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格鲁吉亚要求脱离苏联,但也因此引来了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的反对,他们不想脱离苏联,也不愿与格鲁吉亚为伍,于是也走上街头表示要脱离格鲁吉亚,为此后的“四对二战争”埋下隐患。 格鲁吉亚单方面宣布废除苏联宪法,数以万计工人罢工。 1989年4月9日,外高加索军区兵发第比利斯,导致格方21人死亡(其中19人被示威者踩踏),格鲁吉亚事后承认率先动武。 1991年苏联解体自顾不暇,阿布哈兹人却在自治选举中拿到28个席位,而人口更多的格鲁吉亚人只拿到26个,为防止阿布哈兹出现独立倾向,格鲁吉亚政府将苏联时期在押的数千名囚犯全部释放,条件只有一个:去阿布哈兹战斗。 1992年8月18日,数千名囚犯手持各式武器组成“格鲁吉亚编外军”,在阿布哈兹首都苏呼米街头大肆烧掠,数百名学生逃到37公里外的苏联防空部队基地(由俄罗斯接管)内躲避,而此时的格军方却通过电视宣布:不接受任何战俘,如果谈判不成功,那么支持独立的9.7万名阿布哈兹人都得死。 格鲁吉亚军队 高加索雇佣军 这段话引起俄罗斯关注,为避免“介入他政”嫌疑,俄罗斯先是武装了数千名阿布哈兹和北高加索民兵对抗“编外军”,等格军介入后才出动高加索、车臣与哥萨克调来的三支雇佣军。 议会大楼 沿街商铺 度假村酒店 这场战争被联合国评价为“惨无人道”,因为阿方指责并提供大量证据证实格鲁吉亚实施种族灭绝和大屠杀,最终联合国调停谈判停火,格方军队根据协议被迫撤离阿布哈兹,但“编外军”因没有身份证明而未能撤离。 逃亡的格鲁吉亚人 俄军护送难民 苏呼米边境难民营 回到残缺不全、四壁皆空的家园后,阿布哈兹人愤怒至极,他们开着坦克、扛着火箭发射器、驾驶直升机全城搜捕“编外军”,期间也发生了不少“砍头当球踢”、“吊尸焚尸”等恶劣行为。格军原本再次集结准备越过边境,但被俄空军温压弹拦停,得到不会越境的承诺后,俄黑海舰队协助疏散“编外军”和部分参战格鲁吉亚人,总数大约有5000人。 根据事后各方统计,超过25万格鲁吉亚人被阿布哈兹驱逐,需全程徒步越过4座大山,禁止任何机械协助。美国据此在联大会议上发起“阿布哈兹制裁协定”,最终以14票赞成、11票反对、105票弃权的结果通过。 苏呼米中央车站1997年 苏呼米中央大道 苏呼米塔楼 所以,阿布哈兹战后迟迟未能重建,直至1994年5月部署联合国特派团和维和部队后才逐渐解除封锁。至此,阿布哈兹从当初的“黑海明珠”沦为“黑海最穷地区”,不仅人口规模锐减,就连当年初具规模的工业和旅游业,也全部被打回原形。 那么20多年后,阿布哈兹又会是什么样的现状呢? “我们似乎一夜之间就从天堂掉入地狱”,向导指着沿途废弃建筑继续说:“阿布哈兹在法理上属于格鲁吉亚自治区,但联合国仍然将其标注为“事实国家”,位于大高加索山脉以南,总面积8665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4万,其中6.5万居住在首都苏呼米。” 苏呼米海湾 大公宫殿遗址 雪山、森林、城市、黑海 阿布哈兹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9世纪,属古代格鲁吉亚王国的一部分,此后相继被古罗马、拜占庭、奥斯曼统治,直至1801年以公国身份获沙俄庇护。 苏联成立时,阿布哈兹被列为自治区归属格鲁吉亚管辖,摇身一变从奥斯曼时代的“小伊斯坦布尔”变成“黑海明珠”,是格鲁吉亚最重要的工业、交通、文化和旅游中心,军港商港、客货火车站、机场、发电站等等设施一应俱全,人均收入位列格鲁吉亚第一,比首都第比利斯还高出25%。 苏呼米是苏联时代少有的多民族聚居区,除了占比较大的阿布哈兹人、格鲁吉亚人、俄罗斯人,还有希腊、亚美尼亚、乌克兰、高加索等十多个民族,巅峰期人口超过12万。但到了2018年,苏呼米的主体民族变成阿布哈兹人(71%)、俄罗斯(15%)和亚美尼亚(10%),格鲁吉亚人仅存2.8%,且基本都集中在郊区生活。 所以,苏呼米也保留了很多民族的特色饮食与文化习俗,例如乌克兰熏鱼、格鲁吉亚奶酪、土耳其烤肉等等。 废弃的议会大楼 内部旋转楼梯 火车站改成停车场 在阿格战争中,第一栋被焚毁的建筑就是政府议会大楼,由于阿布哈兹没有资金翻修,只能征用一栋更小的民居办公,这么大栋建筑就这么一直荒废着。跟着向导在参观区(三楼以下)溜达了一圈,内部空间相当宽敞,旋转楼梯等设计风格颇显格调,唯一不和谐的是,墙面上布满各种触目惊心的弹坑。 原本人流喧嚣的中央火车站,也因铁轨、站台等主体部分被炸毁而一直废弃,如今被用来停放巴士。 按照向导的说法,目前仍有1万多人居住在废弃或已过使用年限的危楼内,其中又以老年人居多,绝大多数年轻人都前往索契等城市打工。在废弃工厂门口打扫卫生的老奶奶告诉我们,她在厂里工作30多年,战后工厂一直未能返工,而无依无靠的她只能留守在厂里(丈夫儿子都死于战争)。 相同境遇的阿布哈兹人还有很多,人们只能寄希望于在外工作的儿孙,挣到钱再搬离危楼老房,就好像街角一户正在搬家的居民一样,偌大一辆卡车,能带走的东西却寥寥无几。 作为历史悠久的黑海重要城镇,苏呼米原本保存有数百栋古建筑,有建于古希腊时期的城堡,也有奥斯曼帝国的度假别墅,但这些古建筑几乎都毁于战火,只有一栋500多年前的奥斯曼海军大楼完整无缺,苏联时代曾被用来接待达官贵胄,历任格鲁吉亚高官也基本都落脚于此,或许是因此才躲过战乱。 参观郊外的科马尼修道院时,我们偶然遇到一座吉普赛人聚居的小村子,一番打听才知道,这些吉普赛人来自格鲁吉亚,阿格战争爆发两年后,他们就被驱逐出境(财产被用来安置从阿布哈兹返回的格鲁吉亚难民),沿着黑海一路逃难才来到这里,看到这些废弃民居就暂时住下来,久而久之就成了吉普赛人专属的村落。 他们找不到工作也没有稳定收入,只能在捕鱼季和蔬果采摘时节当临时工,好在当地物价很低,维持温饱倒也没有问题。 男主人名叫凯伦,曾经是吉普赛村的村长,也是阿布哈兹不多见的反格人士之一,他的父亲与格军对峙时被殴打致残,至今仍卧床不起。与其他格鲁吉亚人不一样的是,凯伦没有遭到阿布哈兹人的为难,反倒被格鲁吉亚人抢了一遍又一遍,房子也被烧毁。 向导说凯伦很受当地人的尊重,所以没有驱逐他,反而给了他一块土地种植果树,一家人虽然谈不上小康,但每年略有盈余还是没问题的。 透过酒店窗户看楼下稀稀拉拉的游客,我有点怀疑向导的话:一百卢布也就十元人民币,够一家老小一天的菜钱? 从苏呼米最大市场来看,绝大部分蔬菜的价格都是50卢布/公斤,本地水果最贵的也就120卢布/公斤,肉价也比俄联邦平均水平低一些(牛肉300卢布/公斤、猪肉150卢布/公斤),最贵的反而是香辛佐料,研磨成粉后普遍1000卢布/公斤。 格鲁吉亚餐厅 游客角度看的话,苏呼米物价与格鲁吉亚差不多,高加索餐厅人均一顿400卢布足够了,格鲁吉亚餐厅略贵,双人套餐大概1500卢布。 当然,这是中高端餐厅的价格,如果去街头小餐馆的话,价格还可以腰斩。 (下一站祖格迪迪,位于阿布哈兹与格鲁吉亚交界处,曾被俄空军扔下三枚温压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