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月第四周事故通报:怎样做,伤害事故永不再来!从遵章守纪、规范行为做起!

 21楼楼主 2022-05-31

(本文共1186字,约需要阅读6分钟。“知道”很重要,然后就去做!)


5月22日还有一女子驾车坠河,不幸遇难。

我们需要汲取的教训和采取的预防措施:

1、通过网络查询一周内天气预报,提前做好预防准备。

2、每天接收天气预报,根据天气情况安排生活和工作

3、家住在江河边的人,或去有江河的地方驾车旅游,一个是在车里预备可以轻松击碎玻璃的器具,还要准备救生衣之类的应急物品。一位网友家住河边,他说他车里长期放着一个纯净水桶,以备不时之需。

4、查看租住的房屋结构,并询问房东和邻居往年雨季的情况,以及暴雨前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村里老人见得多,知道的预防应急方法也多。

5、了解当地政府应急联系方式及应急疏散集中庇护点在哪里,以便紧急时可以更快的脱离危险区域。

五月份最后一周,因水死亡人数达21人,且大多发生在南方;而四起火灾事故均发生在北方,与当前北旱南涝气候相吻合。工作在南方的就要关注防汛防涝防雷电措施的落实。

雨季到了,预防坍塌和雷电措施——

 详情请参考2021年编写的《雨季到了,边坡防坍塌措施做好了吗?

 防雷电,详情请参考《雷雨季节到了,这些防雷击措施你知道吗?

北方天干物燥,在北方工作的,要做好防火措施,对动火作业加强措施管控。在规定的地点进行切割、打磨等动火作业,清理动火点周边及下方的易燃物,在动火点设置监火员并配备相应的灭火器材,安排消防人员在下班前后十分钟内对动火点进行“隐火”排查,这些措施落实到位,基本上是可以避免火灾的。

隐患难除,风险难控,事故频发,我们怎么办?遵章守纪,按照程序做事,就可以将隐患排除或隔离,风险就可以得到有效管控,当好自己岗位安全的第一负责人!

还是这句话:

进入生地,想一想古语:“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危邦不入,乱邦不居”总会有避险的方法。

对于防范自然灾害和各类事故,关键是“提前”,重点在“准备”!

唯有按照程序和规则做事,并养成这样的思维和行为习惯,才能“安安全全的工作,平平安安的生活”!

安全——是知行的结果!

平安——是行为的回报!

我是安全人,相信只要好好做安全,努力来分享,持续做传播,一定有人会因我而安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