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最会养生的皇帝,书法达到了神级境界,连宋徽宗都望尘莫及!

 昵称40601155 2022-06-01 发布于四川
从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开始,到清朝最后一个皇帝退位,在这两千余年的封建历史中出现了数百位皇帝。然而,这么多的皇帝,寿命超过80岁的皇帝却寥寥无几。
在中国历史上曾有一位这样的皇帝,他自幼出生于皇家,锦衣玉食,不贪恋权势,也不热衷于美色,却始终如一的痴迷在艺术领域中,无法自拔。他活了81岁,书法练了50多年,成为了历代的皇帝中书法最好的一位,他便是南宋的开国皇帝宋高宗。
图片
宋高宗是宋徽宗的儿子,他的书法不仅影响了南宋百年,还一直影响到了元代赵孟頫等诸人,据史料记载,宋高宗赵构提倡大众研习书法,这对南宋书坛的兴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书史会要》曰:“高宗善真、行、草书,天纵其能,无不造妙。”他笔下的墨迹精彩动人,《养生论》就是这样的一件佳品。
图片
说到《养生论》,顾名思义是一件以养生为题材的作品,是宋高宗赵构存世的精品力作。通过这件作品,可窥探其高寿之秘。
图片
图片
图片
此篇《养生论卷》以真草二体书就,完全承传了“二王”一脉的书风,用笔润媚圆和,精奥纯正,丰腴圆润不失清逸之气,温柔妍婉而具清和之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其结字疏朗秀整,真书工稳而韵意萦绕,草书流动而意态冲和,真所谓“禊帖嫡宗”。
图片
图片
图片
从形式上看,与智永《真草千字文》如出一辙,真书与草书间夹有序排列,互为映照,充溢着一种匀整平和之美。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其实,《养生论》本为三国“竹林七贤”之首嵇康所作。从赵构书《养生论》可窥知,嵇康的这些养生思想深受宋高宗赵构的认同和喜爱。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养生论》中嵇康利用玄学、美学的思想核心,论追求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以及人与自然、身与心、个体与社会的全面和谐。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嵇康认为养生包括养形、养神两个方面,“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
养形的方法即是“蒸以灵芝,润以醴泉,烯以朝阳,绥以五弦”,“呼吸吐纳,服食养生”,“咀嚼英华、呼吸太阳”的服食导引之法;养神的方法是“清虚静泰,少私寡欲”、去除贪欲等的“修性”、“安心”之法。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些思想在赵构的实践下得以证实,赵构认为练习书法是以养神,进而促进养生,达到长寿。
图片
图片
图片
据悉,《养生论》真迹曾辗转流传到明代内阁首辅杨一清手中,之后又成为清朝宫藏。清帝退位后,末代皇帝溥仪携清宫珍藏北上满洲。日本投降时,溥仪慌不择路逃离,大量清宫珍品遗落民间,被一位老人所购,之后从不张扬,幸运躲过了“文革”浩劫。
图片
图片
图片
而后到了2000年,老人之子与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联系,经专家鉴定为真迹,且徐邦达先生兴奋地说:“我找了它很久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此次拍卖的嵇康《养生论》,国家文物局十分重视,规定只能面对国有文博机构、国资企业进行定向拍卖。嵇康《养生论》以380万元人民币起拍,几经角逐,最终990万元被一家国有企业拍走。但其资质没有被国家文物局确认通过,只得放弃,最终由上海博物馆所购得。
直到现在,《养生论》中的“养生”依旧是人们热衷的话题,更有甚至编辑了养生经典语录,例如“保温杯里枸杞”,“ 常吃素,好养肚”,“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参汤”,“春季防流脑,荠菜煮粥好”,“多吃咸盐,少活十年”等等,这些都说明了“养生”的重要性。
你感觉宋高宗的这篇《养生论》如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