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传说:匈奴下战书:天心取米,汉朝小吏每字添一笔,匈奴便退

 共同成长888 2022-05-31 发布于广东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出现于六千多年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迄今为止持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

汉字的演变

在文字产生之前,古人靠结绳记事。人们用不同粗细的绳子,在上面结成不同距离的结。这些结有大有小,每种结法、距离大小以及绳子粗细表示不同的意思,其目的都是为了把部落的风俗传统和重大事件记录下来。

传说在黄帝成为古代中原部落联盟的领袖之后,中国便进入了部落联盟阶段,联盟之间外交事务日益频繁,所以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各盟联共享的交际符号,于是黄帝便把这一工作交给了他手下的史官仓颉。

接过这个任务后,仓颉呕心沥血数十载,搜集、整理流传与先民中的象形文字符号,又仰观奎星环曲走势,俯看龟背纹理、鸟兽爪痕、山川形貌和手掌指纹,并根据这些事物的形状创造了象形文字。

“仓颉造字”的故事,早在两千多年前便溶入了中国人的血液中。东汉时期著名文字学家许慎便在《说文解字序》中说:“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汉字出现后,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历程,从最早的甲骨文、金文,到后来的篆书、隶书,直至发展到今天的楷书、草书、行书阶段。

它的每一笔一划,都凝聚着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每个汉字的背后,几乎都有一个不同寻常的故事。

汉字起源于图画,方块形的字体本身就是天地山川等自然万物抽象的再现,也是中国人思维创造能力的体现。它就好像是一幅历史文化图,里面有形象,有故事,更有古代先民造字时的思考和认识。

正因为汉字结构的复杂多样性,所以围绕着汉字产生的历史故事也很多。这些故事,可以让我们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与智慧。“天心取米”就是一个有关汉字的有趣故事。

“天心取米”是啥意思?

自刘邦建立汉朝之后,北方的匈奴政权经常南下威胁汉朝的统治。刘邦曾亲自率兵征讨匈奴,但不想却陷入了匈奴人的包围圈,险些成了匈奴人的俘虏。后来刘邦不得不采取与匈奴和亲的政策,换取北方边境的和平。

“和亲”是在匈奴强悍而汉朝衰弱的形势下无可奈何的选择。从那以后,西汉王朝经过几代人的休养,国力强盛逐渐起来,而匈奴的实力则渐渐衰退。

到了汉武帝时,国力鼎盛,汉武帝有了准备彻底解决匈奴问题的雄心。但匈奴人仍然用老眼光看待汉朝,认为只要稍一恐吓,汉朝政府就会和之前一样,把大批的黄金美女乖乖送给匈奴。

话说这一年匈奴国内遇到干旱,匈奴的单于又想敲一下汉朝的竹杠,解决一下国内的经济危机。但这位单于又不知道当时汉朝的军事实力到底如何,就想试探一下汉朝的实力。

所以他派了一位使者给汉武帝送来了一封国书,上面只有四个汉字:“天心取米”。

面对这四个无头无脑的汉字,汉武帝研究了半天,也没弄明白是个啥意思。他又传来了以智慧出名的东方朔一起研究,但东方朔看了也是云里雾里,不知其意。

出于面子,汉武帝不可能告诉匈奴使者:我汉朝无人,看不懂你们的国书,你来给我们解释一下吧?为了大汉的颜面,汉武帝便先让人安顿好匈奴使者,一面张榜招贤,寻找能看懂这封四个字国书的能人。

榜文贴出去不久,一个名叫何塘的小吏便揭下了榜文,说自己懂这四个字的意思,要求面见汉武帝。

正在着急的汉武帝一见有人揭榜,自然大喜,忙让人把何塘带到自己的面前,询问这“天心取米”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何塘告诉汉武帝,这“天心取米”其实是匈奴人对汉朝政府下的一封战争威胁信。这“天心取米”中的“天”字,指的是“天朝”,也就是汉朝;“心”字指的是汉朝领土的腹地中原,因为中原地区一直是汉王朝的心脏地区;

“取”字的意思好理解,就是自己来拿,特指不用告诉主人的那种“拿”;“米”字的表面意思是食物和财货,也可以代指圣上。

“天心取米”四个字连起来,就是匈奴人威胁汉武帝,即将对汉朝用兵,侵占大汉的疆土,夺取汉武帝的皇位的意思。

“加一笔即可”

汉武帝那个暴脾气,哪里受得了这种羞辱?听完何塘的解释,汉武帝“腾”地一下就站了起来,双目怒睁,满脸通红地大叫道:“岂有此理!我没去找匈奴人的麻烦,他还先惹起我来了!快宣卫青、霍去病来,一定要好好教训一下匈奴人!”

见汉武帝如此生气,何塘微微一笑,对汉武帝说:“皇上,匈奴人这封国书毕竟没有正式向我朝宣战,皇上您也没有做好战争前的准备,如果贸然开战,不一定有必胜的把握。

既然他们不自量力,和咱们玩文字游戏,依小臣之见,不如咱们以其人之道,还施其人之身,咱们也和他们玩个文字游戏,先警告他们一下,如果他们还不知死活,一意孤行,那咱们再发兵不迟。”

汉武帝毕竟是个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也知道在没有做好战争准备的情况下贸然开战,面对匈奴人的骑兵,的确没有必胜的把握。于是他俯下身子问何塘:“那依卿之见,这封信该怎么回复呢?”

何塘拿起匈奴人的信,对汉武帝说:“这个容易。只要在他们的信的每个字上都加一笔便可。”

汉武帝听何塘这样说,倒也来了兴致,对何塘说:“每个字加上一笔即可?那爱卿便速速加来,给朕看看!”

何塘不慌不忙地拿起毛笔,在"天"字中间加了一竖,变成了一个"未"字;在"心"字的右边两点中间加了一撇,变成了一个"必"字;在"取"字左上头加上了"乛 ",变成了一个"敢"字。

最后又在"米"字上部加上一横,变成了一个"来"字。这样一加,匈奴的"天心取米"四个字就变成了"未必敢来"四个字。

汉武帝看到何塘这种魔术般的操作,以及改过之后的气吞山河的“未必敢来”四个大字龙心大悦,连忙派人将匈奴使者召上大殿,将改好的这封“国书”扔到匈奴使者的脸上,让他把这四个字带回匈奴,并转告匈奴单于:我大汉天子早有准备,我谅你匈奴人也“未必敢来”,即使来了,也没有你们什么好果子吃!

匈奴单于其实早就在战场上吃过汉武帝的亏,因为之前卫青、霍去病就曾多次大败匈奴,还收复了被匈奴人霸占多年的河西走廊地区,所以他们这才不敢贸然兴兵犯境。

这次看到汉武帝又识破了他们的诡计,用轻蔑的口吻嘲弄他们"未必敢来",想来汉朝早有防备,还是老老实实地呆着算了。就这样,一场即将发生的战争,被何塘的几笔给消弥于无形之中。

汉字流传下来的故事

这个故事在史书上没有任何记载,在民间流传的时间也并没有很长的时间,因为明眼人从汉字的演变过程中,很容易看出这个故事的破绽。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对当时六国的文字和度量衡都进行了统一,把“小篆”当成全国通用的文字。这种文字直到西汉末年才逐渐被“隶书”所代替。

在汉字漫长的演变过程中,经历过几次重要的事件。一是秦朝以小篆统一了文字,二是从篆书演变成隶书的“隶变”,隶书强化了汉字的记号功能,削弱了象形功能,成为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再后来,隶书逐渐演变,到了汉末、三国时期更趋简化,形成了横平竖直的楷书。现代印刷的宋体、黑体、仿宋等字体都属于"楷书"。

汉武帝时期,官方使用的文字是“小篆”,它的字体和现代汉字相比有很大的区别。只要我们看一看小篆中的“天心取米”四字和“未必敢来”四个字的写法,就会发现它们在书写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并不会因为添一笔就变成另一个字。

“米”字上部加上一横,如何能变成繁体的“来”字?并且“取”的右边是个“又”,而“敢”的右边也不是“又”字。

但是汉字的独特之处在于每个方块汉字都好像是一幅历史文化图,里面有形象,有故事,更有古代先民造字时的思考和 认识。所以历朝历代以来,关于汉字的趣味故事层出不穷。而这些故事的产生,对于学习汉字的每一代中国人文学常识的积累也是大有帮助的。

汉字起源于图画,方块形的字体本身就是天地山川等自然万物抽象的再现,也是中国人思维创造能力的体现。汉字背后的趣味故事,能让每一个学习汉字的人更直观地感受和领略到汉字的艺术。

王安石是宋朝有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有一天一位不出名的南方诗人拿着自己的诗请他指正。这位诗人的诗中有这么两句:“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

王安石看了这两句诗后,感觉问题很大。明月怎么会叫,黄狗又怎么会跑到花心里呢?这不是不通吗?于是他就自作主张,把这两句诗改成"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荫"之后,退还给了那位诗人。

后来王安石被贬后,有一次去南方游玩,却意外地发现在南方,"明月"是一种鸟的名字,飞起来在空中叫的声音特别好听;"黄犬"是一种虫的名字,它一到夜晚就卧在花心里。

这时他才想起当年那位诗人的诗,感觉自己太过于自作主张了,连忙写信给那位诗人,就自己当年的改动道歉。

民间有关汉字的故事很多,这些故事对于中国人学习和掌握汉字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也是它们能一直流传到今天的原因。

相传古时候有个好色的秀才,一次出门游玩时看见一位貌美的少女在木桥上淘米,便不怀好意地吟起了一首诗:“有木便为'桥’,无木也念'乔’;去木添个女,添女便为'娇’;阿娇休避我,我最爱阿娇……”

少女心里十分厌恶秀才这种登徒子,于是也毫不客气地回敬道:“有米便为'粮’,无米也念'良’;去米添个女,添女便为'娘’,老娘虽爱儿,儿不敬老娘……”秀才讨了个没趣,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这个故事通过秀才与少女的对诗,既将汉字的“形声”的特点生动形象的解释出来,又能增加孩子们学汉字的兴趣,所以它们才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

汉朝的豪情和实力

“天心取米”虽然是后人杜撰出来的民间故事,但其背后却也有一定的真实的历史背景,那就是在汉武帝时期,的确是不怕匈奴人的。

在汉武帝之前,汉朝的几任皇帝为求得与匈奴的和平,都采取了与匈奴和亲及“通关市”的妥协政策。这些带有屈辱性的退让,只能换来短暂的安宁,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匈奴继续掠夺的欲望。

所以,随着国力的增强,到了汉武帝时期,他决心改变这种现状,争取真正的安宁。

汉武帝登基后,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实行“推恩令”以削弱地方势力;经济上实行盐铁官营以增加战争物资储备,军事上加强骑兵部队的建设,为全面反击匈奴创造了条件。

元朔六年,汉武帝命卫青为统帅,率10 万骑寻找匈奴主力决战。此役,年轻的霍去病率 800 骑,孤军追敌数百里,斩杀匈奴军 2000 余人,俘获匈奴相国等重要官员。

元狩二年,汉武帝又命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率军进攻河西。霍去病经过激战,杀死匈奴二个王,消灭匈奴军三万余人。

汉军不仅收复了河南地区,消除了匈奴对京师长安的直接威胁,还逐步攻占了河西走廊地区,打通了汉通西域的道路,并实现了断绝匈奴与西羌的联系的战略目标,汉军已至此完全掌握了战场上的主动权。

为了彻底歼灭匈奴主力,元狩四年汉朝又在漠北地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漠北之战。在这场战役中,汉朝由卫青和霍去病分别统领一个战略集团,分别从定襄和代郡两路北进,寻找匈奴人会战。

卫青出塞后,率主力直扑单于大营,以数千精骑向单于军发起猛攻。一场混战之后,匈奴人大败,单于率数百骑向西北方向逃去。卫青追至真颜山的赵信城,在歼灭匈奴军近两万人后,胜利班师。

霍去病部则出代郡北进,尽歼匈奴左贤王部精锐部队,俘获和斩杀匈奴7 万余人。之后霍去病乘胜追击,兵锋直抵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东的狼居胥山后凯旋而还。

漠北之役中,汉军共歼匈奴军 9万余人,造成了“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的局面,匈奴从此无力再大举南下,汉朝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天心取米”虽然只是一个民间故事,但它产生的背后,是汉朝那种“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情和实力。

结语

这个故事说的是距今二千多年的事,和当时相比,今天的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中华传统的某些原则依然有效,例如“战与和”的辩证关系。

虽然“和平”是中国人的根本追求,但“战”是能够保证“和平”的手段,我们不该忘记,在必要的时候,没有强有力的国力保证,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保证,谁又能担保某一天,某些国家不会打起我们的主意,又给我们送上诸如“天心取米”这样的威胁信呢?

我们又有没有汉武帝那样的气魄,告诉他们,你们“未必敢来”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