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童年趣事丨王晨:“跟屁虫”与她的“小糖包”

 长河副刊的书架 2022-05-30 发布于山东

从孩提时代起,我就喜欢厨房里锅碗瓢盆叮叮当当的属于柴米油盐的“交响乐”。

跟在忙碌的奶奶身后的,除了她的影子,还有我这个小小的“跟屁虫”,奶奶为此头疼不已。

北方的雪是从不含糊的,大片的雪花肆意飞舞在天空,落下来,积成厚厚一层。

周围的所有植物、房子都穿上白色的“外衣”,整个变成白色的世界,纯洁又明亮。

腊月二十六蒸花馍,是我们那约定俗成的传统,寓意来年蒸蒸日上。

尽管下雪寒冷,村里女人互相帮忙的习惯也是不会改变的。

奶奶和她的老姐妹们围着大案坐成一圈,红豆、黑豆、木梳、剪刀……只需要这些工具,巧妇们手里翻飞,小小的面团就变成了灵动的“金鱼”。

我心里痒痒的,摇着奶奶的胳膊求她给我一块面,得到的结果无疑是拒绝。我又去厨房里求正在灶前烧锅的爷爷,他不搭理我。

我可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硬是缠了他半晌,爷爷最后给我舀了一碗面粉。

我把这面粉碗藏进外套里,赶紧溜进了房间。倒水、和面、撒点面粉防粘底、还要揉面,这和我玩的橡皮泥也没什么两样嘛!

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做得有模有样,一只肥胖的“金鱼”出现在了我的面前,就差个安个眼睛了。

我又像只小耗子一样溜到大案旁边,顺走了两颗小红豆,在我的“小金鱼”花馍上一按,我的金鱼花馍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虽然说样子是丑了点吧,但是等会蒸熟了肯定能吃嘛!

接下来,就是想办法把我的“小金鱼”护送进蒸笼里。

我把我的“金鱼”藏在外套下,像护送奇珍异宝一样小心。趁着奶奶不注意,我成功把“小金鱼”放在了蒸笼里。

看着不知情的爷爷把蒸笼放上大锅开始蒸,我心里像藏了一只快乐的小兔子蹦蹦又跳跳,开心极了!

后来的结果也是可想的——我的“金鱼”未经发面,最后以收获一团“死面疙瘩”结尾,气得我眼眶红红、眼泪直打转,委屈得鼻子酸酸、蓄满了鼻涕。

奶奶早已发现我的小动作,用白糖给我做了三角形的小糖包。

香软的面团裹着热乎乎、甜津津的糖汁,一口咬下,我便忘记了失败的“小金鱼”,忘记了寒冷的严冬,忘记了被朋友扯坏的小裙子,忘记了学校里没得到小红花的作业……

小小的我是一只快乐且粘人的“跟屁虫”,而奶奶的爱是一个个香甜可口的“小糖包”。

在爱的呵护下,我也成长为一个可以做好“金鱼花馍”的青葱少女。

原来,是“爱”,让每个平凡的时刻闪光。

■作者:王晨  ■编辑:王晓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