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家庭档案

 细雨青衫 2022-06-01 发布于重庆

图片

说到“档案”,对我们普通平民而言,大凡给人的第一概念是指个人的人事档案。我是企业退休干部,对档案工作略知一二,也因此知道基层企业除了必须的员工个人档案外,还有本单位人事任职、产品技术文书、单位荣誉、重大活动、重要事件、重要会议记录以及所购置设备的相关资料。

Part.1

图片

我工作的单位是家百年老厂。因工作需要曾查阅过它百年前的组建、投股、任免等资料。档案管理人员根据要求为我提供了厚厚几大本卷宗。一经翻阅,那些年代久远且纸张已发黄的文书材料记载着详细的林林总总,给人以“原来如此”的感覚。我感叹百年前的资方管理者们,也通晓“记录在案”的作用,它为后人提供了有力的借鉴依据。毫无疑问,档案的留存具有任何人为辩说所不能取代依据。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高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立好各级各单位正确完备的档案,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可或缺的一项极其重要的系统工程;同样,建立好我们的家庭档案,便捷基层百姓的日常生活所需,也应理所当然的提上我们的议事日程。

图片

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期,我和单位同事一起购买了一台外地产的14寸熊猫牌黑白电视机,尽管现在看来不值一提,但在那时电视机还没普及,是属于一件稀有的奢侈品,即使属于家电业领军的上海,居民购买还得凭票。我们是疏通了关系才好不容易弄到手的,着实让我在邻里间风光了好一阵子。可是事与愿违,才不到一年,那台电视机“罢工”了,屏幕上除了中间一道晶亮晶亮的横线外,再也不显图像了,拿到修理部,说要拿图纸来。我把总共才40来平方的居室翻了个遍,就是不见那台熊猫的图纸,我想,不是还有个“同盟军”么,谁知,那位同事和我一样,也是个“马大哈”,第二天给我的回答是“生脚跑了” 。天哪,这不等于400多元才一年不到就打水漂了?那时的400元概念,是我扎紧喉咙足足一年的工资啊!因为我那时的月薪才36元。还好,大约3个月后,修理部弄到了图纸,总算向我交了差。

教训!一个肉痛的教训!于是我便萌生了要建立家庭档案的想法并及时付诸了实施。

Part.2

图片

小家不同于“大家”,建立家庭档案并不复杂,不存在“馆”、“室”的问题,仅是一只腾出的抽屉而已。我土法上马,用牛皮纸做了大约25×30公分的几个纸袋,在每个袋子上按分类写上名称和姓名,如:“户口簿、房产证”、“家庭材料”、“家用电器”、一家三口的名字(每人一个袋子)……利用两个星期天整理归档,专门用一个抽屉存放。从此以后,凡需保存的资料都按类入袋。女儿的小学、中学、大学毕业证书、学生证、红十字会会员证、团员证、奖状等,归入她的个人档案袋;妻子的大学文凭、教师资格证书、获奖证书、退休证等装进她名下的档案袋;凡添置家电的说明书、发票、保修卡等归入“家用电器”袋。我在八十年代中期购买的一台在那个年代挺时尚的140立升上菱牌冰箱,如今虽已成废品换了钱,而说明书、发票却依然深藏纸袋。我们两口子的结婚证、独生子女证、液化气钢瓶租用合同等,则存放“家庭材料”袋中;老家的宅基地使用证、建房批复等,则在专门的“老家材料”里存放……这一小家庭事务,至今已持续了近四十年,始终不改初衷,持之以恒的坚持下来。

三年前,居住乡下父母老俩口子,可享受农村高龄老人“阳光政策”,申请安装了一台太阳能淋浴器。生产队里徐家三叔也申请安装了同品牌同型号淋浴器,坏了,要报修,可是说明书、保修卡全丢了,我便从家庭档案中翻出了报修电话,抄给了他,使他得以及时联系修理。他感谢再三,而于我,则是举手之劳。

我退休后,2013年着手乡下老家房屋翻建,提出申报获批后,去镇上建房部门办理手续,我是带着那个袋袋去办理的,按要求现场拿出所需文本,一样不缺,很顺利的办妥了全部手续。要说,此乃建立家庭档案之功也。

Part.3

图片

随着时代的前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相应提升,每个家庭需要保存保管的文书资料和实物配件也越来越多,为不致丢失,因此建立家庭档案十分必要,它对我们的居家生活一定会带来极大便捷。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随着文化教育事业的不断普及和提高,使全国尤其是上海地区的文盲、半文盲人群渐行渐远,因而对建立家庭档案应该不是件难事,只要我们平时做个有心人,思想上有个“档案” 意识,就化个那么一丁点空余时间,就一定能做好这一“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的利家利己的简单劳动。

如我,今已年逾古稀,实实在在已跨进了“健忘”那道坎。要做好家庭档案这件事,切忌一个“拖”字,诸如“先放一下再说” 、“凑便了带去入袋” 之类的思想万万要不得,那是完备家庭档案的大忌!近几年来,以我的亲历亲为,凡有应该归档的事,时间上一概不拖,做到及时到位。养成了习惯,其实也是极为简单的事。

建立起我们小家的档案,十分必要,也是势在必行!到一定时候你准会体会到其中的诸多好处,兴许还能留给下一代一份满满的惊喜!

【完】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