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阴阳辨证

 昵称68974516 2022-05-31 发布于山西

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乡村全科助理医师考试内容,下面请大家仔细阅读医学教育网编辑专门为您整理的中医阴阳辨证。

一、阳证:凡符合“阳”的一般属性的证候,称为阳证,如:表证,实证,热证等为阳证。精神兴奋狂躁,面色红,壮热恶热 ,气粗声高,便干溲赤,口渴、喜冷饮;舌质红绛苔黄,脉洪数,滑数有力。

二、阴证:凡符合“阴”的一般属性的证候,称为阴证,如:里证,虚证,寒证等为阴证。精神萎靡,面色白,肢冷畏寒,气短声低,便溏溲清,口不渴、喜热饮;舌质淡苔白,脉沉迟细无力。

三、阴虚证:人体阴液不足所表现的证候。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咽干颧红,二便秘结,形体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

四、阳虚证:机体阳气不足所表现的证候。畏寒肢冷,口淡不渴,神疲乏力,尿清便溏,舌淡苔白,脉弱。亡阴证:汗热、味咸,四肢温和;舌红干,脉洪实或躁疾、按之无力。肌热,气粗,渴,喜冷饮。

五、亡阳证:汗冷、味淡,四肢厥冷;舌白润,脉浮数而空,或微细欲绝。肌冷,气微,不渴,喜热饮。亡阴和亡阳是疾病的危险证候,辨证一差,或救治稍迟,死亡立见。一般在高热大汗,或发汗太过,或吐泻过度,失血过多的情况下出现,特别是大汗容易亡阴;转而出现亡阳,提示病情进一步加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