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眼下服装业怎么赚钱?改行

 文刀米 2022-05-30 发布于江苏

眼下服装业怎么赚钱?

改行。

不算段子。

文帅,我一位业内朋友,去一个产业园拜访,同桌吃饭一半都是老服装人,一个个介绍的时候,产品全都不是服装,搞医疗保健去了。

他说起这事时我俩哈哈大笑,随即忍不住连连叹气。

可能又有人要说我负面了,我的想法是,了解真实的状况,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过于乐观估计,其实反而影响企业做准备。

无论怎么分析今年的市场都没有更多选项,所以想写点接地气的内容,多搜集一些真实的状态,好的、坏的各种信息,尽可能找到一些办法,换一个方式来促进业内交流吧。

前面提到的文帅,纺客传媒的负责人,旗下是纺织面料、印染、数码印花、服装专业媒体,做专业会展,还做直播卖货、跨境电商,从前道到后道每个环节均有涉及但角色略有不同。每年,他都会去全国各地的产业园区拜访客户,往常,每周往返于杭州与上海,恰好在3月9日,上海疫情大爆发之前离开上海开始出差,南边跑了一圈,至今仍然留在杭州,无法回到上海家中。好处是,至少他出来了一圈,算是一线接触南边的服装业。

我请他聊了聊他一路走访的情况,好坏兼有,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些想法。

以下用第一人称表述他的内容,之后有一些其他信息汇总:

我3月9日离开上海去台州出差,那边做缝纫机、家居服、童装的比较多。

有个隐形冠军,做ODM的童装工厂,每年出货大概三四百万件,给线下品牌供货,今年基本腰斩,就打算做线上,开始做抖音,也还是很难,工厂单要做直播没有想象中容易。做线下的以为做线上好做,其实线上也难。

之后去柯桥,参观了跨境电商产业园。除了海外政策影响,现在上海疫情对跨境的物流影响太大,还有俄乌战争影响也很大,之外没有更多信息。

从柯桥回杭州的时候,上海疫情已经很严重,尽管我离开早已满14天,但是健康码带星了,要求隔离3天,每天做核酸,之后允许离开。杭州政府真的很牛,每次出来几十例很快就克制住了,也没有怎么封,流通性比较好,五一时我在西湖边看到还是那么多人。

之后去深圳拜访了不少企业。先去大浪小镇,有一家企业在南油有四个档口做批发,另外也有自己的品牌,原先生意很好。前几年大浪镇要做形象店,让园区里的公司入住,许诺了一些优惠政策,比如免几年房租等等,好多品牌入驻了,今年不再给这些优惠,说是**花了太多钱。一些以前入驻的商户就要撤,包括我说的这个品牌今年要全面收缩,档口都不要,砍掉线下,打算在杭州一个园区做个几百平的直播基地。

了解下来,今年真正赚钱的是做香云纱的朋友,他旗下有三大产品线,一个是香云纱,一个是国潮,一个是文艺,香云纱最赚钱,据说他家是南油到现在为数不多还能赚钱的档口。他的产品很漂亮,香云纱一般给人感觉老气,版型宽松,但他做的西式剪裁,版型很好看,香云纱做男装也好看。另外,他们在微信视频号做直播,不是做C端,是针对原有批发客户,现在大家都不太方便跨省,就用这种方式继续全国客户的订货。

我们自身业务包括直播卖货,了解到的数据是视频号直播卖货中最畅销的类目就是真丝香云纱,因为视频号粉丝群年龄偏大,40-50岁以上的女性占70%,跟以前的西瓜视频有些像,她们比较喜欢买真丝类服饰。

现在直播卖妈妈装卖得很好,但是给人的感觉不入流,没有大品牌参与,都是档口、没有名的小品牌。妈妈们不怎么退货,退货率低不少。抖音上有个直播老年男性服装的很火,虽然表现形式low。

深圳有两家硬核科技企业效益不错,服装给人的感觉是传统型企业,与高科技关联不大,这次去的两家打破了我的认知。

有一家做RFID柔性标签,创始人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教授博导团队,搞技术开发很厉害,技术部分我解释不太清楚,作用是:进出仓储要统计服装数量,以往用的RFID标签,他们用的柔性标签,像双面胶一样贴上去很简单,成本可以降低很多。服装只是它应用的行业之一,也可以用在像食品等各个行业,不过主推行业是服装。

还有一家做软件的公司,这家公司以前做数码印花机的板卡,慢慢从板卡到软件到系统,系统服务于数码印花厂。数码印花的优势是做柔性快反,这个系统可以让数码印花工厂内部先快起来,如果工厂内部各个部门不协调、数据不打通就没法快。我觉得这个挺有前景,数码印花很受关注,一来相对更加绿色,耗水量比传统印花少,二来柔性供应链,不管是电商还是跨境电商都用得多,shien35%的订单是数码印花,这是前年的数据。如果通过这个系统将很多数码印花厂联网的话那就很厉害了,随着国家宏观政策鼓励“脱虚向实”,有硬核科技的企业在当下和未来会迎来黄金年代!

我们自己的业务,媒体这块比以往更好,行业不好的时候,专业媒体和展会都还比较好,去年的展会挪到今年7月开,挪了一次又一次。招商早就完成了,现在每天还有人在定展位。这两年做展会看天吃饭,就怕又出点什么事情。

有个朋友跟我开玩笑说,今年就把公司关了吧,至少没有压力,不然一睁眼就是成本。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信心,不敢投资,不敢投入。

------------

坏消息遍地,但确实不全是,也有他提到的科技公司,典型的切中市场需求,产品硬。另外香云纱好卖也极好理解,我这两天路过南京的1912,因为是工作日的上午,基本空空荡荡,没什么人,但是其中有两家连锁餐饮店几乎每个包间都有人,我能隔着外面的玻璃看到,全是老爷爷、老奶奶在聊天、喝茶、打牌。上个月,小区一位衣着很普通的大妈邻居问我,在商看不到影儿和陶玉梅,她以前很喜欢买,买了好些。老年群体恐怕是眼下最有心情花钱的年龄层了,退休工资稳定,甚至部分每年略有增长,我家每周都在买衣服的只有我妈,市场的压力对他们影响相对小。但是似乎愿意在这个群体花心思的品牌很少,要么是保健类的骗子,要么是老年旅游团,要么就是不太入流的时尚类品牌,反正市场有空缺。

在一个群里看到有业内人士议论,上海疫情结束后会不会很多服装品牌搬到其他地方,也许吧,或者说至少有备用方案。不同城市对待疫情子执行力上会有些不同,有的地方层层加码,有的地方处置得快准狠,尽可能保经济,比如文帅提到的杭州,那么如果出现品牌转移潮,有些城市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尤其再结合当地的产业基础,会更加明显。

我猜大品牌是否已经开始根据各地防疫情况分析物流,仓库设置在什么地方,或者遇到极端情况怎样尽可能减少损失。前段时间南京疫情,其实时间很短,没多久就结束了,但是快递在很长时间没有百分百畅通,发货地正常、收货地正常依旧有可能因为中转城市有问题而快递不到,我疫情期买的一件优衣库家居服,是从广西发货的,要么是物流造成,要么是调货。研究这个,得人力结合科技,搞出最优化方式的会好很多。

好友苗苒封控在上海期间一直努力做新一季的产品开发,原本要参加的showroom遥遥无期,但是好在封禁前秋季新款的拍摄出了白背景版,至少可以发给一部分客户先看。虽然今年上半年生意难做,但他的合作店铺中,有两家销售很好,一家在义乌,一家在许昌。据他说,义乌那家店最神奇,采购量非常大,简直是发什么卖什么,因为卖得太好,现在主要就卖他的品牌。那家买手店的老板以前卖国外的设计师品牌,单价高,客群粘性高,众所周知义乌有钱人很多,在改卖价格比原先产品稍便宜但设计不差的本土设计师品牌后,量更大了。不过,我们都认为这家店不具有可借鉴性,老板优势过于明显,不过,二、三线城市确实值得设计师品牌注意,尤其那些具有产业基础、商业基础(有钱)的地方。另外就是,原创性、辨识度,放到哪个时期都好使,都是竞争力。

对于一线城市来说,核心商圈的店铺和商场的优势是不是在进一步衰退?疫情的原因,有的地方对待进入商场的防疫要求较高,再加上回款慢,以前没事,现在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影响还是很大的。居民较多的带一定社区性质的商圈,成本低不少,人流量稳定,防控影响低于商场,有现款,如果不是带有宣传性质的店铺,这类地点反而可能更赚钱。当然,也要看品牌风格。

眼下服装业怎么赚钱?不妨思考另一个角度的“改行”:复合业态。苗苒已经在着手这个事情,筹备的新店会加入另一个领域的原创产品,但调性匹配,具体保密。这不算新鲜话题,但是真正融合得好的很少,很多1+1没有=2,基本<2,或者增加成本,说明复合得不对。但这个方向是可以探讨的,尤其在眼下。

上海这波疫情结束,肯定会迎来一波消费小高峰,既要准备好迎接小高峰,也要注意尽量别投入太多成本去支撑这种高峰,要警惕做得多亏得多的情况。市场差最主要的原因不是没钱,是没信心,只要信心回来了,市场还是有快速复苏的希望,暂时看有缓和。

今天也有听到好消息,我的一位原本专注线下的甲方上个月拼命做直播,终于有了非常稳定的收入,至少能打平,挽救了线下的亏损,这在4月真不容易。

记录得很散,也没啥文章结构可言,就想着罗列些接地气的信息,万一有用呢。欢迎留言探讨,近期这种稿件还会有。

熬一熬,往前冲。

近期推送

设计师老王封控在上海工作室的59天》记录

Hedi Slimane如何在骂声中让“Celine卖出20亿欧元”?》分析

恐怕LVMH难如愿:这波疫情后中国顾客会冲回奢侈品店?

爱豆要做潮牌喊我当顾问,但他公司只想割韭菜》没看完的叉出去

国潮的下一波是新中式吗?》专访

李宁,还是安踏?》分析

张艺谋的中国美怎么又行了?》怎么写得这么好

用“阴间风格”对抗这个世界的崎岖》一定要看到最后

萌,依旧很值钱》分析

“半年内,50多家投资机构找我”》文字访谈录第二篇

关于Balenciaga的严肃评论:对抗与隐匿的因果》近期最喜欢的时装评论,比较能代表我的水准,哈哈哈哈哈

谁是下一个中国时尚业巨头?》近期最喜欢的一篇分析

清代第一“潮牌”主理人有多牛》非常小众的宝藏艺术家

Balenciaga的审丑与审美》根据我在中国丝绸博物馆讲座内容修改的稿件

欢迎转发朋友圈,转载联系后台

在公号回复商务合作查看相关明细


是本人,不接受反驳

文刀米,媒体人、策展人、设计顾问,曾获中国时尚大奖年度最佳时装评论员。

自我包装完毕。

其实就是一个喜欢写稿、设计、画画、沉迷于自己厨艺无法自拔的吃货,在避免社交方面也有很强的功力。

微信公号:文刀米

 微博:文刀米呀  

联系:mina516@163.com

另有一堆同步更新的平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