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17)-王逸对《楚辞》的评论

 ldjsld 2022-05-31 发布于广西

古代文论

图片

王逸对《楚辞》的评论与

东汉后期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

一、王逸对《楚辞》的评论

1.他把《楚辞》提到了“经”的地位来加以肯定,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2.他从正统儒家观点出发认为屈原的为人及其《离骚》等作品是完全符合儒家思想的,《离骚》从思想到艺术都是模仿《诗经》的。

3.对于屈原的作品,他认为并不违背“温柔敦厚”之旨,更没有越出“礼义”规范。

4.王逸充分肯定了《离骚》的浪漫主义特征,不赞成扬雄、班固那样否定屈原作品的浪漫主义艺术描写,着重指出了屈原那些超现实的浪漫主义描写,乃是他在于现实中的不幸、他所受到的诋毁与诽谤而产生的强烈愤慨与不平密切地联系着的。

5.否定了扬雄、班固等对屈原及其作品的贬斥,重新确立了屈原及其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使之与《诗经》并驾齐驱

二、东汉后期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

1.汉代文学观念的发展与先秦相比,有较大的变化,这就是文学独立与自觉的逐渐形成。

(1)一般人认为魏晋方始进入文学的独立与自觉之时代之说其实是不确切的。

(2)汉人把文人分为“文学之士”与“文章之士”,前者是指学者(儒生),后者则是指文学家,即接近于今天所说的文学家。汉人这种“文章”的概念是与魏晋以后的“文章”概念一致的。这种传统的“文章”观念的确立,是文学独立的重要标志。诗赋已成为独立的一大类,它已从学术文化中分离出来了。

2.包括在“文章”范围内的各种不同文体正是在汉代逐渐形成的,而到东汉后期它们大都已经成熟和定型。

3.东汉末年,蔡邕不仅有《铭论》专论铭这种文体的特点,而且在《独断》中详细地分析了策、制、诏、戒、章、奏、表、驳议八类文体的不同特征,这就为魏晋时期的文体论开了先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