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台湾高中国文教材范文《送别》

 细雨青衫 2022-05-31 发布于重庆

台湾高中国文教材范文

图片

       轻轻折下一枝柳,浅浅的孤寂从缺口处向上生长,向下札根。清风拂过,如罅隙渗入了泉水,是冰冷的深刻,亦是难言的存在,如同送别者在原地久站后深限的泥痕,也是离别者心中对故土思念的一隅残缺。

第一段评语:以抽像的譬喻描写内心面对离别时的孤寂,兼顾送别者与离别者的角度来论述。

        离别的时候已是日暮遮天,晚霞依依,王维的《送别》中,不舍之情质朴而内敛,此刻送别的同时也希翼来年重缝,就如那在一年中欣荣而后凋零的草。从麻木中体会到点点酸楚,郑愁予的《赋别》就似出海的渔船凝望岸上灯塔,尽管远洋灯火灿烂,却总不及来时路上的光点温暖。离别者独自启程,不舍的情绪是一片荒芜中最寂静的咆哮。心中思念的人从此只能活在回忆里,深刻的挂念使得幻想的画面栩栩如生,而暂时忽略现实风雨的冷冽。

图片

第二段评语:两首诗作相互比较,亦使用文学语言渲染出凄凉的气氛。譬喻得当,字句间流露深刻思索。

        从小,习惯总是要带着两,三只娃娃在身边,它们是沉默而温暖的陪伴,白毛柔暖的兔子是我最喜欢的娃娃。那一日,在时间洪流的侵袭下,兔娃娃不堪负荷地成为过去,血白化为灰色,柔顺纠结成团。棉絮纷纷从裂缝舞落…回忆也似被抖落,在母亲的命令下,娃娃被放入回收箱,心中的缺口越来越大。我是送别者,却送不出不舍的情绪,转身离去。我突然明白送别的意义,正是我送出了不舍,与之道别,在泪水中获的哀伤的成长。

第三段评语:与童年玩偶的告别,身为送别者,停留当下的时空,却也宣示着成长的到来。

        送别,是生命中不止息的。注视着离去的背影,虽有伤感流泪,却也没有忘却那一丝绽放在角落的期许;挥别停留原处的人影,虽不免形单影支,却也将无限的未来握在掌中。如同花开花落,化为春泥的别离是为下一场盛放的准备,因为有别离,生命在可贵。

第四段评语:离别不安全的悲情,更可从中提炼出积极正面的生命意义。

图片

作者:李晉妤,00后,就读台灣台北中山女高高一生,国小五年起代表学校参加过各种的写作比赛,并都拿到各種大大小小的奖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