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海湾战争是苏军作战思想的丧钟?

 宋子鑫xd47wiaf 2022-05-31 发布于山东

1985年之后,苏联的战略思想尤其是其对未来战争过程和结果的评估开始趋于悲观。这表现为苏联军事界开始抛弃60年代和70年代后期可以赢得核战争的思想,转向更保守的作战思想、苏联方面认为核战争的结果必然是美苏互相摧毁,也就是说发动核战争没有赢家。同样的,加上伊拉克战争,美军空天一体的信息战。成为压垮苏军常规进攻策略的最后一根稻草。

戈尔巴乔夫自废武功

1987年苏联和美国签订《中程弹道导弹条约》,以全部对全部的方式摧毁了双方所有的中程导弹。然而双方的中程导弹在其战术体系中的作用完全不同。美国方面被摧毁的导弹主要是“潘兴”II,这种导弹在苏联方面看来(苏联方面严重高估了潘兴II的射程)能够威胁到苏联欧洲部分的主要城市的通讯结点和指挥中心,也就是威胁到苏联的战略核报复能力(在苏联人看来,潘兴II可以在不给苏联人预警时间的情况下摧毁莫斯科的全部地下指挥中心,导致苏联的核打击力量瘫痪,这种情景显而易见是在苏联处于核战争中防御的一方而设定的)

而苏联方面的中程导弹主要威胁的是西欧的机场,压制北约战术空军,起到的是战术作用,而且在空中力量对比很不乐观的前提下,中程导弹是苏联方面能借以打破“空地一体战”和“接续部队打击”(FOFA)的几乎唯一途径(在歼击机和野战防空系统能力不可靠的情况下,苏军的“防空”更多的是一种攻势防空,主要依靠中程导弹和苏-24)。从这个角度看,《中程导弹条约》的签订也就意味着苏联放弃了常规进攻能力,来保障防御性核威慑的可靠性。

为什么说海湾战争是苏军作战思想的丧钟?

戈尔巴乔夫与里根的导弹谈判,美国用一些鸡肋导弹换掉了苏联致命神器

梦醒海湾

美军在越南战争以后,开始了冷静的反思,找准了下一次现代战争的精髓,抛弃了以往与苏军假想作战的大军团理论,采取了高度集成化信息化的作战单位,以空对地对海的作战思想进行转变,到了80年代的后期已经把苏军在战略战术上甩在了身后,而且随着美国微电子技术在民用领域的爆发,反哺军工,使得美军在卫星定位,导弹精度,雷达探测等领域实现了跨时代的飞跃,海湾战争开始时,其实美国自己心里也没有底,毕竟萨达姆的军队是有实战经验的,而且机械化程度很高,整个伊拉克军队的防空体系是用重金打造,以苏系为主体,部分依靠法国防空科技进行加持。当时的美军在战前准备了10万计的伤亡名额。但是随着战斧巡航导弹以及F117隐形轰炸机,锁眼侦查卫星的投入战斗,伊拉克的整个防空体系被瞬间洞穿,没有了制空权伊军只能被动挨炸,苏联看的真真切切。

为什么说海湾战争是苏军作战思想的丧钟?

拥有制空权的美军把苏系的伊拉克军队炸回了石器时代

'

萨达姆的共和国卫队虽然比不上东德的苏军,但是机械化苏系程度要高于苏军二线部队,结果连还手的力量都没有。苏联军事界在整个冷战期间一直遵循的大纵深作战原则没有变,奥加尔科夫改革最终没能实现,而苏联战役思想几十年间无非是在大纵深作战之上缝缝补补,比如战役机动集群理念的提出。即便在80年代前期北约的防御思想变更为进攻性极强地“接续部队打击”之后,也没有见到苏联方面推广任何有针对性的作战纲领。苏联人顽固地认为传统的方式能够奏效,这一套作战思想已经被整个伊拉克战争证实,已经落后美军的现代战争作战思想了。

无奈的结局

海湾战争当时的苏联军队,其实力相较于70年代中期已经被极大削弱,多年的计划经济使得整个苏联积重难返,这个恶果终于开始向军队蔓延,华约卫星国众叛亲离,军事一体化组织解体,已经失去了和北约大规模正面对抗的能力。虽然这一时期,苏军在战术装备上保持着最后的倔强,比如美军所拥有的技术性装备,苏联还是捏紧裤腰带加紧研制,但是在武器效能方面已经完全不适合信息化战争了。

为什么说海湾战争是苏军作战思想的丧钟?

苏军在海湾战争以后内部思想混乱,信仰的崩塌加速了军队内部的解体

苏联陆军的削弱非常严重,原因来自多方面,如裁军,如军备条约,如地缘形势的改变。海军建设没有受到干扰,仍然在高速发展。也就是说苏联军队正在从大陆军体制转向海陆空均衡的状况。苏联的大部分主要军事技术不落后于美军,一些技术领先,然而在在海湾战争中大放异彩的信息化方面和精确制导武器方面却都是短板。苏联的战略思想开始倾向于被动防御,以苏军现有的状况,只有两种结局,一种慢慢耗死,一种迅速崩溃。结果戈尔巴乔夫作为苏联的领导人,偏偏和苏军高层不对付,领导层面的对抗,加速了思想上混乱,最后变成了病毒式的传染,苏军内部信仰的崩塌,大量基层官兵出现对整个联盟的质疑,这是苏军高层最不想看到的,结果却发生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