法,不吃谷物、少吃豆类,降低热量摄入,试过两次都有效。最高一次是在前年,达到了4.17,轻断食八天恢复到了1.7;还有一次是去年,轻断食五天,从3.98降到2.2。我想不吃坚果和少吃豆类对我有帮助吧,还得再尝试比较看看。

文章图片13
文章图片14

晓玲2020年9月采取短期轻断食甘油三酯的前后变化(点击放大查看)

文章图片15

晓玲2022年1月的体检报告(上下滑动或点击放大查看)

Q15:好的,每个人基础体质不同,根据自身情况,可以灵活调整蔬果豆谷的搭配,逐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吃法,也可以考虑更严格地去尝试低脂全植物饮食看看。我想起来您19年有参加过素骑行活动,那是在做完化疗的半年后对吧?

晓玲:对的,2019年4月到5月,我作为志愿者参加了素骑行活动,不但要开保障车,要买路上吃的水果、以及安排大家的日常纯素饮食,还得拍一些相片记录。活动期间虽然累,但是特别开心快乐。

文章图片16
文章图片17

晓玲2019年参加素骑行的照片

Q16:晓玲阿姨不愧是老司机,给您点赞!我还记得在2020年上半年疫情期间,有一批志愿者发起倡议,当时上千名网友捐款,后来众筹到一万多本《非药而愈》,赠给了全国多家医院的医护人员,您当时也有参与是吗?

晓玲:是的,我负责那次活动的记账和会计、书籍调拨等多项工作,想到可以为奋战在前线的“逆行天使们”做些事就很开心。

文章图片18

当时的活动照片(点击图片可查看活动回顾)

以前总觉得有钱人才能做公益慈善,其实,每个人都能做。这几年我常在线上线下分享自己的好转经验,给公益活动打打下手忙前忙后......我觉得无论大小,哪怕弯腰捡路上的垃圾,都是公益。很多不起眼的小事,做了不仅能顺手帮到别人,自己也会快乐。

虽然做公益有时会被误解,甚至被嘲笑,但是相信自己的发心是正的,让自己因此变得更柔软、更圆融,再加上植物性饮食的力量,病也能自动好几分。

文章图片19

晓玲(中)2021年参加云南希望马拉松的义跑

Q17:确实,欢喜心态和植物饮食都是生命健康的一味良药。您目前是云南省抗癌协会康复会的志愿者,具体做哪些工作呢?

晓玲:每周要去办公室值班一天,为来入会的癌友们办理入会,为来咨询的癌友们答疑解惑等等。我们协会成立于2019年,我从成立之前就参与筹划了,患癌后我意识到抱团取暖很重要。

Q18:原来晓玲阿姨是负责人之一呀!这几年在与其他淋巴瘤患者接触的过程中,有没有哪些事让您印象比较深刻?

晓玲:我记得有一天我值班的时候,一个女孩一来就问谁是杨老师,原来她是来找我的,她和我一样都是滤泡淋巴瘤,她孩子还小自己又年轻,想不明白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充满恐惧和怨恨。我感同身受,心疼不已,后来彼此成了好朋友,我见证了她一路的蜕变,从怨天尤人到乐观面对,还积极带领其他病友一起战胜恐惧。她没有花一分钱,却做了救命的事,她也从中获得了信心和力量。只是很遗憾,她家里状况比较多,化疗期间出现了多个变故,化疗还没做完就要改方案,因为瘤瘤又长大了,受客观影响没法改变饮食应该也是原因之一吧。

有病友戏称淋巴瘤是要钱不要命,大部分人做了化疗就可以把它打消掉。但是大部分人都会一直复发,我70多岁的师母从查出来淋巴瘤到去世,十年间做了27次化疗,多可怕。


我还看到有个女研究生,不到三十岁就被查出淋巴瘤,非常积极努力地抗癌,我很佩服。可她却把大部分心思、时间和金钱都花在了如何治疗和如何善后上,所有人都看到她坚强活着,我看到的是她活着好累。

对待癌症,不能一味地去“抗”,顺应而为,接纳它,该治疗的治疗,但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改变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让自己慢下来。换句话说,癌细胞也是来自我们身体的细胞,对它们也要宽容。

Q19:

文章图片20

好,有爱,不对抗。最后能请您对自己的康复经验做个总结吗?

晓玲: 1 以平常心对待癌症,当作人生难免会遇到的一次挫折,然后做好与癌共存的心理准备,同时不管别人怎么说,都要坚信自己能康复,所谓“心想事成”,自己都觉得治不好,那肯定就治不好。 2 尽可能吃低脂全植物饮食。 3 不要生气不要着急,凡事量力而行,生死都经历了,还有比生死更大的事吗? 4 要早睡,也要早起,我一般晚上不到十点就睡了,早上五六点起床。早睡让各器官排毒休息,早起升阳气。宁可早上醒了先活动活动,再睡回笼觉,也不要晚起。 5 坚持每天锻炼,像我是经常跑步、游泳、骑自行车、散步等。 6 每天晒太阳至少半个小时,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聚天地之精华。 7 以包容和感恩之心对待身边的人和事。 8 笑口常开,笑是表达善意的通用语言,每天都尽可能多笑笑,笑也是可以提高免疫力的哦!

文章图片21

晓玲通常每次游30分钟左右,拍摄于2022年3月

文章图片22

晓玲的部分日常锻炼记录(上下滑动或点击放大查看)

Q20:辛苦了,非常感恩您百忙之中的真诚分享!也祝愿您身体越来越好!


晓玲:感恩!愿我受过的痛楚,你们不必经历;愿我已有的幸福,你们触手可及。


【人物简介】

杨晓玲:来自云南昆明,现年58岁,原是云南师范大学的教师,2017年查出淋巴瘤,康复以后开始积极投身公益,目前是云南省抗癌协会康复会的志愿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