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春天,迎着立春的第一缕清风姗姗而来,又将在最后一滴谷雨中落下帷幕。 从“立春”至“谷雨”,春意盎然取代了春寒料峭,“倒春寒”渐衰,融融暖意席卷大地。此时雨水频至,呼唤百谷回归。 ![]() 万物更新,又是人间一度春 《群芳谱》中说:“谷雨,谷得雨而生也”,即古语说的雨生百谷时。因这个多雨的时节,一场场的霏霏细雨,滋养了谷物的生长,才有了春雨贵如油。由此,传统之谷雨节气,便让“谷”和“雨”,相联相系,密不可分。 可见,水是万物滋生之源,是生命繁衍的关键。于是,谷雨、雨水、小满、小雪、大雪等,表达降水的节气,应时而生。 这是古代农耕文化在节令的反映,亦是祖先们的智慧,表达人们对水的渴望与重视,也是对绿色与生命力的向往。 因为有水才有无限生机,才有一切生灵与活力。正如先祖们择水而居,蕴育了长江、黄河流域的古代文明,蕴育了华夏大地之生生不息。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雨偏爱一个润字,细雨斜风,淡烟疏柳,片片漫流随水,风暖烟霏。 谷雨一到,春已阑珊,此时满城飞絮,杜鹃夜啼。池中新禾,田中新苗,在悠悠细雨中,朦胧着清新的味道。 谷雨时分,万物萌芽,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节气。暖风拂面,万物都蓄满了生长的力量。 秧苗新插,作物新种,春笋刚冒尖尖角,野草早已遍地青,人间希望常在,我们也要心怀希望。 ![]() 倚窗听风雨,正是花开时 雨落的时节,最喜欢倚窗听雨。 细雨如织,轻轻敲打着长窗,风与雨似乎始终缠绵着,缱绻着,千百年来,亦是如此。 当一朵水花轻轻溅起,当一朵流云随风而动,当我手中的茶烟袅袅升起,岁月在时光中一分为二,一半是年轮,斑驳着光阴,一半是韶华,正逢花开。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生活中往往嘈杂居多,恰逢着烟雨,独喜欢倚窗听雨、读书品茶,让凡俗的生活在细碎的光阴中,也能幽静的开出一朵花来。 ![]() 谷雨,带着漫山遍野的诗情,奏着清音,滴滴答答,滴滴答答,飘出韵致,洒落情怀。 听雨,听的便是雨丝的空灵曼妙,雨滴的洒脱飘逸,雨露的温婉柔软。 那些迷茫和困顿,那些寂寞和忧愁,那些喧嚣和繁杂,那些前尘和旧怨,都被雨水冲洗干净,内心变得湿润、宁静而丰盈。 听雨的刹那,仿佛听到了远山古刹莲座前的梵音,悟透了菩提树下的偈语。心也变得清明澄澈,宛若置身于禅房花木深的幽境。 倚窗听风雨,正是花开时。听春雨连连,望百物重生。 ![]() 暮春逢谷雨,不负正芳华 暮春谷雨生百谷,最是一年好时节。恰似青葱少年,芳华待灼,未来可期。当春风送暖意,草⽊葳蕤,其⾊青绿,就有了“青春”,正如人生中最美的年华。 花开枝头,是绚烂极致的美。花落满径,是黯然沉静的美。如同人在经历人生旅途中的起起伏伏,无论好坏都是自己的经验历程,都有不同意义的“美”。 ![]() 岁月清宁,而年龄却在一季一季的花开中渐增,生命的华丽渐渐地归于平淡。心境平静无澜,万物自然得映,学会静观每一季的花开花落。花开的时候,尽情地赏遍花色;花落的时候,抬眼看满目葱绿,欣赏过,拥有过,便不觉遗憾。 当我们拥有一怀素淡的心境,又何惧岁月苍老。素淡,是人生一朵纤尘不染的心灵之花。素,是“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的质朴无华。淡,是“渺渺缀浮云,淡淡笼轻烟”的风轻云淡。 素与淡,是千帆过后的懂得,是繁华落尽的相惜,更是对岁月静好的满怀期待。 谷雨,春天的最后一次回眸,是素雅,是淡泊,是清欢。暮春回眸,不负正芳华。 ![]() |
|
来自: zzm1008图书馆 > 《6谷雨紫藤酴醾楝花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