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当父母在老去

 老梅的碎碎念 2022-05-31 发布于江苏

或许有了子女的理解,父母也就能更好面对自己的老去与疾病。而在这个过程中子女像是提前演练了自己的老去与疾病。

毕竟这是谁也绕不过的。


胖妈以“圆胖成球、个性鲜明、一套自洽的人生哲理”在我的朋友圈小有名气。她是招人喜欢和掂念的,我的一些朋友会特意跑来找她聊上半天。我自然是很得意的。

胖妈也是很好哄的。一二样小吃,三四句甜言蜜语便能使她心花怒放。胖妈成全子女的孝,这是她的善和智慧了。

我与胖妈的相处方式让人羡慕,引得一些朋友特意跑来问我与胖妈的相处之道。

这一问,我心里微微动了一下,想来这个朋友的母女关系困扰着她。

每个普通人都渴望的暖暖的亲情纽带,那是一个人爱与力量的源头。

但现实并不如人所愿,很多亲子关系都是相杀大于相爱——处得很虐,很艰辛。很多子女背负着道德的十字架纷纷逃离父母,成为一个内疚者、负罪者、漂泊者。

我与我胖妈的关系也是从相爱相杀走到如今的相亲相爱的,这是两人共同向好的结果。这里有个“共同”意识,一段关系里单枪匹马的努力会让那个努力的人受委屈。

朋友的母亲病了——帕金森。这个母亲不能接受自己的现状,负面情绪浓重到周围的空气凝重。朋友在医院陪护母亲的过程异常煎熬,有着强烈的逃离的念头。而这个念头又让她觉得自己大逆不道,内疚自责随即翻江倒海到她心力交瘁。

她问我怎么办?

我说我如果是她也会有她这样真实的反应,也想逃离。而我们逃离的并不是我们的母亲,而是我们自己的无能感,压抑感,及不忍看到的母亲的疼痛感。

但我们没有必要再给自己贴上“不孝”的标,没有必要自我惩罚了,那是对自己的不公平。作为子女的我们面对父母的老去和病痛除了陪护与安慰,能做的是极少的。

朋友虽然想逃离但一直陪护在母亲身边尽心尽力。并努力克制着自己的情绪,用自己最好的方式宽慰母亲,虽然没有效果。

而这个母亲是委屈的、愤怒的、内疚的。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时代给他们烙下了“不给子女添麻烦”的烙印。老实本分的母亲辛勤劳作了一辈子,老了老了,身子不听自己使唤了,败坏下去了,子女要围着她转了。她怎么受得了,自己成为一个“废”人,成为一个给子女添麻烦的人?

这个母亲原来以为劳作一辈子,完成人生的使命,终于可以息息了,享点清福了,可以去广场上扭扭身子了,却不想同龄人还四肢灵活,她却不能了。这份不公平,这份老天爷的不讲理,够她气愤的。

她的埋怨,她的委屈,她的内疚,纠缠在一起化成语言之箭射了出来,射中最亲的子女。子女很痛苦。

子女自然是舍不得她的,但还是希望她是积极的,起码这样彼此都好受些。只是这个母亲还没有到放下与面对的阶段。她还没有抱怨够,你就不让她抱怨了。她便又多了委屈,觉得子女不理解她了,嫌弃她了。她更痛苦了,孤单了。

感同身受是一个很美好的词,甚至可以说是种美好的愿望。彼此间的感同身受是很难的。但我依然还是觉得可以把自己放在对方的处境里去感受一下对方,这样或许就会达到某种理解。而理解会产生巨大的力量,接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在这个事件里,朋友与她的母亲各有各的功课要去做的。对于这个母亲而言就是接纳自己的现状,她的病,接纳自己会越来越不可控的现状。这是真的很难。

朋友则要接纳母亲的全部,努力去理解母亲。同时也要允许自己时不时就冒出的情绪,甚至允许自己“逃离”,这种“逃离”不是不孝,是让自己喘口气,充个电,然后更好地回到母亲身边陪护她。

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刚刚人到中年,刚刚开始面对人生中最是一地鸡毛的时候。所以我们更要关照好我们自己。

但我们还是要有智慧的,还是要加以区分的。母亲生病不是你的错,母亲抱怨也不是你为人子女的不孝。你不必背负这部分。

听听母亲,跟她一起抱怨、愤怒、委屈。跟你这个真实的母亲在一起。不必劝母亲乐观积极,她有权情绪低落,她有权抱怨愤怒。

或许有了子女的理解,父母也就能更好面对自己的老去与疾病。而在这个过程中子女像是提前演练了自己的老去与疾病。

毕竟这是谁也绕不过的。

系列回顾:

【随笔】小事儿(一)

【随笔】小满·忧伤

【随笔】爱

【随笔】星期八

TimeFlies

作别

五月

六月

像个孩子

蹦跳着来了

2022
5月
31日
宜:告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