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 关注

 guoxiongxin 2022-05-31 发布于广西

Image

《中国交通信息化》记者  崔雪薇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与交通行业的深度融合,机器人送餐、无感支付、实时路况等新出行模式层出不穷,人们对出行的需求逐渐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人享其行、物优其流,获得更强的体验感和舒适感成为出行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如何顺应时代需要,打造出行服务一体化的智慧出行体验?本文对新一代高速公路出行服务体系构建和路网管理方向进行了探讨。

高速公路出行服务体系构建

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看,新时代高速公路出行要提供安全、便捷、绿色、高效、经济的交通运输服务;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看,高速公路出行要进一步解决在不同区域间、运输方式间、信息感知间、信息处理间、信息发布间存在的不平衡问题。

一、问题与需求

(1)更广大地域——跨区域、跨路网之间的信息服务。不同路网、不同区域的信息发布管理部门和设施承担单位不同,造成跨路网、跨区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存在壁垒,“一张网”服务模式和理念有待进一步加强。

(2)更可靠预期——实时的、精细化的路况分析与预测。基于视频数据、微波数据、收费站数据等多源数据,通过多源数据融合模型,实现路况的精准分析和准确预测,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度。

(3)更精准导引——关键节点和重要出入口精细化引导。高速公路与相连普通公路、城市道路、重要枢纽出入口实现科学、均衡、可靠的动态引导有待提升,例如诱导屏提供衔接路网实时路况,辅助驾驶员做出行驶预判;对接导航平台,提供实时路况信息,并推送路线优化建议。

(4)更绿色智慧——出行服务的绿色智慧升级。新基建背景下,对信息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更绿色更智慧的服务,如智慧路灯、新能源充电、光伏发电等节能产品应用,以及车路协同信息服务、5G信息服务、车道级服务、北斗高精度定位、准全天候通行等信息服务。

二、新体系与构成条件

(一)信息感知与采集

Image

(1)以龙门架为基础的信息感知及采集平台。依托高速公路路网龙门架,整合外场感知基础设施,实现气象、流量、收费、事件等信息的集成化感知及信息采集,构建多源信息感知与采集平台,实现气象监测传感器、微波传感器、毫米波雷达、视频监控、流量检测器、5G基站、RSU设施、ETC检测器等设备“多杆合一”。

(2)社会公众主动获取信息的感知与采集。以电话热线、网络、直播、公众微信号、地图导航平台、手机短信等为载体,为社会公众提供信息的同时,建立公众出行行为的信息感知与采集。

(二)信息汇聚与审校

(1)以路网指挥中心为汇聚中心。以路网指挥中心为枢纽,实现信息、业务、空间的集中汇聚,提升汇聚分析、综合展现、在线协同、协调运行、联动处置、信息发布等路网服务能力。

(2)先审校、后发布。以信息汇聚及处理、信息辨别形成处置方案、信息审核及校验、信息共享发布为驱动,快速处置决策。

(3)多渠道推送,持续发布。建立多元化信息发布渠道,实现信息服务实时、准确、动态、便捷的主动式推送及持续更新。

(4)影响消失,及时解除。全面实现业务层面的一体化联动,数据共享,指令联通,执行互通。

三、信息发布区域与优先级

(1)30分钟车程以内区域:可变情报板。针对30分钟以内车程的区域,优先采用可变情报板实现信息发布,形式多为门架式和悬臂式,发布路况、天气、事故等信息。

(2)30分钟~60分钟车程区域:可变情报板+地图导航+广播。针对30分钟~60分钟车程的区域,主要通过可变情报板+地图导航+广播的方式实现信息发布,为公众提供多样化的信息获取渠道。

(3)60分钟~120分钟车程区域:地图导航+广播。针对60分钟~120分钟车程的区域,主要通过地图导航+广播的方式实现信息发布。

(4)120分钟以上车程区域:广播。针对120分钟以上车程的区域,优先采用广播实现信息发布,如电台广播FM101.1、江苏交通服务热线96196、大区域广播融媒体平台、96777高速公众出行服务网站等。

聚焦省域智慧出行实践

一、江苏——提升两感,打造出行新坐标

江苏高速从护好“一张网”、深耕“一片云”,做精“一张图”、培育“一生态”入手,探索江苏高速公路智慧出行的新秩序、新体验、新路径、新模式,提升快速通行体验感和品质服务体验感,打造江苏高速智慧出行新坐标。

(1)护好“一张网”,共筑出行新秩序:江苏高速从三方协作、四大管控、港湾救援和动态车道4个方面,探索高速出行江苏秩序。

(2)深耕“一片云”,开启出行新体验:云汇聚,路网视频、情报板和语音上云,为提高路网监测和发布水平奠定基础;云互动,开启流程全覆盖、管理全方位、社会全参考的开放式路网管理服务平台,实现跨地域、跨层级、跨行业的协同指挥,每年处理突发事件15万起,发布情报板信息200万条,处理语音信息500万次;云管控,具备拥堵监测、拥堵预警和预案匹配功能,为路网管理和公众出行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云侦测,在部分路段上线事件检测、雾情预警和违法查控功能,路网风险管控更加精准,公众出行更安心、更入心、更舒心。

(3)做精“一张图”,探索出行新路径:从时下最热门的应用业态——微信“小程序”入手,围绕广大司乘对高速公路通行信息和救援服务的基本需求,积极尝试功能外放,鼓励用户自主参与,全方位整合路网各类信息资源,利用微信、App等媒介,搭建管家式服务平台。2019年4月,创新研发上线“苏高速·茉莉管家”智能小程序,以一张简图为出行公众提供便捷、高效、体贴的“一键”式自助服务,实现一健可视、一键导览、一键预订、一健救援、一健定责、一健导航、一健支付7大功能,满足用户出行前规划、出行中查询、出行后建议的全流程出行体验,真正实现“一图看全江苏高速”。

(4)培育“一生态”,打造出行新模式:创建“1+N”客户服务联盟的新客服体系,全面保障国家95022及省级96777多个服务平台的运营;联合江苏省交通广播网以及地市交通广播共16家电台,打造全媒体信息发布联盟,先后搭建服务网站、微信、微博、“e行高速”App、抖音、快手网络直播等多渠道服务平台,同步推送高速路况信息;上线“江苏高速96777”智能客服,使用以来,智能机器人的自主解答完成率达到50%以上;适应全国高速“一张网”,推行高速公路区域协作,实施路网信息区域一体化发布;与高德地图、江苏金晓开展智慧发布三方合作,建成路段智慧交通出行信息发布示范项目;全力打造智慧化服务区。

二、辽宁——智惠管理,探索出行新体验

侧重以行问“智”,辽宁省主要进行了三点建设:一是大数据的融合,通过流量图、星空图、迁徙图等,对浮动车、门架、导航等数据进行融合,对车辆分布和走势进行判断,提供有效信息;二是事故地图的统计分析,对事故多发路段进行分析总结,在危险路段加大连续性提示力度;三是专属气象平台的开发,对于北方省份,在夏季防汛、冬季除雪工作中起到了很好的预警作用。

侧重“行”者感知,辽宁省分别从出行前、出行中、出行后3个方面加大力度。出行前,主要依靠传统媒介的交通广播和新媒体的App来提前获取信息,辽宁省推行了“辽宁高速通”App,用户总数接近900万,辅助的微博、微信、小程序等新媒体矩阵用户总数超过1000万。出行中,主要依靠情报板和手机信令来及时获取信息。为了使情报板不拘泥于传统的文字显示方式,对全省情报板进行了改造,实现了全省联网联控。同时引入大数据和智慧策略,将情报板与出行服务系统进行对接,为事故类信息、施工类信息、交通管制信息、气象信息等提供支持,在相关点位前10处情报板或100公里范围内情报板进行智慧输出。同时,探索通过手机信令来辅助流量分析。出行后,主要依靠App和客服系统来获取信息反馈。辽宁省在取消省界站以后成立了专业客服公司,将路况业务、95022ETC业务进行整合,一站式解决用户咨询问题,并将智能机器人与出行系统对接,满足个性化需求。

三、甘肃——强强联合,赋能智能交通体

为了更好地服务千行百业,兰州朗青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打造“甘肃智慧交通”唯一信息化底座,构建交通智慧大脑。数据大脑支持交通监测、两客一危、应急协同和出行服务四个应用;数据平台承载数据汇聚和治理,结合视频分析平台和算法平台,集成平台支持行业应用;高速大脑视频分析平台构建中心统一视频底座,实现AI视觉畅享高速智能服务;数据平台汇聚多维数据,挖掘数据价值,支撑行业四大应用;算法平台实现交通数字化建模和态势感知。

在出行服务方面,通过广播、地图、移动微服务等形式,提供一站性跨交通方式的智慧出行信息服务,包括突发事件信息、道路阻断信息以及动态诱导信息发布等功能,为公众提供伴随式、精准化的出行服务。构建一体化多方式综合交通信息服务平台,采取流程可配置、模板可定制的方式,打造面向公众、面向交通体系内的统一发布管理机制,增强信息交互能力,主要包含互联网站、App、短信微信微博、广播电视、情报板、服务热线等内容。

智能路网管理助力智慧出行

我国高速公路“省界站拆除”“视频上云”等部级工程已全面实施并完成,行业管理的集中度显著增强,符合下一步网络化管理趋势,同时结合智慧高速试点和多地方公路企业合并整合趋势,大区域视野下的智能化路网管理将是行业发展方向。目前,路网管理及服务还存在以下痛点:全路网视角的管理水平不高,精准化、主动管控较弱;出行服务信息不够全面,准确性、时效性、便捷性不能满足公众需求;信息化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区域路网内仍存在较多信息孤岛;产业服务范围未能有效拓展,标准化服务能力偏弱。

因此,要从路段管理时代全面迈向路网管理时代,尽快转变管理思路,由以通行费收费业务为主的被动服务状态向以深度服务为主的“线上+线下”跨业态融合转变,打造路网内标准化服务节点。内部管理信息应向服务信息进行有效转变,行业管理方或公路企业内部存在大量的信息管理,对于公众出行服务具有极大的价值,应通过信息化建设,将其有效地转换为服务信息,充分发挥信息价值。智慧公路建设应该针对本质,以提升通行效率、行车安全、出行服务水平为最终落脚点。

人享其行,智慧让出行更简单

科技让通行更简单。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速公路出行服务体系经历了从静态诱导到动态、可变,从单一信息到多元、可视,从被动请求到主动推送,从单点服务到全过程、伴随式的变迁。出行服务内容更加丰富,机器人送餐、无感支付、实时路况感知等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使出行体验感更强、舒适感更强,“人便其行”已发展成“人享其行”。出行服务生态更加多元化,服务区实现商业化,出行产业链逐步形成。

展望智慧出行技术发展,完善出行信息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通过“小情报板、大文章”,打造路网产业生态圈;实现“信息三有”,即路侧有、车侧有、云端有;通过AI实现道路、参与主体、道路环境的精准感知,通过互联网为道路管理者提供服务,缓解拥堵,通过5G和C-V2X为车主提供服务,提升安全;在交通标识的基础上使用交互式多媒体传播信息,利用多媒体的表现形式提高交通标识的识别度,交互式多媒体移动终端与道路交通标识信息互动仍需持续深耕和探索。通达美好未来,要坚定不移地投身到信息化时代浪潮中,积极推进生产经营要素数字化、在线化、协同化,深入推进互联网技术、物联网和新型传感技术应用,不断强化高速公路的车、路、环境等感知监测体系建设。

致谢:
金  凌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
李作敏 原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
樊公鹏 辽宁省交投集团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有限 责任公司
汤海学 江苏高速公路联网营运管理有限公司
李  斌 兰州朗青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沈庆宏 江苏金晓电子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原文刊载于2022年第5期《中国交通信息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