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怀着乡愁,却无法阻止家乡人去楼空

 作家楚夫 2022-05-30 发布于广东

前门邻居空屋门窗长出碗口粗大树

春哥和华姐相继离世后,一家4栋楼无人留守

一个留守老人离去,可能意味着几幢房屋人去楼空。

9月2日,族亲华姐去世。次日得到她的家人电话消息,我正准备第二天外出开会,一时无法抽身,只能说声抱歉。

不料,会没开完,96日,另一个噩耗传来。我不得不中断尚未结束的会议,从浙江金华赶回800公里外的家乡。

回家次日是华姐头七,我走去他们家门口,发现大门紧锁。儿孙都回了省内外经商务工地,家人说,华姐的二儿子生意走不开,没能回来跟母亲最后告别。

华姐一年前走了老伴,生前一直住着老宅,旁边是三个儿子的三层新屋,都装修好了,装着空调,由华姐照看着,不时打扫一下卫生,也就有了人气。

4年前春节回乡,在镇上遇到族亲华姐的老伴春哥,他正步行去三四公里外的邻村鲁大看戏,当天该村庆祝应城鲁氏宗族第三次修谱,请来孝感市青年楚剧团搭台唱戏。我提出送春哥过去,就这样一起看了一台有些落寞的乡村大戏。

那时,华姐的几个儿子还没有新房,只有一幢旧平房。后来在平房隔壁空地盖了一桩新楼,随后拆了平房盖起同样规格的三层楼,三兄弟在老家都有了一幢紧邻的小洋楼,却只在春节时回家团聚。

而今,华姐和春哥都不在了,空置的4栋楼没有了家的感觉,还能唤起新生代的归属感吗!

走回村子中央,两幢相连的旧平房,原来是两位留守老人开设的牌场,曾经是村庄的心脏。村邻每天早晚聚到这里,打牌,聊天,现在门锁生锈,好久没有打开的样子,而邻居珍伯母去世才两个多月。

一个牌场的主人是终身未娶的复退军人,被政府安置到城里的养老院了。珍伯母的牌场,一年前珍伯母重病后就时开时关。珍伯母住院时,牌场不得不关门;珍伯母回到老屋养病,嫁到附近村庄的女儿回来照顾,牌场也就开着。

而今,村子中央的牌场永远关闭了,偶有回村的人,就在村屋前站着叙旧。村庄像失魂的老人,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归属。

感怀中,电话不合时宜地响起来,把我拉回到亲族饭桌。

同桌一位老太太,坐在对面,有些苍老,总对我温厚地笑。一个男孩偎到老太太身边,弟弟不留情面地教训孩子,“不要往楼下扔东西。”

我赶忙阻止弟弟,不要这样伤害孩子自尊。

话刚说完,我忽然明白过来,老太太是外甥女的公婆,就住在我们楼上,是两家合建的两层半小楼。

两年不见,老太太怎么苍老成这般模样!我怎么也不能把老太太与两三年前独自带5个孙辈的利索样联系到一起。

老太太与老伴留守乡下,三个儿子都在外打工,留下5个孙辈。那时,5个孙辈都在镇上读书,从幼儿园到小学,作为奶奶的她,在镇上租住着一间房。周一到周五,老人独自照顾5个孙辈;周末,老伴骑着三轮来将他们车回村里,雨天就让他们共顶一块雨布。

一天早上,我在她的租屋看到,一个大通铺上睡着她和5个孙辈。大一点的孩子赶紧起床自己洗漱,小一点的孩子还在床上滚来滚去,她麻利地给最小的孙子穿衣穿鞋,呼唤准备走去学校的孩子路上注意安全。

认真看几眼老太太,捕捉两年前的影子,有些恍若隔世,却被老人额头一道凹陷的长疤惊住。问老人额头怎么了。老人说去年差点死了。

一天晚上,老人独自在镇上带着几个孙辈,突然感觉头痛欲裂,支撑不住。趁自己清醒,急忙打电话给几里外留守的老伴,说自己好像不行了。老伴很快赶过来,把昏过去的她送到医院,诊断为脑瘤。老人说,一个月时间里,像失忆了一样,认不得人,记不得事,没想到自己能恢复。

看着眼前有些迟缓的老人,还只有67岁,生活的重担已经将她压垮了。我担心,以她现在的身体,已经难以担起照顾几个孙辈的重任。如果几个孩子跟着父母离乡,老家的房子就空心化了。

想起2年前春节回乡洗车时见到的路边店内老人,原来两老在家照顾4个在家乡读书的孙辈,后来发现精力不济,把在兰州开服装店10多年的儿子媳妇召唤回来,把照看孙辈的责任交还给孩子父母。老人的儿子媳妇不得不放弃兰州的服装店回到家乡,把自家临路的房子改成洗车店,兼顾送水。只是不知道,在空心化的家乡城镇,这份生计能不能长久,能不能让他们在家乡安居乐业。

这些年,在家乡看到的是,一些孩子留在家乡读书,由年迈的祖辈照顾。孩子一旦结束学业走上社会,或高中毕业出外就读,就是与家乡的诀别,从此一去不返。

从家乡回到广东仅仅4天,9月13日,就从家乡村庄传来消息,村里的老师金华去世了。回村时,在金华老师家旁边,坐着看家乡留守妇女跟着音响的节奏跳广场舞,说是从网上学来的;在金华老师家门口,坐着跟村邻聊天到很晚。当晚,没有见到金华老师,后来知道,那时他在医院里。

刚刚回过村庄的村邻,在村庄群里感叹,现在村里人越来越少了,回去感觉格外冷清,看到的都是留守老人和儿童,年轻人没有了。但说起将来回不回家乡,许多人说,进了城的农民老了,也不会再回农村,农村的生活设施比起城市相差太大,我们这一代都不愿意在村子里过了,毕竟,家乡人越来越少,也没有什么工作,自己种地也不会,已不值得留守了。

村里的飞行员华生一直有个回馈家乡梦,设想着退休后回到村庄,发动游子反哺家乡,带着村邻因地制宜开发,引导家乡人耕读传家,尤其要重视对孩子的教育。

有人问起飞行员华生什么时候能回到村庄,华生的回答透着无奈,“我退休还早着呢!按民航刚出来的文件,我可以飞到65岁!”这意味着,华生回到村庄是10多年之后的事,那时,家乡还能有多少人留守?!

2018-09-2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