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不进位加法 人教版
2022-05-30 | 阅:  转:  |  分享 
  
《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基于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践行“构建小学数学自主核心课堂”的内涵与理念,从学科素养角度思考学生的能力培养,追求认
知生成的课堂,实现学生自主发展。本课的教学将不进位加法的口算与笔算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口算感悟笔算的算理和算法,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自主
学习,借助小棒的操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竖式的写法,体会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清楚地感受到竖式计算的过程。[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2页第13页例1、2及练习二配套练习。[教学目标]1.借助小棒的操作,使学生理解不进位加法的算
理及竖式的写法,并能正确、灵活地计算。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不进位加法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感受到
不进位加法的口算与笔算有着密切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竖式计算的书写格式。难点:掌握笔算的计算顺序。[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回忆复习,明确算理口算热身:口算下列各题。25+2=5+31=7+21=2
5+20=50+31=70+21=学情预设:学生可以正确口算。[设计意图:经过口算练习,回忆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
启发学生思考不进位加法竖式计算的方法。]探究不进位加法,竖式笔算的方法(一)借助小棒,感悟算理提出问题:出示主题图,请找出其中的数
学信息,你能提出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吗?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你能口算吗?学生思考,口头列式,
并进行口算,表述口算的方法。学情预设:学生可以正确列式,并进行口算。[设计意图:本环节中让学生先进行口算,为理解笔算算理和算法做好
准备,在交流算法的基础上加深对相同计数单位的数才能相加的认识。](二)结合自学,探究新知1.自学教材第12-13页,充分利用学具加
深理解。教师提问:在用竖式计算35+2的过程中,35写在哪里?2写在哪里?个位上是如何算的?十位呢?学生阅读并学习算法。学情预设:
学生在之前口算学习的基础上继续思考,发现个位和个位相加,由此知道在竖式计算时,2应该和5对齐并相加。借助小棒演示,掌握竖式计算的算
法。借助小棒演示,理解不进位加法竖式计算的算理。学生感悟:单根小棒和单根小棒合在一起,所以个位和个位对齐并相加。十位上的数字直
接落下来。[设计意图:借助小棒的演示,让学生在直观操作的体验中理解算理,感悟算法。直观地感受到写竖式时要个位与个位对齐,计算时要先
把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三)巩固练习,掌握新知1.完成数学书12页做一做1题。学生经过练习,体会个位与个位对齐,初步感受
竖式计算从个位算起。2.学生完成数学书12页做一做2题。学生经过练习,感受到利用竖式计算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设计意图:安排做一
做中的两道练习题,充分利用书上练习,巩固个位与个位对齐,相加的计算方法,特别是5+43这一题,重点突出如何列竖式特别是如何对位的问
题。](四)加深学习,熟练掌握1.还有同学提问: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你会列式吗?你能口算出结果吗?学生尝试列式
并口算。学情预设:35+32的口算一部分同学可以口算出结果,还有一部分同学可能不能口算出结果。从而引导学生当无法口算的时候,可以尝
试笔算。2.教师提问:如果用竖式计算,该怎样写呢?先自己尝试一下,写一写。该怎样计算这个竖式呢?请结合小棒的演示,说一说。学情预设
:学生经思考发现,单根小棒和单根小棒合在一起,整捆小棒和整捆小棒合在一起,所以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
。在计算时个位和个位相加,十位和十位相加,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思考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竖式时要注意什么?学生归纳出相同数位
对齐,相同数位才可以相加。[设计意图:例2与例1内容联系紧密,学生在学习例1已经积累了经验,很容易发生知识的迁移,完成例2的学习,
同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相同数位要对齐的道理。]巩固训练,完善认知1.完成数学书第十三页做一做两道题。进一步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2.
完成改错练习,强化在进行竖式计算时要做到相同数位要对齐。3.完成数学书练习二第三题,使学生能用竖式计算解决问题。[设计意图:利用书
上练习,巩固不进位加法竖式计算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笔算加法的模型。形成用笔算加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四、课堂小结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
不进位加法竖式计算的方法,在竖式计算中我们要注意什么?你还记得我们是怎样计算竖式的吗?学生:我们知道了在用竖式计算的时候,相同数位要对齐;在计算的时候要从相同数位相加。[板书设计]不进位加法相同数位要对齐。相同数位相加。
献花(0)
+1
(本文系新智慧教育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