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壕老鼠——顿巴斯伪军的战争生活

 cat1208 2022-05-31 发布于广东

写在前面:电脑修好啦!就主板完了,其他都还好,硬盘也没坏。昨天知道我这里出状况之后,很多朋友私信我给我出主意解决问题,在这里我还是要说一声谢谢,另外之后更新就照常。

本篇文章的作者是Александр Жучковский,向我们描述了顿巴斯分裂武装士兵们的情况。这位自称为“记者”,其实供职于(伪)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参与了臭名昭著的顿巴斯动员,并且还执笔写过多篇呼吁“抓壮丁”的文章,让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描述顿巴斯民兵们的战争生活的。

“为了探究扎波罗热前线的真相,昨天我带着货物去了'联络点’(他们之前这么称呼这里),我的朋友是一名预备役军人,他在这里服役,这里大多数的人都是预备役军人。

【译者注:这里的“预备役”实际上就是指那些被强行动员来的民兵,关于顿巴斯是如何“动员”的,可以参考这篇文章——绝望的顿巴斯和吃人的动员

图片

凑在坦克上的顿巴斯民兵

他们的情况很糟,是真的非常糟糕,和弗拉德伦-塔塔尔斯基描述的情况完全相反。这些人在飓风般的炮击折磨下,近一个月都没法从战壕里抬起头来。他们只能蜷缩在散兵坑里,将身体埋在厚厚的泥土和灰尘之中。只有在晚上的时候才能使用交通工具,白天这些车辆是没有任何活路的——它会立刻招来无人机,接踵而至的就是敌人的炮击。我们的炮兵根本就不存在,只有俄罗斯人有时候会简单还击几下。也就是说,几乎没有任何反炮击的能力,敌人的迫击炮和多管火箭炮可以肆无忌惮地轰炸我们。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从军事领导人的视角来看,这里不是什么主攻方向。他们认为这里不用集中大量的兵力和技战术装备,只需要拿着轻武器的步兵进行“聋子式”的防御就可以了——步兵们没有比德什卡机枪更重的装备。

图片

一张很有紧张感的照片:在迫击炮弹幕中,一名乌克兰士兵正试图把他的德什卡机枪拖回掩体

敌人搞了一次进攻,撕开了突破口。但值得称道的是,这场进攻被我们的人打退了。我们的人在草原上,用除了机枪以外没有任何重火力的近乎绝望的反击将敌人打退了。但是我们人的损失是巨大的——一个营在一个月内损失了30%的人(幸好不是像其他营一样倒过来的幸存率)。有的人已经崩溃了——他们是没有经过任何训练的平民。我的一位朋友,他是一名音乐家,是一名乐团的成员,他现在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但想要和家人团聚的信念支撑着他,让他得以幸存,我为他感到骄傲。

【译者注:顿巴斯动员那篇文章没骗你们吧,当时还有不少人说文章内容是编的,俄罗斯不会拉壮丁,我只能说还是太年轻】

图片

在马里乌波尔战斗时拍照留念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士兵

甚至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他们这样好的待遇,正如这些人写给塔塔尔斯基的信里写的那样,但这就是战争的日常生活。只有少数人很幸运,能够在有着新鲜空气、新鲜的鱼的海边公路执勤,其他人则非常不幸,只能在地下生活来躲避炮击,绝望地等待又一个黑夜。应该对动员来的士兵进行训练和分类,不要让那些毫无经验的人去地狱受苦了。我希望那些在战壕里苟延残喘的战士们能够被撤换下去,他们从二月底就一直在前线作战,从马里乌波尔就一直没停过,不过现在好歹有了些大炮。

最后我要说的是,这些昨天的音乐家、会计师、企业家、出租车司机正在努力坚持着,他们坚定不移地维持着防御,他们的勇气毫不逊于那些俄罗斯人。”

【译者注:最后这段真的令人深感尴尬,前面刚说不是人呆的地方,后面就说人英勇不屈,不用担心...不过不管这场战争结果如何,卢、顿两州沦陷区的人民未来都不会好过,乌克兰方面自不必说,俄罗斯那边也没把他们当人看】

图片

顿巴斯反叛的“前”掌权人:基尔金-斯特列科夫,有意思的是他下台不是因为打得不好,而是遭到莫斯科的猜忌...

看完了顿巴斯新闻宣传部门的拙劣表演,我们再来看一位俄罗斯博主关于乌克兰军队的文章,这位也是铁杆战争扩大派,之前宣扬“俄罗斯必将再临欧洲”。正面的要看,反面的当然也要看,这才称得上是健全。

“在乌克兰战事的各种社交通讯中,越来越多的提到'乌克兰重型掩体’(永备工事)的消息,我在尽可能地搜集这方面的信息,下面我就将我整理的内容呈现给大家。

图片

首先是这些掩体的整体结构。这些结构很大,伪装得很差或根本没有伪装,高处的通风管很明显。掩体大多用土覆盖以加强保护,屋顶上的格栅和额外的混凝土块清晰可见。

图片

掩体后方入口是一个带有30cm厚装甲门的前厅,装甲门是那种类似于民防设施的预制部件,上面留有通风孔。留有前厅的作用是防止战壕被击垮或是被其他结构将门堵死,并且也留有空间和结构安装更多的预制部件来组成一个联通战壕的装甲走廊。

图片

内部空间大概是3X3平米大小,全部都是由预制部件组成的,墙壁上有加固材料并且开有通风口,通风口上有装甲百叶窗来进一步减小炮击带来的影响。墙壁上的加固材料可能是防崩裂的内衬,顺带也能起到保暖的作用。乌克兰人撤退的时候把所有东西都拿走了,不清楚是否有标准机枪架一类的东西。掩体也有向上的开口,也许可以接上火炉,但是我没有看到类似的东西。

图片

检查后得出的结论:这是一种轻型预制混凝土结构标准掩体,可以提供对轻武器和炮弹破片的保护,并对破甲弹药有保护作用。

【译者注:实际上我觉得对破甲弹应该没什么防御力,格栅装甲这种东西实际上是无法防御破甲弹药的,具体内容可以在这篇文章中找到答案——格栅装甲真的能挡住RPG,至于高爆弹药,确实是可以提前引爆,但我觉得区别也不大吧...

图片

由于没有有效的观察手段,掩体的后方缺乏保护,没有强制通风手段,守军也无法在里面进行长时间的射击。掩体高耸,应该很容易被任何火炮平射命中,在正面被射弹直接击中后,整个结构会沿着焊接处爆散。在进攻过程中,驻军没有能力保卫后方,往管道里投掷手榴弹就可以解决他们。有说法称乌克兰人只是把这些掩体当作掩蔽所,在炮击时进入,结束后就出来作战,我不能肯定。就其功能而言,该建筑昂贵且过于复杂。它的优点是可以利用预制部件快速安装,能够在没有掩体材料的无树地区建立射击点。

图片

我费了一番劲从谷歌上找到了这个项目的来源,20147月扎波罗热房屋建筑厂搞了这么一个项目:改进防御结构是一个复杂的三层混凝土系统,尺寸为4×3米,可容纳约12人。单面墙是350mm厚,重达10吨的混凝土,整个系统是50吨的钢筋混凝土,可以在2.5小时内完成安装和拆卸。需要指出的是扎波罗热的产能有限,每天只能生产4个这样的预制掩体。”

我不太清楚该如何评价这段分析,大部分东西都算中肯,比我“品鉴”的那些俄罗斯军事博主都更加清醒也更加客观,不过最后一句话我还是要针对一下的:每天4个的产量看起来确实很小,但是2014年到现在,已经过去了整整8年。积年累月的军事准备和心血来潮的政治冒险,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