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不涨价的蓝钻星座“星牌马龙”已关门大吉 一直站在车主视角审视洗车业价格,尤其对洗车行春节天价收费耿耿于怀,从来没有关注洗车行业生存状况。 近日发现,经常路过的东苑南路蓝钻星座“星牌马龙”关门大吉,告示称“因星牌马龙公司业务转型,故将取消会员卡制度”。请会员到西区彩虹大道71号星牌马龙沙朗总店,进行剩余会员金额退费处理。 透过“星牌马龙”春节期间“新年洗车不涨价”宣传招贴画知道,“星牌马龙”拥有沙朗总店、利和豪庭店、映翠豪庭店、富沙湾店、康华店、蓝钻星座店、大信时尚家园店、张家边逸翠华庭店8家店,算得上一家上规模的洗车连锁店。 将“星牌马龙”业务转型与取消会员卡制度连起来读,似乎是“星牌马龙”退出洗车业,不知“星牌马龙”这次业务转型是否整体退出洗车业? 跟邦仕顿润滑油广东省分公司杨先生聊起洗车业,他笃定地说,洗车店洗车业务几乎不挣钱,多数洗车店日均洗车仅25台,很多店平均一天洗车可能只有10多台。以均价25元计,一家店一天洗25台车,每天洗车营业额600多元,一个月下来,营业额平均不到2万元,扣除房租水电、人工、物料成本后,店家没有利润。 我对杨先生的说法表示不解,杨先生随后说出了信息来源,却是他参与代理“邦仕顿”之后两个月行业走访的调查成果。 在105国道沿线“中国家电业黄金走廊”办厂许多年的杨先生,有一些朋友在顺德、中山开洗车店,对洗车行业有些了解。杨先生今年参与代理“邦仕顿”之后,因为机油是一个需要借助洗车行、修车行推广的行业,他广泛走访洗车店,希望从洗车行切入,找出行业痛点,为“邦仕顿”寻找行业结合点,与洗车行一道推广“邦仕顿”机油。 走访中发现,许多洗车店转让甚至关门,行业不好做,主要竞争来自自助洗车普及,及中石化汽车养护和“途虎养车”之类连锁品牌冲击。 杨先生说,在105国道沿线看到,有的繁华地段,方圆一公里范围内就有十家以上洗车店,黄圃、南头洗车店过百家。但许多车主选择了自助洗车,自己就几年不去洗车店了,每次自助洗车一二十分钟,操作简单,还能自己动手活动一下,收费只要六七块钱。 杨先生给洗车行算了一笔账,开一家洗车店,要3万元房租押金,购置10多万元的设备,花几万元办一个三类维修保养牌照,这样下来,开一个普通洗车店就要十七八万元投资。如果要把店子装潢一下,镀镀金,休息室配置好一点的沙发茶几,让店子达到标准化水平,就需要投资三四十万元,洗几年车才能赚回成本。 一般洗车店每月房租水电费几千元甚至上万元;连同老板,至少要三四个人,按人均月薪三千元计算,工资就要过万元;还有洗车的物料成本。 杨先生把洗车行利润空间小的主要原因归咎于房租和人工太贵。洗车行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像样的店需要雇佣三五个人。有前些年在云南昆明开过洗车店、后来回到湖北应城家乡开洗车店的朋友,除父子外,常年雇佣3名洗车工,发现不同地方工资天差地别。在昆明时,洗车工月薪1000元;在应城时,员工月薪2000元。而眼下,珠三角一个洗车工月薪需要三四千元。 真是不算不知道,洗车店利润都被人工费吞噬了,除非老板自己动手,不然洗车没有利润。 杨先生说,很多洗车店是夫妻档或父子档,尽量不雇请员工,也就赚个辛苦钱,相当于老板自己给自己打工,甚至不如给别人打工,只是落得个自在一点。只有那些有维修技术的老板,洗车之余给客人做点修理,如换换机油、刹车片、空气格等简单养护,才能赚到钱。 杨先生分析,洗车行利润来自非洗车业务,如打一次蜡,人工和物料成本也就三四十元,一般收160元;好的店一个月卖10桶机油,能赚三四千元;偶尔帮客人维修刹车片等小毛病,一次收费三几十元,能被客人接受。 洗车行利润空间相对较大的一块是卖保险,店家与保险公司合作,如果能做到经理级别,提成可以达到35%,如买3000元保险就有1000元提成,但要赠送洗车、加油券之类礼品,实际一单3000元的保险能赚几百元。不过,只有那些连锁网点较多的洗车店,能凭借保险业务量拿到高折扣。 杨先生说,前些年有洗车行利用保险漏洞骗保,如故意将豪车划伤,拍照上传定损后,获得上万元赔偿,然后做做抛光等处理,车辆就可以恢复。不过,现在这一套行不通了,漏洞被保险公司堵住了。 杨先生说,这几个月正值雨季,洗车的人少,是洗车业最难熬的日子,许多洗车店亏损,硬撑着。 2019-06-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