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
因为转专业课程的差错,被学校通知延毕1个月,和室友打了申请,也罗列各种证明,但因为个别老师的意见被驳回;处理一些转专业没结束的手续和交费;喝了很多酒,酒量提升效果显著;生物钟整体延后2-3小时不等;食欲降到最低,有几天只需要维持基本进食;运动量几乎为零。
在开年的时候我没有想过会是这样的光景,我本以为今年该是不差的,至少不应该是这样的,二月的时候拿到了还可以的考研成绩,三月顺利结束了论文,四月完成了考研和毕业答辩,也结束了一个大的工作项目,一些成绩堪堪落定,男友也顺利结束阶段性任务,拿到心悦的offer,不能不说,运气好得像是赚到了一样。
再之后的情形就急转而下,大环境不乐观,每天手里接触到的信息带来的情绪压力,漫长地在家工作,仿佛生活在孤岛,也正是因为与外界颇为隔离,所以互联网带来的情绪才更加鲜明,也更有所疼痛。
期待是一点一点降低的,原本以为半个月就能结束的事情,逐渐延迟到了一个月,又最终成为两个月,这两个月足以打消所有计划里的兴致高昂,让一切设想都成为不确定的暂时,再加上持续累积的不算正面的信息和情绪,结果就是,期间即便我试图强打精神,也依然像被扎漏了一个口子的气球一样,再怎么吹气也只能硬挺一会。
这样的结果真的很沮丧,不作任何横向对比的,私心地讲,今年我本有创造很多愉悦和美好的机会,学妹笑称我“学业事业爱情三丰收”。
坦白说,我也想感受丰收,因为为了这些丰收实在是付出了足够多辛苦,也错过了太多的四季,所以才想用为数不多的大学时间去旅游和恋爱,去回归校园,我知道我成长的节奏,知道我已经在朝着一个干练的职场方向发展,但我本有机会摘下工牌,拿饭卡走回食堂。
我不否认,长大是必然且欣喜的事情,是因为知道长大是必然的,才特别想珍惜长大前的宝贵,因为这对我而言是很重要的东西。
但我没能留住,更重要的是,没有人能偿还这种遗憾。这种感受像极了过去任何一次失去,失去所有的,也失去没有的。
其实面对所有发生的,看见的,感受到的,我真的很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做不到,我找了很多理由来说服自己,让情绪的平衡木尽可能地保持平衡。我也很想心安理得,不想把灵魂拿出来天天炙烤,但没有用,真的尽力了。
我也有学习克制,认识到多愁善感只会把自己的情绪逼上绝路,所以我在五月也很努力地局部性断网,和不与人交流,剩下和互联网的接触和与人的交流都是必要的,躲不过的,我也稀释了感知,不再有溢出的同情心。
唯一有进步的,可能是真的戒掉了自怜情绪,我不再因为想起过去的弱小而觉得伤感和抱歉,也不再因为亲密关系里的误读而声泪俱下地辩驳。我真真切切少了很多力气,发生了那么多的故事,说得清缘由、逻辑和分析,但最后不过一个心愿而已。不要互相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