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法律界也已经制定了保护未成年人法,但更多保护的却是那些破坏规则的未成年人。 几年前,一群未成年的中国留学生在漂亮国霸凌自己的同胞,情节严重的,都被判处终身监禁。父母想通过收买法官达到减刑目的,也锒铛入狱。 未成年人的犯罪,尤其校园霸凌,更是触目惊心。 据《天目新闻》报道:安徽亳州一初中生校内坠亡生前疑遭同学欺负,当地教育局已介入调查。 最近接到的几个厌学案例,都集中在校园霸凌上。既有小学六年级女孩被同班男生欺负躲在家里的,也有高中男生被一群女生霸凌到逼迫休学。 一些在外读书的大学生,甚至也会遭受校园霸凌。 霸凌是一种会让别人觉得不舒服,带攻击性的行为,会对他人的身体、心理造成困扰,并且在一段时间内重复进行。 校园霸凌的形式呈现多样化:肢体霸凌、关系霸凌、性霸凌、性别取向霸凌、网络霸凌等。 我接待过一个遭受网络霸凌的孩子。痛不欲生的那种,很简单的一句朋友间的戏言,被放大到网络上遭受一群人的谩骂。 也收到一个男孩的求助,别人笑他娘娘腔,骂他不是一个男人;也接到女孩的求助,被一群男生追在后面骂“男人婆”。 至于关系霸凌,更是常见。在校园里,最容易看到的就是这种霸凌。组成一个小圈子,告诉大家不要和这个人一起玩,被霸凌者就会被孤立。 后果有多严重?有的小孩直接就退学,从此不肯再迈进学校一步;甚至有的用生命做了代价。比如安徽亳州的这一案例。 我们经常会在网络上见到一些校园霸凌,其实,真正的校园霸凌,距离你的孩子并不遥远。可能就真实地发生在你的眼前,而你却没有看到。 孩子害怕上学,并不是你以为的畏难情绪,或者是沉湎网络那么简单。他们只是在校园遭受了霸凌,却不被理解。 孩子的眼里,没有小事情。你以为的微不足道,在孩子那里极有可能成为压倒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每一个孩子的内心,都是积极向上的,都渴望回到学校去读书。因为,人是群居动物,喜欢聚在一起活动。 为什么,有的小孩,在无奈之中只能选择逃离学校。毫无疑问,校园霸凌是一个不应该被忽视的安全问题。 听一个清华的学霸,聊起他的过往经历,提到一条,什么时候都不要让自己的小孩住宿。小学不行,初中不行,高中也不行。 因为,校园霸凌无处不在。这个世界,永远都是弱肉强食。想要搞垮一个孩子,只要对他们进行持续性地校园霸凌,就能做到。 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我希望,所有家长朋友,假如真正关心爱护你的孩子,一定要让他知道,不管在校园里发生什么事情,做父母的都是孩子的依靠。 一个被霸凌的孩子背后,往往源于家长对他的疏忽;一个习惯霸凌别人的孩子,常常是因为想要得到别人的关注。 没有光的地方,阴影很深;缺乏爱的地方,成长更痛。在家长缺席的地方,霸凌者更肆虐。 心理剧大师哲卡说过: 其实每个人的生命中,内在都有一个霸凌别人的部分,也有一个被霸凌的部分。当我们开始愿意正视生命内在那个霸凌别人的部分,才会真正地去理解自己和别人。 很赞同心理学家赖念华教授针对家长,提出的三点建议: 第一,拥有这个部分,知道它并不可怕,因为每个人生命中都有。比如承认父母口出恶言,会帮助孩子更清楚地知道,这个行为背后的不妥善。 第二,当父母面对一个霸凌别人的孩子,不要直接打骂。可以慢一点,多一点耐心,听听孩子为什么生气?他动手打人或选用暴力的方式对待被人,他怎么了? 第三,如果你的孩子被欺负,请你也不要这么快去同仇敌忾。因为你的同仇敌忾,只会让孩子学会有好人和坏人,没有灰色地带。 我们至少要让孩子先学会保护自己,不让他重复地沉浸在受伤的过程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