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太婆玩着玩着赢在终点线前

 作家楚夫 2022-05-30 发布于广东

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人,有着与生俱来的社会敏感,在最恰当的时候,以出人意料的方式,赢得人生的一桶桶金,赢在起跑线上。

他们乐观、自信,敢作敢为,甚至有点热情过剩。

他们就是我们的邻居,就是我们的乡亲,就是我们的朋友,他们就在我们身边。

15年前吧,孩子还未学步,对门来了外婆带刚出生的外孙女,两家孩子亲如兄弟姐妹,两家老太含饴弄孙的画面几乎天天上演,这样的画面就在我的镜头里不时定格。老太婆出身大城市,领着退休金,无忧无虑的她满面含笑,热情似火,家里的底细就在絮絮叨叨中没了遮掩,她的传奇故事也就不时传来。

最初传出老太婆的财富故事是,带外孙的间隙满大街闲逛,出手买了一房一厅的单身公寓,一买就是两套,随后就听说房价大涨。我有点不服气,这房子怎么不买大一点的?后来知道了,一套两居室的租金不及老太婆的单身公寓,三四十平方米的小房子月租1200元。

我对老太婆刮目相看起来。过了不久,对门小女孩大点了,这外婆走了,几个月后才回来,说是去了北京旅游。我的妈呀,游北京几个月,得花多少钱啊?可这外婆,说着说着我就笑了。她哪是游北京,分明是到北京做保姆,到北京后就找了家政公司,没住旅店就直接住进雇主家,主人不在,她就满北京城闲逛,逛够了就打道回府了,回来时带回几千元结余工资。她说哪天想旅游了,还这样。

几年后,对门忙着搬家,这外婆又来了,这一回,老太婆成了座上宾,对女婿挑剔起来,嫌女婿挣的钱不够多。原来,老太婆资助下,女儿女婿才换了新房,老太婆的话语权也就看涨了。

搬家后,对门邻居不再对门,两家也就疏远了,但老太婆跟我家大姐偶有往来。今天餐桌闲聊,说起老对门,突然知道这老太婆又发达了。原来,老太婆自编了一套广场舞,还演示给人看过,的确很有味道。难怪,老太婆手下聚起了100多号人,每天早晚小区门口酒店空地集中,跳人们熟悉的“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听得到小鲜肉的味道。

据说,手下每个人每月给她10元钱,算是电费设备费吧,算下来也有一千多块钱,似乎不太多,但有人给她50元、100元。最得意是春节,年前年后,她就收到大几千元红包。

补充一个故事吧,老家邻居太太70岁了,前些年盯着武汉青山区大洲村一个菜农,菜农有一片随时可能征用的菜地,盛产时令蔬菜。菜农每天收了新菜送来,邻居太太将菜摆到租屋巷子口,这里紧邻菜市场,是买菜人必经之地,邻居太太的鲜菜先声夺人,以原生态夺人眼球。十多年下来,邻居太太积攒的钱,帮着孩子创业,尤其是小儿子读大学那四年,就靠了她每月卖菜的几千块钱收入。而今,邻居太太不卖菜了,但她的故事以配角的方式留在了拙著《大国空村》里,帮着述说一个村庄的命运。

这人啊,各有各的路,像我这样,天天夜班,数那50元夜班费,赶不上老太婆一套单身公寓的租金。

2016-01-0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