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刷《孝庄秘史》:皇太极至死都不知道,他最爱的女人算计了他

 夏天微语789 2022-05-31 发布于江苏

本文转自:卿心君悦

文丨卿心君悦

六天六夜,不眠不休。

知道海兰珠病重的消息,皇太极心急如焚。彼时,决战在即,这是他逐鹿中原的重要一战,所有将士都在等待着他的下一步指令。

短暂犹豫之后,在心爱的女人与国家大事之间,他还是选择了前者。

向多尔衮交代完任务,皇太极马不停蹄地赶回盛京,可即便如此,他的诚心还是没能帮他留住心爱的女人。

看着眼前香消玉殒的海兰珠,皇太极有些不知所措。他不明白,短短几日的分离,为何会变成天人永别。

想到海兰珠临死前,握住了玉儿的手,他似乎找到了原因:

“好,你逼死她,我要你给她抵命。”

对他来说,所有人的命,都不及他的海兰珠。他近乎癫狂地要为海兰珠报仇,要不是一旁的哲哲以死相护,他可能真的会冲动到杀人。

理智、骄傲、心气、野心,在海兰珠闭上眼睛的那一刻,消失殆尽。

哲哲拖走了玉儿,皇太极又赶走了海兰珠的婢女,他一个人在偌大的关雎宫里,静静地看着躺在床上的海兰珠。

曾经不可一世的皇太极,在死亡面前低下了头。

“兰儿,你怎么能这么忍心,甩下我就走了呢。你知道我是离不开你的,你为什么还要甩下我就走呢。我愿意付出一切代价,只为了能再看见你的笑。我辜负了你,我不是天,我不是神,我没有起死回生的力量,我只是个渺小的凡人,我无能为力。兰儿,你把我的心都撕碎了。”

是啊,即便他权倾天下,富有四海,可他终究只是一个凡人,也有无能为力的时候。

布满荆棘、险象环生的权力之争;九死一生,尔虞我诈的掠夺之战,都没伤过他半。可海兰珠的去世,却几乎要了他半条命。

海兰珠去世不久,皇太极的身体便每况愈下,直到他离世前不久,也没能从痛失所爱的悲伤中走出来,特意去往海兰珠的墓前悼念。

多年前看这一幕,对皇太极的深情充满了同情,纵使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也无法从死神手中抢回海兰珠。至于海兰珠,或许她是欣慰的,至少有这样一个男人,曾倾尽所有的爱她,给了她荣宠,给了她深情,给了她世间男人能给或是给不了的一切。

可是,如今重刷《孝庄秘史》却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或许皇太极对海兰珠的爱是真的,可是海兰珠对皇太极的感情却未必如他一般。换句话说,皇太极眼中的那个天真单纯的海兰珠,从嫁给他起就充满了算计与心机。

入宫

海兰珠遇到皇太极,得益于吴克善的省亲之旅。

那时,她是一个丧夫的可怜女人。

作为玉儿的亲姐姐,海兰珠在很早的时候被爷爷嫁给了察哈尔的一个贝勒,用以笼络强悍的察哈尔部落。

可是,海兰珠的丈夫是个残暴的人,动辄对她打骂不休,作为联姻的工具,她不能逃,不能反抗,只能忍受。

直到皇太极以武力收服了察哈尔的时候,她的丈夫坠马身亡,她才有机会脱离噩梦般的生活,回到了科尔沁部。

这段经历,让海兰珠的性格变得多愁善感,怯弱自卑。

吴克善带着她来省亲,本意是让她出来散散心,尽快忘掉以前的不快。只不过,谁也没有想到,短暂的省亲期间,海兰珠会一跃成为皇太极一生最宠爱的女人。

皇太极第一次见到海兰珠的时候,她独自一人在花园里赏花。

那时,皇太极正在与玉儿冷战,看到我见犹怜的海兰珠,便起了别样的心思,三番两次的故意接近,最后成功地将她收入自己的后宫。之后对她的感情,也从怜惜升华为了深爱。

当然,这离不开海兰珠的自身优势。她的容貌,虽略逊于玉儿,但在皇太极的后宫里也是数一数二的存在,加之不幸的经历,激起了皇太极的怜惜之情。

起初,对于皇太极的接近与示好,海兰珠并没有下定决心。

一来,她曾嫁过人,自觉皇太极不可能看上自己,即便有意,多半也是新鲜感作祟,很快就会过去;另一方面,皇太极是她亲姑姑与亲妹妹的丈夫,她不明不白的参和进去,容易伤了亲人之间的情谊。

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则是前者。

也就是说,皇太极的示好,她动了心,可是她不确定对方是真情还是假意,所以她不敢轻易答应,以免没成为妃子,反倒闹了笑话。

真正让她下定决心的是皇太极之后的刻意纠缠,以及惠哥的那句话:

“皇上可是从来没有费过这样的心思。你要是不为自己打算,谁还会为您打算呢。错过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那才傻呢。”

惠哥的劝说,恰好说中了海兰珠的心思。

她的亲人如果真心为自己打算,就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她在第一段婚姻中受苦。如今终于脱离苦海,她必须要为自己的以后打算,至于亲人,根本指望不上。

况且她深知,自己不可能一辈子呆在科尔沁不嫁人,即便吴克善愿意,她也不甘心孤苦一人了却此生。

可是,以丧夫之身再嫁,不可能嫁得多好,就像剧中哲哲就曾提到要为海兰珠寻一门亲事,嫁给哪个王爷贝勒当侧福晋,而这已是作为皇后亲侄女的特别待遇了。

如今高高在上的一国之君看上了她,费尽心思地要娶她,这无疑是她最好的选择。

也因此,在惠哥劝说不久之后,她便半推半就地从了皇太极。

剧中有一个细节,海兰珠从犹豫到接受,从第一次见皇太极,到在永福宫里与皇太极相拥,玉儿始终不知情。直到亲眼撞破,才知道自己的姐姐成为丈夫的新宠。

这也是为什么说海兰珠上位是存在心机的原因。

如果她真的不想嫁给皇太极,或者没动这方面的心思,大可以在第一次遇到皇太极的时候,就把事情告诉玉儿,到时候无论是玉儿还是哲哲,都可以帮她打消皇太极的心思。

可是她没有。

她在等。等着看皇太极对自己的心思到底有几分,也在等待一个真相大白的时机。

她压根就没打算把这件事告诉玉儿,更不觉得这样做对不起玉儿。

在她看来,如果自己先挑明了,她担心事情被玉儿或是哲哲搅黄,或者玉儿问她心意时,她不好回答,毕竟当面承认有意嫁给亲妹夫,终归是不好看。

只有让玉儿自己撞破,事情才能顺理成章。以她对玉儿的了解,以及玉儿当时与皇太极的关系,玉儿必定不会责难她。而在玉儿发现她与皇太极的暧昧关系时,她转身就要撞墙自尽的举动,也轻而易举地将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就这样,她如愿地嫁给了皇太极,至于其中有几分真心,只有她自己知道。

至少,我从不相信,一个能够在美女如云的后宫中独得宠爱,一个把皇太极栓得死死的,一个能把哲哲气病,把玉儿踩在脚下的女人,真的单纯的如同一张白纸。

荣宠

海兰珠为什么能独得皇太极的宠爱?

除了她拥有不输于玉儿的容貌外,还在于她摸透了皇太极的心思。

海兰珠入宫的时候,正是皇太极与玉儿因为多尔衮闹冷战的时候,皇太极想要征服玉儿,让玉儿低下倔强的头。

可是,对玉儿来说,她不是没有自尊的玩物,皇太极如此对待她,她更不会低头。

这件事海兰珠不可能不知道。

即便最开始她不了解其中的实情,但是有惠哥这个趋炎附势的小人在,她也势必会知道得清清楚楚,毕竟惠哥最初是玉儿宫里的人,也是惠哥的推波助澜,成就了她如今仅次于皇后的宸妃之位。

在这种情况下,海兰珠明白,皇太极目前最需要的就是一个女人无条件的依附与依赖,最好没事再争个风吃个醋,使使性子,这样不仅能满足皇太极作为男人的虚荣心与存在感,还能安慰他从玉儿那里碰壁的失落。

就这样,投其所好的海兰珠,轻易地就捕获了皇太极的心。

要知道,最初的海兰珠并不是一个会使性子,爱吃醋的女人,见人都是怯生生的,怎会在短短一段时间,就如此肆无忌惮地争风吃醋。而且她曾经的不幸经历也不会造就她这样的性格。

是在嫁给皇太极之后,海兰珠才变得如此会撒娇邀宠,动不动就对着皇太极说“不要离开我,陪陪我”“皇上我怕”……所以说,海兰珠心里是知道皇太极喜欢什么样的女人的,才会刻意投其所好。

这样的海兰珠让皇太极十分受用。就像剧中哲哲问他,为什么如此喜爱海兰珠时他的回答一样:

“若论德言容工,她都不算是最出色的。可是哲哲……我这半辈子所碰到的女人,有的怕我,有的敬我,有的呢,又是为了自己的企图心,而刻意谄媚于我。而兰儿,她却没把我当成皇上,她只把我当成一个,可以倾心所爱的男人,她在我手里重生,她也愿意为我而死……”

可是,他没有想过,所谓的真心爱他的海兰珠,看中的也不过是他的地位和权利,至于愿意为他去死,在剧中真的没有看出来。

海兰珠唯一一次给皇太极试药,也是在那次背后报复玉儿,算计多尔衮时,刻意安排的桥段,以示忠心罢了。

甚至于在皇太极奔赴战场的时候,她不愿意让皇太极离开的原因,也并非是担心战场的刀剑无眼,而是担心没了皇太极庇护的后宫,她不好过罢了。所以那时她对皇太极说的是“恐怕你再也见不到我了”,而不是,我怕我再也见不到你了。

一字之差,意思截然不同。

海兰珠从来只在情感上投皇太极所好,却没有真正为皇太极着想过。真心爱一个人,不是只有一味的索取,而是会本能地为对方付出。这一点在海兰珠身上,并没有体现出来。

退一万步讲,如果她真的爱皇太极,爱到不能容忍任何女人的存在,爱到离不得皇太极半步,她又怎会为了维护与麟趾宫贵妃的盟友关系,而推皇太极去麟趾宫呢?(玉儿生下福临之后不久,麟趾宫的贵妃也怀孕了)

她与后宫其他嫔妃一样,要的不是皇太极的真心,而是一国之君的宠爱。

争斗

刚刚嫁给皇太极的时候,海兰珠一直小心翼翼地做人,毕竟雷霆风暴,莫非皇恩。她担心皇太极哪一天会厌弃自己。

可是,随着荣宠不衰,她的心态发生了变化。

此时的她早已看清,只要皇太极宠爱她,她就可以为所欲为。

为了验证事实是否如此,她开始不按时地去给哲哲请安,在被哲哲训斥了几句之后,便一个人躲在关雎宫里哭,并以不懂宫里的规矩为借口,试探皇太极对哲哲的态度,以及自己的态度。

得知情况的皇太极,果然怒气冲冲地跑到哲哲宫里兴师问罪。从那一次起,海兰珠便再也没有把哲哲放在眼里,经常顶撞、质疑,哲哲为此气到出宫养病。

海兰珠真的不懂宫里的规矩吗?

可能不全懂,但也不至于完全不知道。定时给中宫皇后请安,哪有那么复杂难记。

她只不过是为自己的怠慢找个借口而已。毕竟就算皇太极宠爱她,她也不能当着皇太极的承认她就是有意对哲哲不敬,这不符合她单纯善良的人设。

是的,在皇太极的心中,海兰珠犯错或是不懂得人情世故,是因为她太单纯,就像剧中说的那样:

“玉儿就是太聪明,太会做人,反倒显得海兰珠天真坦诚,没有心机。”

至于海兰珠为什么不能与哲哲和玉儿好好相处?

起初是为了争宠,之后是为了争权。

争宠是因为,她尝过了荣宠带来的好处,所以并不愿意轻易地与他人分享,即便对方是自己的亲人,但在她嫁给皇太极的那一刻起,她就只在乎自己的利益了。

如果与哲哲和玉儿交好,她就没有理由霸占皇太极不放,得像玉儿一样劝皇太极雨露均沾。

她对曾经备受宠爱的玉儿有顾忌,担心玉儿复宠影响到自己,所以她宁愿与她们交恶,也要死死的笼住皇太极。而这在皇太极的眼中,则成为了她爱他的证据。

争权争的是儿子的太子之位,这也是海兰珠与玉儿彻底决裂的导火索。

在没有怀孕之前,海兰珠并没有打算与玉儿撕破脸,直到怀孕之后,海兰珠的野心再次升级。

八阿哥出生没满月,皇太极就急不可耐地在朝堂上宣布了立八阿哥为皇太子的旨意。

这是海兰珠都觉得意外的一件事。立她的儿子为太子,这意味着她将会成为大清国最尊贵的女人,即便哲哲也会成为太后,但是生母与嫡母,哪个与皇帝儿子更亲近,不言而喻。

可是,在她还没有得意多久的时候,玉儿诞下了皇子九阿哥。

这里有一个细节,福临出生的时候,天现异象,产房里红光冲天,所有看到的人都认为这是大吉之兆,福临将来必定不凡。

让海兰珠不禁担忧起来,福临会不会抢自己儿子的太子之位。

事实上,从玉儿生下福临起,海兰珠就注定要与她斗个不死不休。即便没有剧中阴险小人麟趾宫的贵妃的暗中挑唆,海兰珠也会将玉儿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毕竟这已经不是后宫话语权的问题,而是涉及她的后半生与自己儿子命运的问题。就像剧中她说的那样:

“男人有男人的争斗,女人有女人的争斗,都是要拼个你死我活的,谁是得胜的猎人,谁是牺牲的祭品,大家各怀心思,各凭本事吧。”

麟趾宫的贵妃的那句“九阿哥命硬”,恰好给了她一个合适的理由。

在八阿哥夭折之后,海兰珠更是将这个理由利用到极致,非让皇太极取了福临的命。好在天象再一次出现,一声巨雷劈醒了拿剑的皇太极。

事实上,海兰珠还曾动过做皇后的心思。

在八阿哥被立为太子的时候,她对皇太极说:

“已经大宴宾客好几回了,我怕人家说我,说不定已经在议论了呢,我毕竟不是正宫啊。反正您不要太疼八阿哥了,我怕他人小福薄,禁不起啊。”

细品这段话,海兰珠表面上是让皇太极别太宠八阿哥,可事实上是在提醒皇太极,她如果是正宫,八阿哥就不会遭非议了,更不存在福薄的说法。那时的后宫是讲究子凭母贵的。

只不过,皇太极没有接茬,这才让她打消了动哲哲的念头。

皇太极直到死,都认为海兰珠深爱着自己。

而他也永远不会知道,对于海兰珠而言,他只是她改变自身命运,获取荣华富贵的“工具”罢了。至于海兰珠,她在死前才明白,荣宠、地位、富贵、权势,即便步步为营获得一切,也抵不过命运的安排。

就像白落梅曾说的一句话:“那些费尽心思来算计自己结局的人,其实早被命运算计。莫不如做一个寡淡的人,任凭世事桑田沧海,我自从容不迫,无痛无恙。”

卿心君悦,一位情感观察者,Ta说书评人、影评人。用文字温暖你,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