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平易中见深邃——著名画家何红舟对“真实”的追求与把握

 陈正兴 2022-06-01 发布于湖北

“追求真实是绘画恒久的话题。在一个充满遐想与色彩体验的时代,我只能从所见的人的状态才能把握住对“真实”的感受。”(何红舟)

文章图片1

《小平您好》 何红舟 黄发祥 江帆 余琛潇 300x600cm 2021

文章图片2
文章图片3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文章图片7
文章图片8
文章图片9
文章图片10
文章图片11
文章图片12

《小平您好》(局部)

文章图片13

《秋水长天》画布油画195x195cm 2020

文章图片14
文章图片15
文章图片16
文章图片17
文章图片18

《秋水长天》(局部)

文章图片19

《满江红》270cm×530.5cm 何红舟、黄发祥、尹骅 2016年

文章图片20

《满江红》(局部)

文章图片21

《启航》550x270cm 2009年 何红舟、黄发祥

文章图片22
文章图片23
文章图片24

《启航》(局部)

文章图片25

自述

如何把画画好是件难事。这个“好”字中包含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自我及他人的判断。这里的“好”是形容词,与之相反的是差、坏,具有相对性。“好”也是一个模糊、笼统的评价词汇。一旦要深究起来,穷问以什么为好?就会变得很麻烦,如同讨论以什么为“美”一样,变成一门大学问了。就画画来讲,画好一张画的“好”字包含了一种可意会的标准在其中。特别是当身处中国、学院的环境、专业是油画、喜好的是具象绘画中的写实门类……等等境遇变得具体而现实时,关于“好”的程度倒也会渐渐有些模样。

我们常常将过往的、业已成为经典的绘画,在教学中引用给学生作为一个个的“标杆”。美术史发展进程的杰作在这点点滴滴的标识中成为可追求的目标,能否做到暂且不说,但在这纵横交错的比对中,关于“好”的标准慢慢生成一条虽无法用言语细说,却可以感知的浑厚的底线。这条由对传统、对绘画发展的理解以及感官经验的积累而成的修养所构筑成的底线,不仅在建构学生的认知,同样也在构筑我们自身的判断。

我赞美能融于手的智慧的观察,但不是一个唯技巧论者,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艺术个性的存在及其在艺术创造力方面体现的价值,也深刻地体会到时代性、民族性与绘画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当多元化时代的格局为艺术发展提供了成长的空间,我们依然还要面对画面时,把画画“好”不仅是一种态度,还是一种关乎人生修为的愿望。(何红舟)

文章图片26

何红舟作品解读

文章图片27

《桥上的风景》235x195cm 2014年“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油画展”唯一金奖作品

文章图片28

《桥上的风景》(局部)

文章图片29

《桥上的风景》(局部)

2014年何红舟创作了《桥上的风景》,以肖像的形式表现林风眠、吴大羽、林文铮的欧洲留学生涯。画题之所以叫“桥上的风景”,最重要的意义是关于桥。巴黎是当时世界艺术汇集的中心,留学巴黎这一行为本身就具有沟通中西的桥梁意义,而桥作为艺术家心灵外化的手段,它既与现实关联,又连接历史。

文章图片30

《花样年华》160 x 80cm 2000年

何红舟取景似很随意,绘画风格写实、自然,呈现着不加修饰的真实,然而细细品尝却能感受到他的独具匠心,于平易中见深邃。油画《花样年华》表现的是一对少数民族的盛装姑娘,构图不大,刻画细致精到,人物的位置主次有序,互相照应,浑然于一体。背景十分简约,姑娘手中拿了一把伞,暗示着她们身处的环境,也给了观众许多想象的空间。

文章图片31

《惑》(失语者)190x150cm 2006年

2004年,中国美院院长许江先生为何红舟、殷雄、崔小冬三人在展览深情作序:「他们坚持把一些传统的技艺作为安身立命之所,以此来表达对正在逝去的可传之统的忧患,并以一种古典的情结来叙述都市人群那浑厚乡愁。他们终于成为了这个善于'合唱’时代的'失语者’。」其意指他们三人作品与当时绘画主流语境不一,《惑》也已于彼时更名《失语者》。此后,何红舟一如既往地在写实绘画的艺途上勤勉潜行,沉默如金。

文章图片32

《西迁途中的林风眠》200x200cm 2014年

《西迁途中的林风眠》表现的是林风眠等一代杭州国立艺专的师生因抗战辗转西迁,到达湘西沅陵时的场景。何红舟将穿着洋装的国立艺专教师与帮忙运送行李的当地少数民族并置在画面中,意欲表达林风眠等一代学人和艺术家由象牙塔走向民间和时代熔炉这一转折。

文章图片33

《文军长征》225x270cm 2017年

《文军长征》同样放弃了纪念碑式的视点并剥离了更多的象征意味,而采用难度更大,更贴近现实主义的方式,重构再现了浙大西迁途中,竺可桢校长与苏步青、王淦昌、费巩、束星北、胡刚复等一批先生们商议「何去何从」的具体场景,画作以极强的现场带入感,以小见大描绘了科学教育史上的一次壮举和一个奇迹。

文章图片34

《时代领跑者》

何红舟经常调侃自己,“除了画人物,别的不会画”。这个题材从他1988年毕业创作一直延续到今天。在这样一个看似狭窄的领域里,何红舟坚持了30年,但他有自己认定的抱负,他的画有情节,他决不止步在写实性的叙事上,而更多的是借此题材表达他对油画语言的理解,以及对当代人日常生活状态看法。

文章图片35

《决胜时刻》布面油画 280×230cm 2016年

文章图片36

《文军长征》布面油画 225×270 cm 2017年

文章图片37

《百团大战——正太铁路破袭战》 何红舟 傅纪中 260×350cm 2017年

名家评论

红舟绘画的题材多半是肖像和人体。这个题材从他1988年的毕业创作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在这样一个看似狭窄的领域里,他有自己认定的抱负。他的画有情节,但绝不止步在写实性的叙事上,而更多的是借此题材表达他对油画语言的理解,以及对当代人日常生活状态的看法。

红舟十分在意笔下对象的精准,同时警惕着由于过度精确而滑向描摹的边缘的危险。因此,他的画从不流于小笔的精雕细琢,哪怕刻画再精致,也是用大笔“带”出形的精准,是在“绘”的过程中用笔“带”出来的洒脱,并在寻求形态和笔锋双双饱满的建构之中,达到他心中对绘画界定的高度。这样的画是最难的。好像董其昌的画,也好像王蒙的画,不险峻,不张扬,也不靠奇山怪石、奇葩异草的烘衬,而是以温厚内敛的笔墨学养诠释着对绘画的理解;也像魏晋时的小楷,平和,醇厚,有节制。这真是艺术中的高难境界。(孙景刚)

油画人物

文章图片38

《彝女》145x145cm 1993年 1993年《彝女》获学院的永芳艺术奖

文章图片39

《乡场》180X160cm 1993年

文章图片40

《梳妆》1996年

文章图片41

《百合》120cm x120cm 2000年

文章图片42

《桌上的风景》120x120cm 2000年

文章图片43

《兄弟》120cmX 120cm 2000年

文章图片44

《浮光》140cmX100cm 2000年

文章图片45

《午后》150 X150cm 2003年

文章图片46

《相伴》150 X 150cm 2003年

文章图片47

《醉汉》布面油彩 90cm×60cm 2003

文章图片48

《热土》180 X 90 cm 2004年

文章图片49

《女子》100cmX 81cm 2004年

文章图片50

《倦读》70cmX70cm 2004年

文章图片51

《女学生》120cmx120cm 2004年

文章图片52

《夏日》150cmx110cm 2005年

文章图片53

《哈萨克小伙子》80×80cm 2008

文章图片54

《夜色》200 X 200cm 2009年

文章图片55

《海哥》 80x60cm 2010

文章图片56

《毕业生》160 X 80 cm 2010年

文章图片57

《代课老师》180 cm X 100 cm 2013年

文章图片58

《秋晨》200 X 110cm 2014年

文章图片59

《小颖》150 X 150 cm 2014年

文章图片60

《中学教师》100 X100 cm 2014年

文章图片61

《研究生》80X80cm 2015年

文章图片62

《坚强的肖像》90 x 60cm 2015年

文章图片63

《家家》100 X 100cm 2015年

文章图片64

《古琴手》200X110cm 2015年

文章图片65

《落霞》100x100cm 2015年

文章图片66

《男中年肖像》50 X 60cm 2017年

文章图片67

《女肖像》100 X 100 cm 2017年

文章图片68

《学生肖像》布面油彩 180cm×90cm 2018

文章图片69
文章图片70

人物写生作品 2019

文章图片71

油画人物写生 2020

文章图片72

油画人物写生 2020

文章图片73

油画人物写生 2020

文章图片74

《乐葵与文森》布面油彩 100cm×100cm 2020

文章图片75

《印染厂工人》 布面油彩 160cm×120cm 2021

名校才女系列

文章图片76

《复旦大学——夏露》150X150cm 2012年

文章图片77

《上海音乐学院——胡原君》200X110cm 2012年

文章图片78

《上海戏剧学院——张莉》150X150cm 2012年

文章图片79

《重庆大学——杜红梅》200x110cm 2012年

文章图片80

《上海交通大学——倪洪怡》200x110cm 2011年

文章图片81

《浙江大学——蒋欣霖》200x110cm 2011年

文章图片82

《南京大学——杜慧颖》200x110cm 2011年

文章图片83

《北京大学——刘雅丽》200x110cm 2011年

文章图片84

《中国传媒大学——杨茗茗》200x110cm 2011年

油画风景

文章图片85

《博洛尼亚小景》40x60cm 1995年

文章图片86

《万松岭》布面油彩 60cm×50cm 1999

文章图片87

《上海老街》80x80cm 2010年

文章图片88

《佛罗伦萨金桥》

文章图片89

《雨后的卑尔根港》90x60cm 2009年

文章图片90

《雨中即景》60x50cm 2009年

文章图片91

《斯德哥尔摩街景》60x90cm 2009年

文章图片92

《新安江小镇》60x50cm 2011年

文章图片93

《千岛湖畔》50x60cm 2011年

文章图片94

《威尼斯小景》布面油彩 80cm×100cm 2004

文章图片95

《泛舟尼罗河》100×100cm 2018年

文章图片96

《尼罗河畔》100×100cm 2018

文章图片97
文章图片98
文章图片99
文章图片100

《圣托里尼的黄昏》布面油彩 60cm×80cm 2018

文章图片101

《湖光》布面油彩 60cm×80cm 2019

文章图片102

《塔里木河边的村道》布面油彩 50cm×60cm 2019

文章图片103

《胡杨林边》布面油彩 60cm×80cm 201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