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现代文I篇:小说审美趣味主题阅读与答案(2022福州5月质检)
2022-05-30 | 阅:  转:  |  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小说的审美趣味是在小说家的小说观、文学观的视域下建立起来的故事表达形式。它以语言为建筑材料,以人物和故
事为基本元素,以时代和生活现场为背景,形成一个完整的文本架构。从人物到故事设计,从语言风格到叙事策略,从情节设置到整体结构,无不体
现着作家的审美趣味。小说因语言的形象、生动和诗意而被赋予艺术性和文学性;生活的滋味、跋涉的艰辛、情感的波澜,都可以成为小说语言里的
一道道风景,都可以写出超凡脱俗之美。好小说是天然的语言学教材和美育教材。宣于动感和诗意的句子,在平淡的行文里振聋发聩,在庸常世俗里
光芒四射,是所有好小说的共通特质。它们看似不动声色,却能在字里行间迸发出文学语言的独有魅力。这就是语言的堂奥。因为它们的大道至简,
唤起了读者的亲近感和认同感,或道出了世相,或揭示了哲理,或接近了真相,或反讽了现实,或提供了妙趣,或指引了方向,或开阔了视野,或开
启了心智,或拯救了灵魂,或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和语言表达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这般受益匪浅者,就是好小说的美育功能。在语言外壳的包裹下,是
行走在小说世界中的各色人物。人物与故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物产生事件,演绎故事。故事反映社会,表现人性。激情飞扬、生动曲折的故事
,逻辑严密地连接着跌宕起伏的人物命运,这是小说动人心弦的部分,也是读者牵肠挂肚的地方。而人物命运的背后,往往是对一个家庭、一个家族
、一个地方或一个国家的着力映射。一个经典的文学人物有着历久弥新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不会因岁月的久远而褪色,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暗淡。小
说的情节和细节,直接表现出作家的个人喜好,是低俗还是高雅,是粗鄙还是崇高,是颓废还是乐观,是作者狭隘的个人恩怨的宣泄还是对人类共同
价值观的表达,这是衡量小说家审美立场和思想情操的基本尺度。建立和坚守崇高的健康的审美立场,是作家应有的职业操守和道德情怀。只有这样
,才能洞察世界的风云际会和世道人心,也才能奏出与时代同节拍的黄钟大吕。一个有责任心和使命感的作家,会把它当成毕生追求的恒久目标。古
人认为“文章千古事”,这种追求传世之作的远大目标,尽管非一般作家所能企及,但它与中国传统文学观中的“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的审美传
统是一致的,至今都有积极的时代意义,而这个“道”就是人间正道上的思想感情,是与时代精神相符的价值观和审美观。(摘编自李春平《是灯盏
,是航标-—谈谈小说的审美趣味》)材料二:柳青是当代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性作家,对当代文学影响巨大,他的创作受到“史诗”这种文学观的
影响。这个影响,既有来自苏联文学的,也有来自中国传统文学的,如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司马迁的《史记》。在他的文
学观念中,不写纯粹个人的、小格局的东西,要写就写“大作品”。柳青的创作经验源于生活,他认为“生活在自己要表现的人物的环境中,对从事
文学的人是最佳选择”。对这种观念,路遥、陈忠实也深以为是。基于这种观念,柳青的创作是宏大叙事,他写人时,总是考虑到政治以及当时党和
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他的焦点对准的是集体,是新生活,是新制度,他的主题是“要歌颂这个制度下的新生活”,在制度、集体与人物特
别是个人的关系中,柳青的重心是在前者。路遥的小说,重在写个人的理想,个人在时代和生活中的受难与追寻,有时代的前瞻性和预见性。《人生
》中高加禄“走后门”进城,抛弃刘巧珍,受到强烈的道德谴责。路遥想为“进城”的“人生”寻求一个合理又合乎道德的解决方案,他把高加林一
分为二,变为《平凡的世界》的兄弟俩,老大孙少安守望家园,老二孙少平走出土地。《平凡的世界》是对《人生》的展开,它试图回答当时对《人
生》亦即农民进城提出的许多社会和道德问题,给当时无法解决的问题一个解答。路遥也许并没有清醒地认识到,他写的高加林、孙少平,他们高中
毕业,有了一定的文化,他们的思想已经被有限度地启蒙,他们想进城,努力进城,既是自然人性的真实流露——对自由的渴望,也是对城市生活所
代表的现代文明的向往和追求。现在,城乡二元对立已经被打破,农民进城,已经是正常的人生选择。人物命运特别是命运结局往往体现主题思想,
陈忠实的《白鹿原》通过人物命运形象地写出了传统乡土中国的解体。传统社会是“耕读传家”,“耕”解决的是生存问题,是人与赖以为生的土地
的关系,“读”是读“圣贤书”,解决的是思想和精神的问题,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问题,是子孙万代精神承续的问题。《白鹿原》以新旧两代生动的
人物画卷,艺术地展现了以“耕读传家”为命脉的农业社会、农耕文明在新时代暴风雨冲击中的崩塌过程和深刻嬗变,为读者提供了多向度思考的文
本。(摘编自那小利《现实主义:从柳青到路遥和陈忠实》)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语言、
人物、故事是小说审美世界的重要构成要素,读者可以从这些要素中感受小说家的审美趣味。B.小说语言具有能够唤起读者的亲近感和认同感并涤
荡其精神世界的作用,这就是小说的美育功能。C.作家柳青的文学创作观念,既受到外国文学的影响,又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学,还与自己生活经历
有关。D.路遥把高加林变为《平凡的世界》的兄弟俩,其创作动机是试图解答当时农民进城所面临的社会和道德困境。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
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的情节与细节关乎作家的思想格调,因此作家思想格调越高,小说情节设置与细节描写就越精妙。B.柳
青认为,文学创作不应该写纯粹个人的、小格局的东西,这说明其文学作品不关心个人层面的东西。C.是否进城是农民自由的人生选择、可见路遥
《人生》与《平凡的世界》里反映的时代是不自由的。D.从路遥以及陈忠实的创作经验可知,他们的作品既有时代性,也传承了柳青现实主义创作
的特点。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不符合“文以载道”观点的一项是()(3分)A.所有小说家创作时都有一个重要任务:建立自己
的小说审美趣味,最大限度地争取读者的情感共鸣。B.小说《人世间》内蕴深沉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表达了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与价值观念
。C.文学创作仅满足于自己所认识的生活小圈子,或者躲进自己的内心世界去搞创作,是不会有出息的。D.作品审美趣味低俗,立意狭隘,格调
低下,对社会缺乏洞见,与时代趋向和民族精神相去甚远。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5.柳青、路遥与陈忠实都是当代现实主义
文学的代表性作家,请结合材料从“审美趣味”的角度评析他们创作的异同之处。(6分)【参考答案】1.B2.D3.A4.先指出小
说的人物、情节、结构及语言等要素体现了作家的审美趣味,提出论述话题;接着从语言与人物故事角度,进一步论述了小说审美情趣的具体原因与
表现;最后指出建立和坚守崇高的健康的审美立场,是作家应有的职业操守和道德情怀。5.①同:他们的作品都具有崇高的审美立场。②异:他们
的创作从不同的角度体现各自的审美趣味。柳青是通过作品的宏大叙事,路遥借助于作品的思想主题,陈忠实则是关注人物命运来体现了他们各自的
审美趣味。【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文本信息的能力。B.“这就是小说的美育功能”错误,原文是“就是好小说的美育功能”,选项
缺少“好”这一修饰词。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观点态度的能力。A.“因此作家思想格调越高,小说情节设置与细节描写就越精妙”
错误,强加因果,原文是“小说的情节和细节,直接表现出作家的个人喜好,是低俗还是高雅……这是衡量小说家审美立场和思想情操的基本尺度”
。B.“这说明其文学作品不关心个人层面的东西”错误,原文是“在制度、集体与人物特别是个人的关系中,柳青的重心是在前者”,是更注重制
度、集体,不是不关心个人的东西。C.“是否进城是农民自由的人生选择,可见路遥《人生》与《平凡的世界》里反映的时代是不自由的”错误,
强加因果,于文无据。原文是“他们想进城,努力进城,既是自然人性的真实流露——对自由的渴望”“城乡二元对立已经被打破,农民进城,已经
是正常的人生选择”,没有提到“自由的人生选择”。并且由此推出“路遥《人生》与《平凡的世界》里反映的时代是不自由的”也没有依据。故选
D。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和论据的能力。“文以载道”中的“道”就是人间正道上的思想感情,是与时代精神相符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可见“
文以载道”意思指文章是为了说明道理的,是与时代、道理相关的。A.“建立自己的小说审美趣味,最大限度地争取读者的情感共鸣”强调审美趣
味,与道理、时代无关。故选A。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行文脉络的能力。材料一第一段直接提出观点和要论述的话题:从人物到故事设计,从
语言风格到叙事策略,从情节设置到整体结构,无不体现着作家的审美趣味。由“小说因语言的形象、生动和诗意而被赋予艺术性和文学性”“好小
说是天然的语言学教材和美育教材”等句可知,第二段从语言的角度论述小说审美情趣的具体原因与表现;由“在语言外壳的包裹下,是行走在小说
世界中的各色人物。人物与故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等可知,小说第三段从人物故事角度进一步论述了小说审美情趣的具体原因与表现。由“建立
和坚守崇高的健康的审美立场,是作家应有的职业操守和道德情怀”可知,结尾总结全文,指出作家应当建立和坚守崇高的健康的审美立场。5.本
题考查学生概括筛选信息的能力。相同点:由“在他的文学观念中,不写纯粹个人的、小格局的东西,要写就写‘大作品’。柳青的创作经验源于生
活,他认为‘生活在自己要表现的人物的环境中,对从事文学的人是最佳选择’”。对这种观念,路遥、陈忠实也深以为是”可知,路遥、陈忠实、
柳青都有相同的审美立场——写“大作品”,即他们的作品都具有崇高的审美立场。不同点:由“他的创作受到‘史诗’”这种文学观的影响”“在他的文学观念中,不写纯粹个人的、小格局的东西,要写就写‘大作品’”可知,柳青通过作品的宏大叙事。由“路遥的小说,重在写个人的理想,个人在时代和生活中的受难与追寻,有时代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可知,路遥侧重借助于作品的思想主题。由“人物命运特别是命运结局往往体现主题思想,陈忠实的《白鹿原》通过人物命运形象地写出了传统乡土中国的解体”可知,陈忠实则是关注人物命运来体现了他们各自的审美趣味。1
献花(0)
+1
(本文系小窗悦读图...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