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成都,大山皱褶里的彩色五凤溪(上)

 蓝色的海星40 2022-05-31 发布于北京



(2014-12-11 14:56:04)

成都,大山皱褶里的彩色五凤溪(上)

      “好个五凤溪,生在旮旯里。吃的箩篼水,爬的石梯梯。”这是流传在五凤溪的一首童谣。待我们进入了五凤溪则处处体会到歌谣的妙不可言之处。

  前文说过,从成都过来,首先要到洛带,再转长途汽车进山。

成都,大山皱褶里的彩色五凤溪(上)
01.洛带汽车站,等的时间有点长,听说是车坏了,着急啊

     一路颠簸,好容易看见前方起伏向上的路有了五凤溪古镇的褐色路牌,以为会把我们拉上去,谁知车向右一转,停在了砂石地荒凉的停车场上。难道我们要自己爬上去?就在四处打量的功夫,几辆三轮摩的已经被熟门熟道的本地人打了开走。不得已,我们包了一辆品牌还不错的两轮摩托,一路驰骋直接拉到五凤溪的自由市场----再前面进古镇的小街入口设了路障,女保安搀我下来,车就在这里等了。

成都,大山皱褶里的彩色五凤溪(上)
02.幸亏先生在车上拍到了进五凤溪的山路。隔着玻璃蓝色贴膜,怪怪的。停车场就在右面转进去那里

      五凤溪古镇,位于龙泉山脉中段南麓的沱江之畔两岸,属成都市金堂县,距成都市48公里,因境内山极崎岖,自北而南而东,一路尖峰拔列,遥望之若冲霄之凤,其峰之尖且高者有五而得名----是为金凤、青凤、玉凤、白凤、小凤,镇上五条古街亦以此命名。

  五凤,是传说中五种神鸟的统称,五鸟齐集,大地烟霞灿灿,祥瑞云集。五凤溪的来历,版本甚多,当地流传最广的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五位仙女思凡,化为五只凤凰游历人间,最后来到沱江,见此处人善物美,不忍离去,错过归期,索性化为五座青山长留此地。
  最初的五凤溪起源于宋代,相传名字叫做柳凤溪,因黄水河两岸遍植柳树,又居于山中峡谷而得名。据一些族谱记载,四川经明末清初的饥荒战乱,人口锐减。康熙年间,政局由乱转治有移民陆续从江西、两湖、两广迁入,在五凤溪耕田造屋,置地经商,繁衍后代。《金堂县志》记载道:“石城山(即云顶山)自黑凤寺以下,山抱屈曲,由北而南而东,周围五十里,一路尖峰排列,瘦削逼人,遥望之若冲霄五凤,破空而出,其峰之尖且高者五,《金堂续志》中更是确切地记载,清康熙年间于此建乡,名五凤溪。

     土著外籍,融融一街。据县志,雍正以后五凤溪原著居民约占20%左右,湖广籍20%左右,其它省籍之合约60%。外来人口中不少望族著姓,定居于五凤溪后,虽然各姓自立宗祠,各省籍人士自建会馆,但是均能和谐相处,通有无通贸易通婚配,不少成为通家之好。而今的五凤居民,考其十代以前,绝大部份为清代移民的后裔,不少家族可谓代有闻人。但是,无论他们的祖上是何省籍,现在均对五凤溪有极强认同感,以是五凤籍人为荣。


成都,大山皱褶里的彩色五凤溪(上)
03.小广场的右手是“关圣宫”,一看表,都快12点了,没敢进去

      五凤溪2004年5月被命名为成都市历史文化名镇,9月份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是成都市10大古镇中唯一的山地古镇。成渝铁路从古镇中央凌空跨过,成为一道特别的风景。镇中由青凤、金凤、小凤、白凤,玉凤五条街组成。古镇一面临江,三面环山,所谓“半边山江半边城”,就是对这种形态的描述。

 “关圣宫”清康熙年间建造,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其中戏台的台柱、木雕、望板的板画及四周的浮雕均鬼斧神工,精雕细刻。每年此地都会举行相关祭祀。五凤溪人性格中的仁义忠勇也就如此这般代代相传。



成都,大山皱褶里的彩色五凤溪(上)
04.“关圣宫”山门


成都,大山皱褶里的彩色五凤溪(上)
05.台阶阶上去还有台阶阶,这里是“白凤街”

     著名的“半边街”——白凤街,本身就在半山腰上,一面靠山,修有房屋、商铺,一面临悬崖,下面是潺潺的溪水。

成都,大山皱褶里的彩色五凤溪(上)
06.狭窄的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幌子红灯随风摆动,这样的台阶阶不知要登得几何,奇


成都,大山皱褶里的彩色五凤溪(上)
07.哦,这个导游图倒是把英语韩语日语都一步罗列到位了


成都,大山皱褶里的彩色五凤溪(上)
08.广场左侧,关圣宫对面是一座有盖桥跨在柳溪之上


成都,大山皱褶里的彩色五凤溪(上)
09.虽是深秋,桥两侧柳色含烟带翠一派迷离

       五凤溪的兴盛时代,各地的人们汇聚于此,他们带来各种文化与信仰,造就五凤溪独一无二的风貌与文化,看关圣宫和尚义桥就大体了解了这里的民风崇尚什么。


成都,大山皱褶里的彩色五凤溪(上)
10.

成都,大山皱褶里的彩色五凤溪(上)
11.中间垂直的黑线就是凌空而过的成渝铁路。我们则是从关圣宫右侧左转进来的(翻拍五凤溪资料)

     悠悠柳溪水穿镇而过汇入沱江,将古镇一分为二。以前,人们在沙滩上随意刨出一个坑来,将箩篼等篾器置入其中,就可收集到这经河沙层层过滤清凉爽口的箩篼中的水了“箩篼水”也是五凤溪古镇的一景。

成都,大山皱褶里的彩色五凤溪(上)
12.这样的黄水,我在腾冲的黑鱼河也见过,是矿物使然,并非泥沙浑浊

成都,大山皱褶里的彩色五凤溪(上)
13.隔岸拍到的典雅屋舍,好像应该在夜间蓦然出现,挺聊斋

成都,大山皱褶里的彩色五凤溪(上)
14.接天的绿云后隐隐露出依山而建的屋舍俨然

成都,大山皱褶里的彩色五凤溪(上)
15.那白色的山墙很有些韩国房屋的味道

成都,大山皱褶里的彩色五凤溪(上)
16.两岸的古建筑

     这里建筑典雅,街道古朴,小巷深深。许多古建筑保存完好----许多颇具物色的民居----贺氏宗祠、来凤楼、刘氏宅、吊脚楼等。镇上随处可见石板街、石板巷、石板路、台阶阶,坡坡街。。。

成都,大山皱褶里的彩色五凤溪(上)
17.拉近来看看

成都,大山皱褶里的彩色五凤溪(上)
18.开着这样漂亮大花的紫荆树,美


成都,大山皱褶里的彩色五凤溪(上)
19.梧桐掩映着的是青凤街,就像一幅油画,彩

成都,大山皱褶里的彩色五凤溪(上)
20.隔段时间会放出人工制造的烟雾,达到奇幻的效果

      在这山清水秀的地方吃午餐。本想饭后在黄水河划船,不料墨蚊在进餐时就来拜访,有鉴于洛带的教训,虽然船家说可以喷点药,越说我就越怕。

成都,大山皱褶里的彩色五凤溪(上)
21.午餐在这里吃,心旷神怡

成都,大山皱褶里的彩色五凤溪(上)
22.

成都,大山皱褶里的彩色五凤溪(上)
23.

成都,大山皱褶里的彩色五凤溪(上)
24.

成都,大山皱褶里的彩色五凤溪(上)
25.

成都,大山皱褶里的彩色五凤溪(上)
26.

成都,大山皱褶里的彩色五凤溪(上)
27.

成都,大山皱褶里的彩色五凤溪(上)
28.

成都,大山皱褶里的彩色五凤溪(上)
29.看到这样的地方谁不想拾阶而上呢,谁知,右面只是一道关着的木门

成都,大山皱褶里的彩色五凤溪(上)
30.

成都,大山皱褶里的彩色五凤溪(上)
31.

成都,大山皱褶里的彩色五凤溪(上)
32.

成都,大山皱褶里的彩色五凤溪(上)
33.绕过这几丛竹子,向下还有一组阶梯

成都,大山皱褶里的彩色五凤溪(上)
34.远眺

成都,大山皱褶里的彩色五凤溪(上)
35.从左面的一组石阶下去,看见南华宫了

   南华宫建于清代嘉庆年间,距今200多年历史,实为一会馆。是当年湖广填四川时广东人聚集议事的一个活动场所(洛带的广东会馆也称南华宫),保存较为完好。戏楼台面宽阔、戏台顶棚绘有25幅彩色“剧照”,正门挑梁全是精雕细琢的龙头和花纹装饰,古朴壮观。

成都,大山皱褶里的彩色五凤溪(上)
36.这个环境也挺聊斋

成都,大山皱褶里的彩色五凤溪(上)
37.南华宫的议事大厅

成都,大山皱褶里的彩色五凤溪(上)
38.戏台,可惜看不清剧照了

成都,大山皱褶里的彩色五凤溪(上)
39.戏台木雕

成都,大山皱褶里的彩色五凤溪(上)
40.戏台屋脊

成都,大山皱褶里的彩色五凤溪(上)
41.两侧的二楼厢房与洛带广东会馆同出一辙

成都,大山皱褶里的彩色五凤溪(上)
42.结的不知是什么果子,街上已经有卖的了

成都,大山皱褶里的彩色五凤溪(上)
43.

成都,大山皱褶里的彩色五凤溪(上)
44.

成都,大山皱褶里的彩色五凤溪(上)
45.喜欢那些远远近近的苇子

成都,大山皱褶里的彩色五凤溪(上)
46.秋意浓浓,彩叶斑斓

成都,大山皱褶里的彩色五凤溪(上)
47.

成都,大山皱褶里的彩色五凤溪(上)
48.

成都,大山皱褶里的彩色五凤溪(上)
49.俯瞰柳溪,对面是尚义桥

    五凤溪,处处神秘而优美!怕是有点“不知庐山真面貌,只缘身在此山中”了。

      欢迎到访!请看下集----五凤溪的基督教堂和鸣阳大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