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博

 fd9lqqialp0ho4 2022-05-31 发布于北京

国博--阿拉伯出土文物展(4))

(2017-01-22 14:00:29)
国博--阿拉伯出土文物展(4))
01.




国博--阿拉伯出土文物展(4))
02.




国博--阿拉伯出土文物展(4))
03.如果这位真是埃及神话的伊西斯女神的话,她怀抱着的就是她和荷鲁兹的儿子,那个后来杀死霍特的人




  哈波奎迪斯是埃及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他是孩提时的荷鲁兹的专门称呼,用以区别成年后的荷鲁斯。他是上埃及地区小孩子的保护神,特征是头发旁分并作吸吮手指状。





国博--阿拉伯出土文物展(4))
04.哈波奎迪斯雕像 卡耶特法奥出土 公元2-公元3世纪 青铜 沙特国王大学考古系 利雅得





  这件青铜雕像造型精美,其反映的是希腊英雄赫拉克勒斯。他臂上所挂穿的狮皮盔甲是其身份的象征。在他的右手里,本来还应该有一件饮水器。





国博--阿拉伯出土文物展(4))
05.赫拉克勒斯雕像 卡耶特法奥出土 公元1-3世纪 青铜 沙特国王大学考古系 利雅得





国博--阿拉伯出土文物展(4))
06.女性骨雕像 卡耶特法奥出土 公元1-公元2世纪 骨 沙特国王大学考古系 利雅得





国博--阿拉伯出土文物展(4))
07.前两件为银过滤器和银杯




  这件长柄勺腹部较深,手柄一端有精美的山羊头装饰,该器是饮水器的一部分。这种长柄勺起源于古代近东地区,后传播至希腊-罗马世界。






08.长柄勺 卡耶特法奥出土 公元1-2世纪 银 沙特国王大学考古系 利雅得




  卡耶特法奥坐落在一条周期性泛滥的河道附近,是一座不设防的城市。只有城东边的图维克山的峭壁提供了一座天然屏障。在城的北、南、西三面,居民修建了多条宽阔的道路。这是一座便捷的通商城市,也是来自阿拉伯半岛上不同国家的旅行者、商人和朝圣者的休息站。建筑的外墙都采用土坯堆砌而成,而房基、寺庙和墓塔则采用切割好的石头建造。石块的缝隙采用石膏、沙子和灰土的混合物勾填。在卡耶特法奥地区发现了超过120口水井。在此居住的人由农民和畜牧主组成。绿洲的中心种有棕榈树、葡萄藤和各种谷物,居民们也可以通过水渠直接从绿洲中心获得水源。棕榈树和其他树的树干用来做房梁,而另一些当地或进口的木板则用来做门窗或是家庭用具,比如梳子。动物饲养是这里的一项重要活动,居民饲养牛、绵羊、山羊和骆驼,并用它们的粪便给农田施肥。在战争期间,卡耶特法奥居民则饲养马匹,这些都可以从壁画和铜像看出。他们使用的武器是剑、矛、长弓和弩。





国博--阿拉伯出土文物展(4))
09.带陶罐的阿拉伯骆驼雕像 卡耶特法奥出土 公元前3-3世纪 陶 沙特国王大学考古系 利雅得





国博--阿拉伯出土文物展(4))
10.公元前3世纪就会纺毛线,制作铜针实在厉害





国博--阿拉伯出土文物展(4))
11.




达兰出土的陶器
  这些红陶器的表面带有朴素的黑色颜料装饰,它们出土于达兰的墓葬,属于当地生产制作的特色文物。





国博--阿拉伯出土文物展(4))
12.陶罐 达兰,325号墓葬出土 约公元前2000年 陶 沙特国家博物馆 利雅得





国博--阿拉伯出土文物展(4))
13.护身符 卡耶特法奥出土 公元1千世纪 陶镀锡、黄金、嵌宝石 沙特国王大学考古系 利雅得





国博--阿拉伯出土文物展(4))
14.石面具 焦夫出土 火山岩 沙特国家博物馆 利雅得。幸亏是火山岩,还轻些




【塔鲁特岛的考古发现与迪尔蒙、格拉】
  塔鲁特岛是阿拉伯东北部最大的枣椰绿洲之一。20世纪60年代,人们在修筑堤道时揭开了一系列重要的考古发现。其中年代最早的遗存可以追溯至公元前2900年,与塔鲁特岛和美索不达米亚之间的商贸往来密切相关。其它遗存则显示该岛与盛产精致绿泥石容器的波斯西南地区存在着广泛联系。
  这一时期的塔鲁特岛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它正好位于美索不达米亚文献中记载的迪尔蒙古代文明的中心地区。考古学家相信,公元前4000年晚期至公元前3000年早期,迪尔蒙人民聚居于塔鲁特岛及其周边地区。这里发现的一处大型考古学堆积,很可能就是著名的迪尔蒙海运港口。除了塔鲁特及周边地区外,巴林等地也都发现有迪尔蒙文化留下的历史痕迹。





国博--阿拉伯出土文物展(4))
15.彩陶罐 达兰,B29号墓葬出土 约公元前2000年 陶 沙特国家博物馆 利雅得





国博--阿拉伯出土文物展(4))
16.从左至右依次为彩陶罐,克尔白陶钵,彩陶碗,彩陶罐




  这些红陶器的表面带有朴素的黑色颜料装饰,它们出土于达兰的墓葬,属于当地生产制作的特色文物。





国博--阿拉伯出土文物展(4))
17.彩陶碗 达兰出土 公元前3千纪 彩绘陶器 沙特国家博物馆 利雅得





国博--阿拉伯出土文物展(4))
18.克尔白玻璃瓶及克尔白陶罐 克尔白出土 玻璃,陶 达曼博物馆





国博--阿拉伯出土文物展(4))
19.





国博--阿拉伯出土文物展(4))
20.指的是左、前两件




  最近塔鲁特岛新的考古发现包括一批绿泥石容器和残件,这些由硅酸盐矿物质制作而成的古代遗物在整个近东地区都有所发现。
  这些器物大多生产于当地,也有一些来自波斯西南地区。之所以如此流行,与这种器物漂亮的外观造型有直接关系,其造型装饰既有简单的波浪和编织形状,也有更复杂的设计。
  一种双蛇的设计非常流行:两条蛇作相互缠绕、相对而视之状。有时,两条蛇被一位跪着的人握在手中。为了使灰色的绿泥石容器更加亮丽美观,工匠们在器物表面镶嵌有彩色的宝石,如今这些宝石多数已经遗失。





国博--阿拉伯出土文物展(4))
21.蛇纹锥形瓶 塔鲁特出土 公元前3千纪晚期 绿泥石 沙特国家博物馆 利雅得





国博--阿拉伯出土文物展(4))
22.棕榈树纹石瓶 塔鲁特晚期 公元前3千纪晚期 绿泥石 沙特国家博物馆 利雅得





国博--阿拉伯出土文物展(4))
23.





国博--阿拉伯出土文物展(4))
24.




国博--阿拉伯出土文物展(4))
25.这样美丽的石化珊瑚还真是首见呢





国博--阿拉伯出土文物展(4))
26.石容器残件 塔鲁特晚期 公元前3千纪晚期 雪花石 沙特国家博物馆 利雅得。说这个是雪花石就有点奇怪




  塔鲁特岛是阿拉伯东北部最大的枣椰绿洲之一。20世纪60年代,人们在修筑堤道时揭开了一系列重要的考古发现。其中年代最早的遗存可以追溯至公元前2900年,与塔鲁特岛和美索不达米亚之间的商贸往来密切相关。其它遗存则显示该岛与盛产精致绿泥石容器的波斯西南地区存在着广泛联系。
  这一时期的塔鲁特岛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它正好位于美索不达米亚文献中记载的迪尔蒙古代文明的中心地区。考古学家相信,公元前4000年晚期至公元前3000年早期,迪尔蒙人民聚居于塔鲁特岛及其周边地区。这里发现的一处大型考古学堆积,很可能就是著名的迪尔蒙海运港口。除了塔鲁特及周边地区外,巴林等地也都发现有迪尔蒙文化留下的历史痕迹。





国博--阿拉伯出土文物展(4))
27.石瓶 塔鲁特出土 公元前3500年 绿泥石 沙特国家博物馆 利雅得 




  这件小雕像由天青石雕刻而成,该原料是盛产于今阿富汗地区的一种非常珍贵的宝石。这位男子身着斗篷,其眼睛、长发及胡须的刻画都带有显著的美索不达米亚风格。





国博--阿拉伯出土文物展(4))

28.男性雕像  或出土于美索不达米亚  公元前3千纪晚期  天青石  沙特国家博物馆  利雅得





国博--阿拉伯出土文物展(4))
29.石瓶残件 塔鲁特晚期 公元前3千纪晚期 绿泥石 沙特国家博物馆 利雅得




  在整个古代中东世界,雪花石容器都被视为财富和地位的象征。然而,这种材料本身并不适合盛装液体。
  这件器物上的洞显示出它经历过修复,时间可能是在古代。这表明这件器物一定非常珍贵,以致于器物主人不舍得将其轻意丢弃。





国博--阿拉伯出土文物展(4))
30.石碗 塔鲁特出土 公元前3千纪 有纹理的雪花石 沙特国家博物馆 利雅得




  1966年,塔鲁特岛开展基建工程时,建筑工人发现了这件男性雕像。
  这件雕像的造型接近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美索不达米亚雕像。雕像身上唯一的腰带服饰与美索不达米亚印章上的英雄人物的穿着近似。如此巨大的雕像显得不同寻常,这可能是塔鲁特岛当地工匠的作品。





国博--阿拉伯出土文物展(4))
31.男性雕像 塔鲁特出土 公元前3500年 石灰岩 沙特国家博物馆 利雅得





国博--阿拉伯出土文物展(4))

32.




国博--阿拉伯出土文物展(4))
33.石杯 塔鲁特出土 公元前3千纪 滑石 沙特国家博物馆 利雅得





  和陶器相比,阿拉伯历史上石器的制作更为精美,数量及式样更多。把石头挖成在今天也很时尚的样子真的非常困难!





国博--阿拉伯出土文物展(4))
34.大口陶罐 胡塞尼亚出土 奥贝德三期,公元前5300--前4700年 陶 沙特国家博物馆 利雅得





国博--阿拉伯出土文物展(4))
35.




  阿拉伯半岛上最早的印章发现于东北地区,其时代可追溯至公元前2200年。这些印章多形体较小,顶部有钮,它们的装饰多为几何纹饰或公牛、瞪羚、山羊等程式化的动物造型。使用时,这些印章被按压进湿泥或蜡并留下印记,以封存公文或信件。因使用者个人习惯的差异,它们往往会在钮部或颈部留下磨损的痕迹。





国博--阿拉伯出土文物展(4))
36.迪尔蒙印章 达兰 A/10号墓出土 约公元前2000-前1800年 热滑石 达曼博物馆




  这件印章呈金龟子状,其下有公牛状装饰,它们是地中海地区的代表性器物。类似的器物为阿拉伯东北地区印章的设计和使用带来了许多灵感。
  最早的美索不达米亚文献曾提及迪尔蒙文化的地理位置。历史上的“迪尔蒙”涉及整个阿拉伯东部,从东北沿海地区直到今天的阿曼所在。迪尔蒙曾被视为海上乐土,它以经营金属、珍珠、椰枣等商品而闻名,商人们不仅往来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甚至远至印度等地。
  长久以来,迪尔蒙的具体所在一直是一个谜。直到20世纪50年代,阿拉伯东海岸发现了该文明曾经存在的证据。多数居住遗址都发现于巴林,其它相关遗存则广泛分布于阿拉伯半岛的东部沿海地区。这里发现的一些题铭文字表明,迪尔蒙文化很可能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就已经达到繁荣阶段。迪尔蒙人物质财富的积累得益于印度与美索不达米亚之间的海上贸易活动。
  据记载,迪尔蒙人曾从事木料与铜材等贸易活动,然而目前发现的遗址并不生产这些原料。未来,考古发现还将揭示更多关于迪尔蒙文化在当地及外地发生、发展、交流、融合的历史细节。


国博--阿拉伯出土文物展(4))
37.金龟子印章 达兰B2号墓出土 约公元前2000年 石灰岩 达曼博物馆




  距今9000年前左右,一种别致的奥贝德彩绘陶器最早出现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
  1968年,居住于沙特东北地区的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学校教师格雷丝·伯克霍尔德偶然发现1000余件奥贝德陶器,地点位于多萨里亚,这些陶器时代为公元前5300-前3800年。这次发现改变了人们对于阿拉伯东部地区早期人类居住历史的认识。
  为了寻找更好的渔场,美索不达米亚人可能迁至阿拉伯东部沿海地区,并将其陶器制作技术带到了这里。这次迁徙还促进了阿拉伯东北部与美索不达米亚之间长达数千年的贸易往来





国博--阿拉伯出土文物展(4))
38.彩陶壶残片 多萨里亚与艾恩卡纳斯出土 奥贝德三期,公元前5300年-前4700年 彩陶 沙特国家博物馆 利雅得





国博--阿拉伯出土文物展(4))
39.




 “通过香料贸易,沙班恩人与格汉恩人迅速成为巨富他们穿戴金银,居住豪宅,豪宅的墙壁大门、天花板上都镶嵌着象牙、黄金、白银和各种珍稀宝石”——阿伽撒尔基德斯





国博--阿拉伯出土文物展(4))
40.墓葬中的珠宝金饰




国博--阿拉伯出土文物展(4))
41.额饰珠宝 艾恩加湾出土 公元2世纪 黄金、次宝石、珍珠 沙特国家博物馆 利雅得




  阿拉伯东部曾发现数件带有希腊铭文的石碑,这是其中之一,其铭文内容为:“哈比卜纽曼,致意”。相似类型的石碑可能会在巴林地区有所发现。





国博--阿拉伯出土文物展(4))
42.




  阿拉伯东部曾发现数件带有希腊铭文的石碑,这是其中之一,其铭文内容为:“哈比卜纽曼,致意”。相似类型的石碑可能会在巴林地区有所发现。





国博--阿拉伯出土文物展(4))
43.带希腊铭文的石碑 塔鲁特,鲁法亚出土 公元前300-前200年 石灰岩 沙特国家博物馆 利雅得




展期:2016/12/20 - 2017/3/19
展厅:南7、南8展厅
主办:沙特旅游与民族遗产总机构、国家文物局、中国国家博物馆
票价:30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