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说”开栏语 ![]() 李先生今年46岁,确诊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近二十年,3年前出现了肝硬化,但由于平时没什么不舒服,也没有定期复查及监测肝脏情况。 近期他觉得胃口没以前好,面色也变差了,整个人觉得很疲惫,他还以为是工作压力太大了,想着忙完这段时间好好休息一下就好了。这天难得准时下班,想着犒劳一下自己,便约同事一起聚会吃饭。李先生一开心,便多喝了几杯酒。酒过三巡,突然觉得肚子剧烈疼痛,哇的一声,竟吐出一大口鲜血。这可把同事给吓坏了,赶紧将他送去医院急诊。医生见状当机立断,马上行急诊胃镜检查。 内镜医师很快就找到了出血点,结合病史及辅助检查,考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于是快速采取了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止血。 术后老李感到不解:“我怎么突然就大出血了呢?”医生耐心地解释道:“您以前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肝炎进展会导致肝硬化,随之而来的就是食管、胃底、腹壁及直肠等部位的静脉曲张。这次大出血就是饮酒诱发原本曲张的食管静脉破裂出血。”李先生听后心有余悸,明白自己算是在鬼门关上走了一趟,表示再也不敢碰一滴酒了,以后一定定期复查。 ![]() ![]() ![]() 肝硬化是一种由不同病因长期作用于肝脏所引起的慢性、进行性肝病,常见的病因多种多样,主要是病毒性肝炎,是肝硬化发生最主要的病因。其他病因还包括长期大量饮酒所致的酒精性肝病、寄生虫感染又或是长期服用肝脏损害的药物等都可以导致肝炎逐渐演变成肝硬化。 肝硬化的早期,可以没有任何不适,也可以表现为食欲减退、疲倦乏力、消化不良、拉肚子等不典型的症状,症状如同慢性肝炎、慢性胃炎,往往难以单单从临床表现进行鉴别。随着疾病的逐渐进展,症状逐渐加重,特征性的表现为出现腹水,还可能出现发热,牙龈、鼻腔出血,体重减轻等症状,需要及时至医院就诊,定期门诊复诊,必要时住院治疗。 如果肝硬化患者出现呕血、解柏油样的黑色大便、短期内腹水迅速增加、腹部剧烈疼痛,又或者原本清醒的患者出现计算能力下降、性格改变、行为异常,均需马上送往医院及时救治。 ①生活调摄 肝硬化本身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需多吃高维生素、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牛奶、豆浆、蔬菜、果汁,可增加一次宵夜。饮食上还应注意尽量控制水分、盐分的摄入,切忌饮酒。早期肝硬化患者工作强度不宜过大,注意休息,如出现病情加重,需卧床休息,及时医院就诊。 ②膳食调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