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美援朝时唯一参战的日籍解放军:在长春痛骂吃大米饭的日本教官

 风声之家 2022-05-31 发布于江苏

抗美援朝时唯一参战的日籍解放军:在长春痛骂吃大米饭的日本教官


图片

砂原惠

大家可能知道,在解放战争时期有许多日籍士兵加入了解放军的队伍,还有些日籍解放军跟随“四野”从东北一直打到海南岛。

据相关资料,解放战争期间总共有三万多日本人加入了解放军的队伍。

那么,大家知道有多少日籍解放军参加过抗美援朝吗?

答案是一个。

是的,只有一位日籍解放军战士参加了抗美援朝。

他的日本名字叫砂原惠,中国名字叫张荣清。他更喜欢叫自己张荣清。

不过为了讲述方便,我们还是称呼他为砂原惠好了。

今天,兰台就和大家聊一聊这位日籍解放军战士的故事。

砂原惠,1933年出生于日本九州福冈县,父亲是一个铁路技术人员。

1937年,也就是砂原惠五岁(虚岁)的时候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这也标志着8年抗战正式拉开了帷幕。

而才五岁的砂原惠,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反而他很苦恼自己全家要搬家到“满洲”去了,自己要离开福冈的小伙伴了。

图片

国漫《血与心——日籍解放军战士砂原惠的传奇人生》

原来砂原惠的父亲在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没多久,就被派往当时“伪满洲国”工作;全家都迁移到了辽宁阜新。

虽然砂原惠的父亲在辽宁阜新工作,但是重视子女教育的父亲,把砂原惠送到了位于大连的日本人开设的寄宿制学校。

砂原惠虽然从五岁开始就和父母来到了中国,但在他整个青少年时期,他其实是在大连日本人社区度过的,他的中文说得也很差劲。

在日本投降前一个月,砂原惠的父亲因病在辽宁去世,这下子,砂原家就剩下砂原惠与母亲相依为命了。

当时,在东北的日本人都知道日本战败已经成为定局,都想尽快回到日本;毕竟他们知道留在中国,作为侵略者的后人和家属,没有什么好果子吃。

这个时候,砂原惠父亲的一个同事说有办法从葫芦岛搞到回日本的船票,于是砂原惠与母亲匆忙变卖了家产,拿着所有的积蓄跟着这人前往葫芦岛。

但是,什么是乱世?乱世的特点就是人心叵测。

走到半路上,砂原惠父亲的同事带着沙原家所有的钱“失踪”了,把砂原惠和他的母亲丢在了半路上。

当时,砂原惠和母亲都觉得自己要完蛋了,肯定会被中国人报复;但是善良的中国老百姓并没有报复砂原惠和他母亲,反而有好心人给砂原惠母亲介绍了一份裁缝的工作;而13岁的砂原惠一边为当地地主喂猪,一边学习中文。

1947年东北解放区开始进行土改,砂原惠家由于贫穷,符合分地条件,于是人民政府同样给砂原惠家也分了一块地,有了自己的土地,这让砂原惠家的生活一下子提高了一个大档次。

而这也让年轻的砂原惠对实行土改,改善了自家生活的解放军充满了好感和好奇。

图片

国漫《血与心——日籍解放军战士砂原惠的传奇人生》

当时只有16岁(虚岁)的砂原惠不愿意在东北做一辈子农民,年轻的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要参加东北民主联军(“四野”前身)。

于是,在1948年,年轻的砂原惠瞒着自己母亲,报名参加了东北民主联军。

他还为自己取了一个中国名字张荣清,之所以叫张荣清,据说是因为那位收留他的好心地主姓张。

砂原惠的部队后来被编入了解放军步兵170师,师长是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的赵承金将军。

有一些报道说砂原惠跟着170师参加了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这是不准确的。

砂原惠确实参加了辽沈战役,但是他肯定没有参加平津战役。

因为170师压根儿就没有入关,砂原惠又怎么可能参加平津战役呢?

图片

砂原惠的师长,开国少将赵承金

而且实话实说,林彪并不倚重原抗联将领和原东北军将领,赵承金将军恰好是吕正操上将的得力干将,因此,在解放战争期间,170师只能算“四野”的三线部队。

当然,170师没有参加平津战役无损砂原惠老人的伟大。

这里兰台也只是希望尽量还原历史而已。

新中国成立后,新生的共和国为了向周边国家释放善意,不仅允许滞留在中国的日本侨民回国,还赞助了这些侨民交通费。

砂原惠的母亲就是在这一时期回到了日本,虽然砂原惠的母亲极力劝说儿子和自己一起回日本,但是此时的砂原惠已经完全把自己当做了一名解放军战士。

他拒绝了母亲的请求,准备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中国人民。

新中国成立后,受过中学教育的砂原惠被分配到空军工作,成了一名地勤人员,当时年轻的共和国空军为了培训飞行员,留用了不少日籍空军飞行员作为教官,砂原惠除了做地勤,经常也要客串翻译。

毕竟,相比日籍飞行员,砂原惠说得一口贼溜的东北话。

朝鲜战争爆发后,共和国为了帮助朝鲜抵御美国的侵略,开始组建志愿军,当时许多日籍解放军纷纷报名想要参加,对,并不是只有砂原惠一个人,许多日籍解放军都主动报名参加了。

但是由于日本并不是参战国,根据国际惯例,这些日籍解放军都被留在了丹东这边,只有一个例外,就是砂原惠。

因为他在填表的时候,填的是“张荣清”,而不是“砂原惠”。

就这样,砂原惠成了唯一参加过抗美援朝的日籍解放军。

在朝鲜战场上,砂原惠和其他志愿军战士一样,伏冰卧雪,大口大口吃着炒米,没有战友发现身边这个精神头贼大,贼乐观的东北小子竟然是一个外国人。

但是,纸包不住火,很快,砂原惠的身份就被查清楚了,他也只能告别了战友,返回国内。

回到国内后,砂原惠被分配到了位于长春的东北老航校。

当时,航校里有许多留用的日籍飞行员,当时为了能让这些日籍教官把所有本事都传授给年轻的共和国飞行员们,航校在生活上给予了这些日本教官极大的优待。

图片

东北老航校

关于这一点,兰台觉得这种优待是应该的,也是必要的。

毕竟这些日本教官在培养解放军的飞行员,给点好吃好喝的,就能让他们把所有本领都传授过解放军飞行员,为什么不这么做呢?

但是,这种优待却惹怒了才从朝鲜前线回国的砂原惠。

看着日本教官顿顿大米饭,在朝鲜战场上和战友们伏冰卧雪的砂原惠再也憋不住了,气愤地把这些日本教官大骂了一顿,这也是砂原惠参军3年来,第一次因为骂人而违反了军纪。

原本砂原惠想一直留在中国,留在部队里。

但是当时中国为了改善和周边国家的关系,劝返了全部非中国籍的解放军将士,这里自然包括砂原惠。

1955年,砂原惠作为最后一批集体返回日本的日籍解放军战士回到了日本。

砂原惠虽然离开了部队,离开了中国,但是在他心里,他一直把自己视作是解放军的一员。

中日两国正式建交后,砂原惠多次往返于中日两国之间,为了能顺利“回国”,砂原惠还在1970年代专门创办了一家中日贸易公司,这样能更快捷的获得签证。

图片

日籍解放军老战士砂原惠

2010年7月28日,在砂原惠的极力建议下第一个日籍老兵团队返回日本多年后再次回到中国,开启慰问交流之旅。

砂原惠曾多次对中日两国的记者表示,自己既是日本人砂原惠,同时也是中国人张荣清。

并且,砂原惠还多次表示,他死后希望有一半的骨灰葬在中国。

这就是一位普通,但是又不普通的日籍解放军战士砂原惠的故事。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