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分布地域最广,国有剧团数量最多。不过改革开放后随着戏曲艺术的衰落,以及文艺体制改革,现有国有京剧院团的数量大为减少。虽然说两只手还数不过来,但多数几次也差不多了。 我并没有查询到关于现在国有京剧院团数量的权威资料,不过据我的搜罗和统计,估计现存剧团也就是五六十个左右,不会更多。 而且还包括相当数量的可以说是名存实亡的剧团,这类剧团还保留着编制,演员日常放养,没有日常演出,碰到政府组织的什么艺术节之类的,政府出钱凑个新戏获个奖,之后再悄无声息。当然,在一些京剧基础较好的大小城市里,京剧院团还是比较活跃的。 ![]() 今天,咱们就给现存的这些京剧院团分分类,按照房地产对于中国城市的分类方法,咱们也给京剧院团分个一二三线。 既然分类,咱们得有一个标准。我认为,一个京剧院团的实力与两个因素有关,一个是所在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通俗地说,就是这个城市财力如何。二是本地区京剧的流行度,就是得有人看,两者缺一不可。 举个例子,广州,一线城市,经济发达,但是本地如今没有京剧院团,这主要因为是广州是岭南文化的中心,京剧的受众面太小,故没有京剧院团留存。相反的例子是天津,天津这几年经济不行,GDP已经跌出了全国大城市的前十,妥妥二线城市了,但由于天津深厚的京剧底蕴,天津的京剧院团依然是全国一流水平。所以,也要综合的看。 首先说说我认为的一线院团(六个,实力由前至后排名): 北京京剧院 上海京剧院 国家京剧院 天津京剧院 天津市青年京剧团 湖北省京剧院 我的一线院团标准是:要有多位在全国知名的主演,有大量的日常演出。按照这个标准,只有京津沪汉的这几个院团能担当得起。 关于他们的排名先后我也解释一下。我为什么把北京和上海京剧院排在国家京剧院前面呢?虽然国家京剧院的行政级别高,但同时也为行政级别所困,比较偏重于服务于政治形势以及对外形象展示。而北京京剧院直接来源于四大名旦和四大须生的班社,流派和剧目众多,青年演员梯队建设更好。相应的,长安大戏院(北京京剧院的剧场)的演出就比梅兰芳大剧院(国家京剧院的剧场)的演出质量要高得多。而上海京剧院有海派传统,老戏新戏不拘一格,创新力旺盛。天蟾舞台的演出比国家京剧院的演出更多样化一些。所以,我个人的标准,北京和上海排到了前面。 天津的两个团在一线院团是算是不温不火的,天津京剧院的梯队建设较好,演出也比青年团多,故排在青年团的前面。 湖北省京剧院在一线院团中,实力上弱一些,日常演出还在坚持。 二线院团 我的二线院团评价标准是有一两名在全国叫得响的主演,一个月起码有一到两次的日常演出(真正给观众看的,那种四不像的拼盘类演出不算。) 山东省京剧院、云南省京剧院、沈阳京剧院、黑龙江省京剧院、江苏省京剧院 重庆京剧院、福建京剧院、大连京剧院、浙江省京剧团、陕西省京剧院、山西省京剧院、武汉京剧院、吉林省京剧院、河北省京剧院、贵州京剧院、石家庄市京剧团 按照这个标准,我遴选出以上的这些剧团。前五个剧团与上述六个一线剧团曾经在2005年被文化部评为全国重点京剧院团。但是说实在的,这五个团跟真正一线剧团相比,不管是演员质量还是演出数量上,都不能同日而语,只能算二线剧团里较好的。 这些院团基本都是运行较好的省级院团。每个院团里有那么一两个在全国叫得上名字的演员,像重庆的张军强,福建的孙劲梅、李哲,大连的杨赤、凌珂,贵阳的侯丹梅等。在当地多少也有一些日常演出。武汉京剧院比较可惜,它在建院之初绝对是可以跟京津沪媲美的剧团,可惜现在它的地位基本上让给湖北省京剧院了。河北京剧院原来也是人才济济,可是现在流失严重。石家庄市京剧团本来名不见经传,够不上二线剧团的档次,但是这几年在团长赵玉华的带领下,生机勃勃,故擢到二线。 ![]() 三线院团 有两种情况。一种的评价标准是没什么全国知名演员,几乎没有日常演出,一到各类京剧节、戏剧节就冒出来的剧团 内蒙古京剧团 甘肃省京剧团 宁夏京剧团 湖南省京剧团 成都市京剧院 河南京剧院 安徽徽京剧院 江西京剧团 广西京剧团 青海京剧团 乌鲁木齐京剧团 江苏省长荣京剧院 上述基本是一些偏远地区或者京剧不流行地区的省级院团 有些剧团的先天条件还不错,奈何所在地区是京剧荒漠,只能在财政的支持下生存。像宁夏京剧团原来是中国京剧院的四团整体迁过去支援西部的,但是像银川这种规模的城市和京剧基础是没法担负起一个好剧团的,随着时间流逝,宁夏京剧团现在已经式微。 三线剧团里还有一种情况是一些群众基础较好的地市级剧团,以山东居多,服务于当地,也有日常演出。 青岛市京剧院 烟台京剧院 济南京剧院 淄博京剧团 聊城京剧团 潍坊京剧团 滨州京剧团 德州京剧团 宜昌京剧团 鄂州京剧团 哈尔滨京剧团 南京京剧团 沧州京剧团 北京风雷京剧团等 ![]() 四线剧团 也有两种情况,一个是在群众基础较好的地方至今存留的大量的县级剧团,这种情况主要还是在山东,他们虽然人员少,条件简陋,但在山东本地承担起了下乡演出传统戏的任务,这些剧团非常值得珍惜。 青州京剧团 临清京剧团 博兴京剧团 安丘京剧团 威海京剧团 海阳京剧团 莱州京剧团 莱阳京剧团 海阳京剧团 寿光京剧团 茌平京剧团等 山东省是我国现存国有京剧院团数量最多的省份。还保留着京剧院团的县-市-省三级结构,这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了。在山东,胶济铁路沿线以及半岛沿海是京剧群众基础最好的地方,也是保留县级院团最多的地方。像敝家乡山东青州,历史上是就胶济线上京剧活跃的地方,解放后建有专业的京剧团,一直留存在现在,在县城有自己的剧场,能演出很多大戏,殊为不易。 还有一种情况是一些名存实亡的地市级院团,基本上被合并在当地的戏曲剧院或者歌舞剧院中,不过还保留着京剧团的招牌,日常没有演出,等政府组织文艺节庆时,可能会出几个钱,搞个新戏给政府脸上贴贴金。这类院团以东北地区为多,也能从客观上反映出东北地区的衰落。 锦州京剧团 阜新京剧团 鞍山京剧团 佳木斯京剧团 牡丹江京剧团 襄阳京剧团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